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亲子知识 > 育儿宝典 > 什么样的老人带出来的孩子情商高

什么样的老人带出来的孩子情商高

来源:潮女谷    阅读: 3.03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什么样的老人带出来的孩子情商高,智力的大门需要通过钥匙来开启,将现在出现的问题解决好,孩子才有可能发展得更好,对于成长问题更有利于让孩子变得更加优秀,认真教育孩子的人终会有所收获。现在分享什么样的老人带出来的孩子情商高。

什么样的老人带出来的孩子情商高1

喜欢带孩子出去玩的老人。

当初我怀孕的时候就已经想过这个问题了,就是要不要让婆婆帮忙带孩子。因为身边小区里的一些阿姨带孩子,基本上是天天把孩子关在家里,我家邻居就是这个样子。家里是个小男孩,两岁左右,正好是调皮的时候,而奶奶年纪大了,行动倒是利索,但是追起孩子来,还是显着笨拙。

所以带孩子的老人一定要年轻一些,身体健壮的,这样的人还是比较有活力的,能够带孩子出去玩。因为小孩家长教育什么样,出来就是什么样了,小时候就像是白纸一样。所以要增加孩子的见识,看到的东西多了,懂得也多了。遇到的人比较多,这样人际关系也能处理的很好,见人有礼貌,情商高。

什么样的老人带出来的孩子情商高

有文化的老人。

有文化的老人不需要多高的学历,但是基本的唐诗还有一些字是要会写的。这样带孩子的时候能够教会孩子一些东西,而不是什么都不懂。之前看过一个搞笑的视频,是奶奶交孩子英语,全部都是汉语意思,比如yes,用奶奶的话翻译就是“噎死”。

这样孩子小时候的基础就没有打好,还不如不叫。有文化的老人,能够从小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教给孩子知识,这样孩子从小就比其他老人带的.小朋友会的东西多,学起东西来也就很快了,会非常聪明的。

什么样的老人带出来的孩子情商高 第2张

讲原则讲文明的老人。

现在溺爱之风非常严重,隔代亲现象也是很常见了,哪次出门老人带着孩子,就怕磕着碰着,只要孩子不哭,什么都去买。一些老人本来跟孩子说好的一件事情,可是孩子没有完成,没有得到礼物,就会哭闹,可能还会打人。多数的老人发生这样的事情,就想赶紧把孩子哄好,立马给孩子买礼物。

还有之前看到的,一个老人带着孩子坐电梯,孩子因为好奇,把所有的楼层都按了一遍。别人上了电梯之后跟老人说不能这样,这是浪费公共资源,很多人还在等着呢。结果老人就说:我孙子愿意,我就让他按。这样的老人真的是非常可气,但是作为旁人说多了又要挨怼。

什么样的老人带出来的孩子情商高2

一、学会合作,双赢思维

心理学将人际关系的成长定义为三个阶段:依赖、独立、互赖。成长的过程,就是从依赖走向独立,在独立中学会合作的历程。高情商的人在人际交往中一定会秉承『双赢』的思维,他们正视双方的分歧所在,总是想办法达成双方共同的目标。

双赢思维需要孩子学会全方面思考,考虑自身利益的同时也要考虑别人的感受,选择一种利人利己的方式去解决问题。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尽量避免通过与他人的对比来评价孩子。因为一旦孩子习惯于在比较和竞争中发现自我价值,会容易认为自己的成功来自他人的失败。即使合作可以带来更大的好处或更健康的人际关系,这样的思维却导致孩子仍想着我赢你输,耗费精力。

同时,父母可以有意识地用“双赢思维”引导孩子。比如当孩子和别人争夺玩具时,让他想一想,“怎么做能让我们两个都开心?”。

也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孩子感受,比如带着孩子做一张“愿望对对碰”,左边写下孩子的愿望,右边写下爸爸妈妈的愿望。一起想一想如何同时满足大家的愿望。

二、理解别人,知彼解己

美国一家研究机构用了75年的时间对几百人的一生进行追踪,发现了活到80岁仍然健康快乐的唯一秘笈,就是良好的人际关系!

沟通能力是情商的另一个体现,在人际沟通中,只有先了解对方,才能让别人了解自己。《高效人士的七个习惯》作者史蒂芬·柯维提出一个概念:知彼解己。

在教育中,如何帮助孩子养成知彼解己的习惯呢?反思一下,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是否只愿意听到自己想听到的东西,而忽视了孩子真正的想法?

“不是我不听你说,而是你本来就是这个样子。”是孩子最不想从父母口中听到的话。如果你不懂得倾听,你永远走不进孩子的内心;如果你愿意倾听,你就会获得孩子的信任和支持。

孩子的表达能力尚不够成熟,所以更需要父母懂得聆听。父母学会把心放在孩子身上,先感受到他的快乐、愤怒、痛苦、激动,然后聆听。孩子也会在相互理解的家庭氛围中成长为一个高情商的人。

三、懂得情绪管理

拿破仑有一句名言,“能控制好自己情绪的人,比能拿下一座城池的将军更伟大。”家庭是孩子学习情绪能力最重要的开始,父母更是孩子最重要的情绪教练。

1.父母先要管好自己的情绪。

美国著名的亲子教育专家罗娜·雷纳曾指出:很多父母会用吼叫的方式同孩子沟通,只是自己没有意识到。这种有意无意的吼叫,让孩子有样学样,形成了坏脾气。

2.爸爸参与情绪管理,效果会更好。

在成长过程中,妈妈代表着亲密性和感性,爸爸更多地代表着社会性和理性。

孩子在3岁以后,会更加重视来自爸爸的鼓励和肯定。所以爸爸要参与到孩子的情绪管理中来,学会用理性的教育方式和孩子相处:

建立规则:帮孩子确立行为边界,明确告诉他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比如,“不要玩沙子”就比“要听话”更容易明白。

自主选择:给孩子更多的自主权。比如,孩子不好好吃饭,可能只是不喜欢某一样食物。如果事先问他“晚上想吃什么呢”,就可能得到一个答案,避免吃饭时的吵闹。

承担后果:让孩子知道做错事的后果,学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家庭的规则才能建立。

情感连接:不管多忙都要抽时间和孩子交流,让孩子感受到被重视、被关心。

3.教孩子学会接纳、处理自己的情绪。

情绪是自然产生的感觉,是一个人对周遭事物的主观感受,因此没有对错之分。

在孩子出现负面的情绪时,大人不要用“不可以这样”来警告处理,这样会让孩子失去一个练习面对和处理负向情绪的机会。

怀孕手册
新妈手册
育儿宝典
孕育饮食
早期教育
母婴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