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亲子知识 > 育儿宝典 > 怎样感知孩子内心需求

怎样感知孩子内心需求

来源:潮女谷    阅读: 1.16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怎样感知孩子内心需求,后天的启蒙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孩子的智力,家长可以多鼓励孩子主动解决问题,教育孩子也要遵循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应该与孩子共同解决问题,一同成为更好的人。下面小编分享怎样感知孩子内心需求方法。

怎样感知孩子内心需求

怎样感知孩子内心需求1

一、需要被爱与价值感。孩子需要父母的爱,被爱使孩子有感与价值感。父母对子女示爱时,除了使孩子体验到被爱的满足之外,也使孩子知道因何事而被爱,从而学到是非观念。

二、需要感。一个没有感的人是无法信任别人的,对他人不信任则无法和人建立友谊,可能会使其成为刚愎自用的人。孩子如果缺乏感和自信心,会使他不敢自由自在地探索周围环境,学习新的事物,他的情绪和智能发展也会受到不良影响。

三、需要规则。规则对孩子来说就像是一栋房子的墙壁,它给生活一个界限及广度。只有当孩子知道什么是可以期待的事,他才会觉得舒适自在。所以规则是感的来源,规则的建立可以给孩子提供自由成长的顺序感。

四、新的学习经验。现代儿童发展理论认为儿童是成长中的个体,其心智能力的发展是其生理学方面的成熟加上后天学习经验而形成的。从出生起,儿童必须有切合其能力的学习机会以学习新的经验,才能发展出正常的智能、语言、人际关系技巧、情绪感受、表达能力和人格。莫秀芬认为,儿童成长过程中还需要鼓励和责任。在儿童的教养过程中,鼓励的重要性大过其他方面。每一个小孩子都需要持续给予鼓励,就如同种子需要水一样。如果没有鼓励,孩子无法成长、发展;儿童需要责任感,让他负责照顾自己的日常生活,如穿衣、收拾玩具、扫地等,可以帮助他了解自己的重要性,建立自信心,学习互助的精神及确立责任感。

如何知道孩子心里的想法

孩子心里面在想什么,肯定是很多父母都想去了解的一个问题,特别是越来越大的孩子,就会开始形成自己的一个内心世界,如果这个阶段父母们对孩子的内心不了解,而并没有采用合适的方式去进行孩子教育的话,那么就很可能会导致了孩子因此而出现心理畸形,其他的一些心理疾病等等。那家长们如何和孩子正常交流呢?

首先我们要懂得观察孩子,一个表情,一个动作都可能代表了孩子的内心想法在发生改变,其次我们要去了解孩子的爱好,比如孩子比较近在看什么书,喜欢看什么电视,作为父母不要觉得这些东西幼稚,要从这些纯真的东西开始,建立和孩子共同的话题,使得孩子卸下心理的枷锁,和父母一起交谈。

其次,交谈是一个好的开始,不管谈什么都说明了你已经成为了孩子的朋友而并不只是父母的角色。从孩子的兴趣爱好,谈到孩子的烦恼,那么在适当的时候我们可以询问孩子,比如今天为什么会不高兴,为什么会发脾气等等这些问题,这个时候已经冷静下来的孩子,是非常愿意告诉,甚至是和父母倾诉自己内心里面的委屈等。

第三,情绪要平静,不要带有情绪色彩与孩子沟通,其实不论成年人之间的交往还是教育子女,态度很重要,假如你办错了一件事,你的领导不问青红皂白,劈头盖脸地批评你,你的心情是什么样的?愤怒?紧张?以后,你再见到领导,你还敢跟他说你心里话吗?或者你再去找领导时,内心会不会是紧张的?在心理学里,“领导”的象征意义是“父母”。所以,我们成人都会产生愤怒恐惧紧张的心理,何况是心智发育不完善的孩子。带有情绪的教育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比较后是提出建议,建议不是指导,指导带有强制色彩,没有哪个人愿意被别人强迫,建议是在其原有的理解上又有一种新的理解含义。跟孩子交流时一定要尊重孩子的感受,比如:“你的'理解很对,如果能补充我的建议就更好了”。或者“你考虑过这个方法吗﹖”“如果使用这个方法,你认为如何呢?”只有和孩子站在一起,有效的沟通才能进行。

聪明的家长毫不费劲就可以知道孩子到底喜欢什么、心里在想些什么,进而增进亲子关系的和谐度,如果你也想做这些的家长,那么一定要牢记,仔细倾听和有效沟通是比较好的方法。

