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亲子知识 > 育儿宝典 > 如何走进孩子心里

如何走进孩子心里

来源:潮女谷    阅读: 2.52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如何走进孩子心里,孩子的心理成长路上家长是不能缺席的,同时很多家长认为孩子内心并不需要大人的陪伴,其实走进孩子内心,才能更好的去教育孩子,看完如何走进孩子心里,学着启蒙家里的小天使吧!

如何走进孩子心里

如何走进孩子心里1

放低身价,与孩子打闹成一片。

孩子于大人之间总会有一定的隔阂,这种隔阂来自于年龄的差距,想消除这种隔阂,必须学会与孩子打成一片,和孩子一起玩游戏,一起看书,一起跑步,一起玩玩具,放低自己的身价,才能换来孩子真心的对待。

尊重孩子的每一个选择。

我们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孩子也不例外,有的时候孩子选择的事物可能大人很难以接受,但是,请尊重她的选择,这样孩子才会觉得大人是真的理解她们,得到尊重的孩子也同样会去尊重大人。

学会换位思考问题。

换位思考是每个大人都应该学会的方式,不能用大人的标准去要求孩子,试想自己像孩子这么大的时候,可能做得还不如孩子做得棒,真正的把自己当成孩子去思考孩子的思维模式,是走进孩子内心世界的唯一途径,真正站在孩子角度的谈话才能让孩子信服。

适时的肯定孩子。

经常得到肯定的孩子会变得很自信,才会变得更容易敞开心扉,自卑的孩子通常都不愿意打开自己的心扉,适时的赞美对于孩子的重要性是不可言喻的,当然,不能盲目的赞美,就事论事的肯定是最好的方式。

多进行角色扮演的游戏。

让孩子当爸爸或者妈妈,爸爸妈妈当孩子也是一种走进孩子心灵深处的好办法,通过孩子教育自己的方式,可以看出自己的教育方式是好还是不好,自己的教育方式是否尊重孩子,还有孩子希望父母怎么样对待自己等等。

遇到问题,不要直接的去批评,而是等她缓冲之后再进行婉转的沟通。

遇到问题的时候,切忌不要用直接的方式去对待孩子,比如幼儿园的老师向家长告状的时候,直接的问孩子的结果就是孩子什么都不说,给孩子一个缓冲,等她平静之后再进行婉转的沟通,通过询问别的小朋友的事情来慢慢地还原事情的原委,了解孩子自己的想法再进行教育。因为很多时候孩子的本意并不是坏的,只是用了错误的方式,直接的批评有可能会让孩子倍感委屈。

每晚进行睡前的聊天。

睡觉前孩子是最平静的,也是最愿意打开心扉的时刻,好好把握睡前的时光,慢慢地和孩子聊会天,不仅可以知道孩子这一天都发生了什么,也可以知道孩子的很多不想说的想法。

在和孩子沟通时,父母多引导,但是少说话。

每个人在和别人沟通时,都不喜欢别人打断自己的话,孩子也是一样,在聊天的`时候,家长可以引导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但是尽量少说话,多倾听,不要孩子说一句就赶紧插上话,孩子慢慢地也就不愿意再多说话了。

如何走进孩子心里2

1、观察孩子,随时了解他的心理变化。

孩子都是单纯的,脸就是他们的晴雨表。一般讲,孩子的喜怒哀乐都写到脸上。遗憾的是,由于我们太忙,无暇顾及。既不能分担分享,又不能给予必要的干预抚慰,久而久之,就会对父母紧闭心扉。

初升高的过渡期、青春转折期、生理变化期、重大考试期等,家长都要细心观察,千万别错失良机。

18届有一个家长让我哭笑不得。高考第二天上午,夫妻两和我一起聊起她的孩子。她说,孩子什么都好,就是不喜欢和老师、同学交流。平时只担心她基础不好,成绩上不去,绝不会担心她分神,谈恋爱。让人大跌眼镜的是,从高二开始她的听话的宝贝与班上某男生谈起了恋爱,进入高三,更是如火如荼。就在六月五号的放学后,我发现他俩就粘在一起。难道是孩子们套路太深,夫妻两竟没有看出一点端倪?一点破绽

只有一种可能,作为父母的两口子太粗心,太粗了解孩子的心理与情感世界。一般而言,陷入爱河的少男少女都把幸福或者沮丧写在脸上,不会看不出来。

2、研究孩子,尊重孩子的人格,了解孩子的个性,因材施教。

人比人,气死人;孩子比孩子,气死家长。然而,多数家长总喜欢拿自己的孩子和人家的孩子比。比来比去,比得自卑自贱,前途渺茫。

没有完全相同的叶子

没有完全相同的云朵

没有完全相同的孩子。

了解孩子的兴趣爱好、心理特征、情感态度,因势利导,对症下药,就可能建立良好的和谐的亲子关系,提高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力。

我属于中年得子(35岁),但并不溺爱,不护短,或者说对孩子特别严格,以至于小学、初中阶段他就成了老师心目中的乖孩子,怕班主任,怕老师,怕表现自己。如果长此以往,就可能没有一点棱角。所以,进入华师一后,我鼓动他多表现自己,推销自己。果如我愿,高二期间,他就竞选上了班长。两年的班长历练,一定程度改变了他的性格,锻造了他的社交能力,为将来进入社会、职场奠定了基础。尽管高考不太理想,但我觉得不算太亏。

了解孩子性格,你就和他有共同语言;

了解孩子性格,你就和他有共同交集;

了解孩子性格,你就和他有共同志趣;

了解孩子性格,你就和他有共同理想

3、陪同孩子一起长大。

有一位年轻妈妈曾经感叹,原以为大学毕业了,不会再有学业方面的困扰,谁料想结婚生子之后,竟然还得从幼儿园开始,重复15年艰难的基础教育之苦痛。过来人应该都有同感。我虽然有一儿一女,在此方面感受并不太深,也许因为时代不一样。现在的孩子培养成本太高,每个家庭都觉得输不起,所以倾其所有,为孩子一生计。

无独有偶,我身边就有类似的情景发生。我家大外甥也是一儿一女,但他没有我幸运,他可是“生逢其时”。既要忙自己的生意,又不能不顾及两个孩子的学业,所以忙里忙外,焦头烂额。尽管忙得不可开交,可他乐此不疲。儿子从一年级开始,他就陪着听课,陪着培优,陪着兴趣特长,陪着春游秋游,可以说无微不至,无所不至。现在,儿子已经五年级了,他差不多就成了全科教师。

不过,变换角度看,在和儿子的相厮相守中,他也在成长,在收获,在享受。咋看是迫不得已,细细分析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只是这种“伴读”要把握好分寸,不能让孩子产生依赖心理。

相反的例子也数不胜数。我们经常看到,有家长居然不知道教了儿子三年的班主任姓氏名谁,不知道孩子的教室在几楼,不知道孩子的期中期末成绩。我可不是在虚构,这可是真实发生。

沈腾、马丽等人曾表演过一个小品,几个不称职的家长学初给孩子抢座位,由此折射现实中家庭教育的诸多弊端。相信看过的人都有过类似的体验。

把孩子当作朋友,陪同孩子一起长大,是构建和谐家庭关系的有效方法。

无论你身居何等高位,无论你工作多忙,无论你有多少理由,你都要记住:孩子需要陪伴。

在他孤独寂寞的时候

在他犹豫彷徨的时候

在他进退维谷的时候

在他绝望至极的时候

怀孕手册
新妈手册
育儿宝典
孕育饮食
早期教育
母婴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