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亲子知识 > 育儿宝典 > 如何鼓励孩子自信

如何鼓励孩子自信

来源:潮女谷    阅读: 2.74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如何鼓励孩子自信,孩子的成长受环境影响很很大,面对不易解决的问题,孩子可以寻求家长的帮助,未来的发展是现在的每一步累积起来的,家长们应当尽量参与孩子的生活,与孩子共成长。现在分享如何鼓励孩子自信。

如何鼓励孩子自信1

如何鼓励孩子自信

过分及不当表扬的五点害处

1、太过高调和夸张的表扬是无用的。

“你好乖呀!”“你真是懂事的好孩子,你是爸爸妈妈的骄傲。”“哦,今天早上你表现得像一个天使!”对于小于5岁的宝宝来说,这样“抽象”的鼓励毫无意义,他根本不明白他的哪些行为像“天使”,哪些行为又成了爸妈的“骄傲”。既然鼓励的目的是为了强化宝宝的好行为,那么表扬应该越具体越好。我们会发现,一旦我们指出孩子的哪些行为“有进步”,孩子以后会遵循这些行为规则去做事情,他就会自觉自愿,我们的养育过程就会“省力而见效”。具体到某一个细节的鼓励往往是低调的,比如,“你今天早上主动帮妈妈铺床,我真高兴,谢谢。”“你主动帮妈妈摆放碗筷,下楼时主动搀扶爷爷,真不错!”低调而具体的鼓励听上去随意而亲切,明白地告诉孩子:“这是应该养成的行为,我们是一家人,互相帮忙,这很自然。”

具体而低调的鼓励,听上去才不会很“假”。

2、过分的鼓励引发反感和不安。

相当一部分父母误解了“赏识教育”的基本原则,他们以为“赏识教育”,就是挖地三尺也要找出夸孩子的理由来,甚至认为,“孩子本没有这些长处,你夸了他,他不好意思否认,自然就会朝这个方向努力。”事情果真有这么简单吗?孩子对自己在他人心中的形象清楚得很,他会怀疑父母这样夸他是有他们自己的目的,“他们为了让我乖乖就范才这么说,他们很虚假。”为了表扬“真正的自我”,孩子很可能得到的赞扬越多,就越顽劣。心理学家H·G·吉诺特发现,“幼儿受到过分表扬,反而会引发反感和不安。”对了,一旦孩子发现父母的鼓励带有“哄骗”性质,他有可能抵触心理越严重。

3、过分的鼓励令孩子受不了挫折和批评。

心理学家通过幼儿园中400名幼儿的行为心理调查发现,那些在3岁之前受到父母夸张式的鼓励的孩子,进入集体生活后适应得很慢,容易情绪低落,人际关系也不佳。“因为超乎寻常的夸奖给孩子造成一种错觉,觉得自己就是最好的,或者自己做事永不会错。这样他受到老师和小朋友的批评时,会很受不了。”因此,在家受到无微不至夸赞的孩子,经常到大班快毕业时还没有喜欢上幼儿园,他也会时不时产生这样的困感,“为什么我把玩具捡回抽屉里,妈妈就会夸我‘真了不起’,老师却会批评我没有把玩具一样样收进纸盒里呢?”家庭教育对孩子鼓励的“过分慷慨”,事实上与幼儿园的鼓励原则形成双重标准,这让孩子感到迷惑,从而更有可能乐意呆在家中,而不愿意留在集体活动的场景中。

一个在生活中听惯了好话的孩子,未来与伙伴的相处也将是艰难的,因为很明显,同龄孩子不会对他的点滴“好处”,有父母一般热烈的鼓励性言辞。

4、过分的鼓励妨碍孩子内在责任感的形成。

过度的鼓励往往意味着过度的关注,而在幼儿园,老师要照管三四十个孩子,不会单单关注你的宝宝,因此,在家中受到如影随形的密集夸赞的孩子,在幼儿园往往会有这样天真地发问:“老师,我把上衣穿好了,你还没表扬我呢,你为什么不夸我是天使?”“老师,洗手前我帮彬彬卷了袖子,你为什么不夸我‘真了不起’?”表扬当然会强化好行为,但如果孩子是为了赢得夸赞而去刻意表现,好行为依旧缺乏内在动力,好行为依旧是脆弱的。

我们不得不承认,过多过滥的鼓励削弱了孩子的责任感的形成,他甚至会因此变成一个“小两面派”,大人看得见的时候是积极和无私的,大人看不见的时候就变成唯我、自私和惰性十足。

5、过多物质激励,生成“凡事先讲条件”的秉性。

有的父母为强化宝宝的好行为,经常投其所好地用孩子喜欢的玩具、食物、童车等来“笼络”他。这种“鼓励”行为偶尔为之是可以的,也会为亲子关系创造一番惊喜。但如果形成了习惯,反而会削弱孩子从做事的过程中获得快乐,并可能让他养成做什么事情都会索要“奖品”,并讨价还价一番的毛病。比如宝宝尝试着用小肥皂洗袜子,原本可能是因为这是一种“全新的游戏”,“很有趣”,你如果大惊小怪地为此奖励他一辆遥控汽车,也许宝宝下次会为了洗手帕再跟你要一辆玩具汽车,而自由自在地与肥皂、清水玩耍的乐趣,反而在此功利的`目的下大大地减少了。