怎样感知孩子内心需求2

需求1

有利于身心健康发展的环境

当孩子们来到这个世界时,他们需要的不仅是各种玩具及为玩具准备的东西,而且更需要一个有利于他们身心健康发展的丰富多彩的环境。

成人大多只是将生活中拥有的微缩品堆到了孩子们的面前,孩子们只能无奈地接受这一切。

孩子们喜欢自己做很多事情,自己穿衣,自己扫地,自己吃饭;同时,他们也希望能有一套与自己相匹配的小家具,如小椅子、小桌子、小沙发、小柜子等。

他们期望凭借自己的双手来改善自己的生活环境,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好。他们不仅在“行为方式上模仿成人”,而且还努力将自己“塑造成人”。这是儿童的天性,也是儿童的使命。

环境设置的目标既要满足儿童自我构建的需要,也要能让儿童展现出其天赋的心理特征和成长模式,这样,我们才能观察到儿童真正的自然本性,进而帮助儿童的正常发展。

儿童之家环境布置按照儿童需求而设计。

在蒙台梭利儿童之家,教室的环境布置按照儿童的成长发育需求进行设计,这大大方便了儿童的活动。

走进蒙台梭利教室你会看到:小桌子和小椅子都非常轻,容易搬动;工作的教具多数是木制的;使用的冰箱、杯子、水槽、电话等都是真实的;喝水用的是玻璃杯;切菜或水果则是用锐利的刀;提供的食物是有营养的。

挂衣物的衣钩在墙上很矮处,儿童用手就能够得着;门的扶手大小恰好能为儿童的手所握住,儿童可以自己轻轻地将门推开;教室里椅子的重量也正好适合儿童挪动,不会感到太沉。

为儿童制作一些大小与其能力相匹配的物品,提供一个与其能力相匹配的环境,儿童身处这样一个环境中生活,才有助于儿童内在潜能的发展。

在从事这些活动时,儿童每一个动作都是那样的轻松而优美,让人感到孩子们的工作完全是一种享受。

教具按照儿童能力匹配要求而制作。

给孩子创造一个每样物品的大小都与他相称的环境,并让他自由地生活在这个环境中,这样有助于发展孩子内在的‘积极生活’,这种‘积极生活’可以使孩子有很大的成就感。

因为在这样的环境里,他们不仅看到了愉快、简单和容易的劳作,而且还看到精神生活。在这样的和谐氛围中,我们看到,孩子们的每项生活都需要开动脑筋,就像一颗植根于土壤中的种子,正在以唯一的一种方式生长发育——长时间地反复练习。

需求2

享有尊重与自由的权利

作为成人,我们需要不断地反思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是怎样对待孩子的?我们会粗暴地妨碍他们的活动,就像主人对待无自由权利的奴隶一样,而且对于自己的行为,我们是否有内疚之心?

可惜的是,许多成人都认为,对待孩子就应该是这样的态度,根本谈不上对孩子的尊重。

比如,当儿童自己吃饭时,成人就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去喂他;当儿童正努力扣外衣的扣子时,成人又会急不可耐地主动帮他扣上。总之,儿童的每一个行为都受到成人的干扰,对于孩子来说,已经失去了最起码的尊重。

我们仔细观察后还会发现,与成人相比,年长儿童更了解年幼儿童的需要和他们接受帮助的程度。

儿童互相帮助的方式与我们成人不同,他们会尊重别人的努力,只有在对方需要的情况下,才会向别人提供帮助,这一点对我们成人来说非常具有启示意义。这正说明儿童是以直觉在尊重童年时期需要帮助的儿童,不会给予任何儿童不必要的帮助。

人不能只靠面包活着。

我们的身体所需要的不仅是营养,而且还需要健康,更重要的是我们需要健康的心灵和自由的环境。当自由受到限制与束缚时,我们会感到不快乐与难受。

自由是我们热爱生活的主要动力,一位哲人曾说,人不能只靠面包活着。对于年幼的儿童来讲,则应让他们享有更多文化与精神上的自由,因为他们正在进行更重要的创造性活动。

多数成人都能很容易地理解给予儿童自由探索的重要性,但真正愿意放手让他们去做得却少之又少。

让儿童自己照顾自己。

儿童努力地通过支配环境建立自己的独立能力,这要求父母必须允许他做必要的探索以及帮他预备适宜的环境,以便孩子能自己学着独立做事。

如何实现“让孩子自己照顾自己”这一步呢?其实,父母要做的事情很简单,就像蒙台梭利一再强调的那样,一是为儿童预备好一个适宜的环境;二是给予孩子充分的自由,不要人为地为孩子正常化的成长设置障碍。

蒙台梭利认为,父母有一个重要使命,就是为孩子在社会中建立一个适宜的环境。儿童是未来世界的创造者,是儿童创造了人类本身,因此,儿童的社会权利必须得到认可。

所以,全社会都应该把儿童的需求放在首位,并把尊重儿童生命成长的自然规律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为儿童创建一个适于其成长的世界。

怀孕手册
新妈手册
育儿宝典
孕育饮食
早期教育
母婴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