首页 > 亲子知识 > 育儿宝典 > 婚姻关系对亲子关系的影响

婚姻关系对亲子关系的影响

来源:潮女谷    阅读: 3.76K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婚姻关系对亲子关系的影响,教育孩子,总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即使是夫妻之间,在教养孩子的理念上也不尽相同。下面是关于婚姻关系对亲子关系的影响内容,希望对大家有启发!

婚姻关系对亲子关系的影响1

1、注重婚姻关系,会不会导致孩子得不到足够的关爱?

很多妈妈会觉得,一家人的精力就应该放在关爱孩子身上,丈夫是不可以跟孩子争宠的!一些丈夫会认为,妻子把所有的精力放在孩子身上,完全不在乎自己的感受,没有存在感!夫妻关系也渐渐冷淡。其实,如果夫妻之间保持着能量与情感上的互动,会让孩子感觉到充满爱的氛围,孩子也会很享受恩爱的父母带给自己的安心与呵护。

婚姻关系对亲子关系的影响

2、夫妻间教养方式是否一致,会给孩子带来什么影响?

教育孩子,总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即使是夫妻之间,在教养孩子的理念上也不尽相同。当教养方式一致时,孩子接收到的信号就会有统一性,明确感觉到父母对自己的要求与关爱,看到自己在父母心目中的位置;如果不一致的话,孩子就会纠结于接收哪一个人的信号、完成谁的要求,并且,面对这些争端,孩子很容易左右为难,对每种要求都无所适从,很难保持内心的和谐,这样的孩子,会不会很累?

3、相互尊重的夫妻关系,会带给孩子怎样的体验?

父母之间相互尊重、相敬如宾,会让外人看来生疏,不像两口子。但尊重并不意味着情感的不流通,尊重与包容反而会让两者的心靠的更近。孩子也会感受到这样的家庭氛围,可以毫无顾忌的把心里话讲给大人听,学会人际互动中尊重的模式,尊重自己、尊重他人。

4、有裂痕的婚姻关系,会给孩子带来怎样的体验?

夫妻间争吵不休甚至离婚,会让孩子夹在中间左右为难。对于小的孩子来说,这是毁灭性、灾难性的事情,会威胁到孩子的生存;对于大一点的孩子,会让孩子有无力感、孤独感,在成人后也很难建立良好的亲密关系。

亲子关系是时下很多父母所关注的问题,但切不可因为对孩子的关注而忘却了身边的爱人,更不可理所应当的认为所有人都应该为了孩子而生活,一定要有属于自己的`婚姻生活和属于自己的放松时间。

婚姻关系对亲子关系的影响2

1、教养孩子,亲子互动中的“体会”、“感受”远比教养“方法”更重要

我有一个大四的儿子,我来北京的时候,他跟我说:“妈妈,你应该要去。大陆好大,我们应该多认识,应该多往来。”我看着他长大我就想,其实他在3岁之前是奶奶带大的,当时我在学校刚刚起步,研究跟教学非常繁重。到了3岁的时候迫不及待把他带回台北,因为台湾师大有个幼儿园,跟我的工作地点就隔一个墙。于是第一天我兴匆匆带他去幼儿园,他很安静,个子小小的,他一直拉着我的衣角。可是我已经听到学校的钟声了,我就跟他说妈妈要去上课了,下课来接你,他不哭不闹,就紧扒着不放。

婚姻关系对亲子关系的影响 第2张

晚上带他回家的时候很心疼的,用尽各种方法跟他讨论上学,可他就是一脸忧愁,不哭闹的孩子根本不知道他的声音是什么。后来他跟我说,你一定记得来接我吗?你会记得下课来接我吗?一个刚从奶奶身边离开的孩子,最没有安全感。后来我灵机一动,就画了时钟,说了一个长针和短针的故事给他听,还让他带着爸爸妈妈的照片去上学。那天老师说他进去一点点,还是没多说话,可是不时抬头拿出那张纸核对4点到了没,不时低头看一看爸爸妈妈还在,就这样一个礼拜,两个礼拜……当然这过程里面老师帮了很多的忙,一再安慰他:“妈妈肯定记得,一定不会忘记你”。每一天我都问他,在学校里面有没有最高兴的事,有没有最伤心的事。他说最高兴的是妈妈你准时来接我,永远都是。终于有一天他说最高兴的事情是他跟老师、小朋友一起画图。那天我在家里喜极而泣,那个别在他身上的图,久了掉了,他也出门了。从此之后他不需要那个时钟,不需要那个照片,在我接他的时候,他跟我说你来太早了,我们游戏还没结束。

我觉得我们好像不应该在这里苦恼怎么教才有效,也许应该更了解孩子得到的讯息是什么,孩子心理的感受是什么?我跟儿子说下课就来接你,对他是什么意义?我对他说我不会忘记,那是一个什么承诺?所以,如果从学术的角度来看,其实我们不是在谈教养的方法,是亲子互动当中的体会,孩子的感觉和孩子的解读。

在教科书上,教养是指父母有意识的、有计划的把孩子从自然人变成社会人。透过父母教养他从一个自然人变成社会化的好孩子、好学生、好公民,我们说这是一个社会化的历程。当然在这样的过程里,除了求学念书,他也传承了整个社会的价值信念。

最近这十年内,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了,教养其实是一个互动的历程,就如同刚刚我提到的经验,我们这样教,他如何解读。我们中国人常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可是如果没有功劳其实孩子好苦啊,因为我们一直在孩子的“不需要”上努力。如果从亲子互动的角度来看,我们这样教,可孩子是在自己的认识里选择性接受。如果我们没有觉察这一行径,还真不知道教到哪里,开了什么花,结了什么果,所以知觉(体会)跟亲子良性互动远比方法更重要。

2、父母“是”什么比父母“做”什么更重要

教养是一个动态的社会化历程。举一个华人社会对青少年的研究,很多时候一个暴力横行的青少年事实上是家庭养出来的,那找找原因在哪里。 如图中Time1孩子在青少年的时候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儿,看暴力的行为,包括他对人的敌意,或许一些暴力的倾向是怎么产生的。

怀孕手册
新妈手册
育儿宝典
孕育饮食
早期教育
母婴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