夸奖孩子也是一门学问,既不能看起来太假,也不能把孩子捧到天上去,有时候对孩子的鼓励就是那么恰到好处的一句话,有时候是一个小小的奖品。父母在鼓励孩子的时候,要根据具体情况,也要了解宝宝心理特点,掌握好策略,就能让我们的宝宝在被鼓励中自信、礼貌起来,让宝宝更加健康的成长。

如何鼓励孩子自信2

如何鼓励孩子让变得更加自信?

1、“我知道这很难,但这只是暂时的”。

去年,西安一名9岁女孩,因为无法按时完成作业,从15楼决然跳下。

她在遗书中写道:

“妈妈,对不起,这是我的决定。”

“为什么我干什么都不行?”

压垮这个孩子的不是作业,而是她的沮丧和无力没有被大人看见和理解过,加上家庭、学校中受到了太多的否定和打击,她的内心早已经没有能量。

没有能量和希望的孩子是最容易崩溃的。

鼓励孩子,如果只是一个劲地让他努力,不去谈孩子内心经历感受,很难有效果。

网络上有句很流行的话是:

人们只在乎你飞得高不高,没人在乎你飞得累不累。

孩子疲惫的时候也渴望被理解。

理解孩子,不是对孩子无限包容,而是承认孩子的负面感情如愤怒、伤心、失望的合理性。

所以鼓励一个孩子的第一步是看见孩子,接纳他们的感受,看见他的害怕,看见他的挣扎。

告诉孩子:“我知道你很难过,我们一起想办法”。

那种被认可和接纳的感觉,才会真正推动孩子做出积极的改变。

02、“你很努力,你在做得很好”。

在西方的影视作品里,很多父母都会经常对自家孩子说:我为你感到骄傲。

所以在这些孩子身上,最常见的气质就是自信。

在中国的家庭,父母最擅长的就是对孩子的任何事情嗤之以鼻,教育的过程中,最容易向孩子传递的信息就是:“你不行。”

他们会时常感慨别人家孩子怎么那么优秀,自家孩子做什么都做不好。

父母要学着为自己那个平凡的孩子感到骄傲。

即使你的孩子,成绩不好,有些调皮,但是换个角度看,能看到孩子的另一面,比如他很善良,很体贴,很勤劳。。。。。。

每个孩子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要看见孩子的长处、做得好的细节以及付出的努力。

比如今天孩子做作业遇到很多难题,写得很慢,错得也多,你可以说:

“没关系,今天的作业你写得很投入,而且写很工整!”

让孩子认识到过程和细节是很重要的,这样下次他会注重过程,通过努力改变最后的结果,养成成长型心态。

03、“你可以失败,但我们可以再来一次”。

在河南某地一平衡车比赛现场,一名2岁左右的女孩因跑了倒数被妈妈训斥:

“你有什么脸好哭啊?全程在那遛弯!”

然后不停地用手敲打女孩头上戴着的头盔。

小女孩瑟瑟发抖地站在那里,开始不停哭泣。

“最后一个弯道还让人给超了,你想什么呢!啊?你想什么呢!”

女孩带着哭腔地回答:“我下次好好跑。”

看着孩子楚楚可怜的样子,十分心疼。

为人父母,我们有时候比孩子更害怕面对失败。

看不见孩子进步,看不见孩子的努力,只看结果,再用某一次结果全盘否定和打击孩子。

事实上,那个倒数的孩子比大人更难过,他们最需要的是父母的拥抱与安慰,支持与鼓励。

如果大人不能平常心看待失败与成功,那么孩子就会越来越紧张,也慢慢没有办法面对失败。

希望孩子成功是所有家长的心声,但是教会孩子如何面对挫折和失败,更是教育路上逃不掉的一门课。

04、“不管怎样,我永远爱你”。

绘本《大卫不可以》中,大卫每天都很调皮,妈妈对他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不可以。

有一天他打破了妈妈心爱的花瓶,他很害怕,可怜兮兮地缩在了墙角,眼神里充满了愧疚。

妈妈发现了,这一次,她把他搂在怀里,告诉他:“大卫乖,我爱你”。

这一句“我爱你”,是全书最温暖的一句话。

其实我们的孩子就像大卫一样,会闯祸,会经历各种挫折,出各种状况。

我们可以批评,可以教育,但是千万别忘记告诉他:“我不喜欢你这个行为,但是我永远爱你。”

爱是教育的前提,也是改变孩子最大的一股力量。

当一个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能感受到:

无论我怎样表现,爸妈都会爱我,孩子的内心才会充满安全感,这是增强自我价值感的关键。

有父母的爱在后面支撑,孩子在外面不管遇到了什么,都无所畏惧。

怀孕手册
新妈手册
育儿宝典
孕育饮食
早期教育
母婴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