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生活 > 知识 > 古代的七尺男儿在现代有多高

古代的七尺男儿在现代有多高

来源:潮女谷    阅读: 6.08K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古代的七尺男儿在现代有多高,许多人都有一个惯性思维,那就是认为中国古代人都长的很高,然而古代的衡量身高的方法和现代有所不同,下面了解一下古代的七尺男儿在现代有多高。

古代的七尺男儿在现代有多高1

尺是中国古代的长度单位之一。它在原始社会可能就出现了,古文献有“布指为寸,布掌为尺,舒肘为丈”的记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地域,其长度都是各不相同的。

据《史记》记载,孔子身高九尺二寸,如果以现在1尺约等于33.3厘米计算,孔子身高超过了3米,这怎么可能。而《三国演义》中的关羽身高9尺,张飞身高8尺,刘备身高7尺5寸,按现在的尺换算,他们的身高都大大超过了姚明的身高,这说明,古代的一尺要短于现在的一尺。

古代的七尺男儿在现代有多高
  

最早的传世尺子出现于出现于商朝,它以男人伸展的拇指和中指之间的距离为1商尺,约合今16~17厘米,那么1丈是10尺,一个成年男子身高约1丈左右,故有“丈夫”之称。

1931年河南洛阳东周古墓出土的铜尺与“商鞅量尺”互为佐证,可知一尺长约23厘米左右。秦代沿袭周尺,1尺也在23厘米左右。西汉尺现今出土了 8支,实测长度在23到23.6厘米之间,平均每尺长23.2厘米,略大于周尺。流传至今的东汉尺比较多,仅出土的就有40多支,实测长度均在23到24厘米之间,平均长23.4厘米,比西汉的尺子长了0..2厘米。

南北朝留存的尺子较少。根据唐朝李淳风《十五等尺》的.记载,南朝每尺约在24.5~25厘米之间,南朝后期则增长至30厘米以上;北朝尺子较长,后魏前尺27.8厘米、中尺28厘米、后尺29.9厘米不等。可见南北朝时期,尺子比汉代有了明显的增长。

隋朝沿袭了南朝后期的尺子长度,尺长在30厘米左右。唐朝保留至今的各种尺子有近50支。主要有刻花尺和拨镂牙尺,前者多为民间日常用尺,后者则是朝廷在中和节之时馈赠给大臣和各国使臣的礼品,制造工艺精湛,色彩艳丽。

拨镂牙尺今日本藏有 6支。唐尺长度多在29~30厘米之间。宋代沿袭唐制,官尺由太府寺掌造,每尺长约31.6厘米。宋代沿袭唐制,官尺由太府寺掌造,主要用来征收布帛之用,故又称为三司布帛尺,每尺长约31.6厘米。

唐拨镂牙尺

明代尺子据朱载堉《律吕精义》记载,明尺分为三种:即钞尺(裁衣尺),长34厘米;曲尺(营造尺),长32厘米;宝源局铜尺(量地尺),长32.6厘米。传世的嘉靖牙尺,尺长32厘米,应该是明朝官定的标准尺度。清代的营造尺长32厘米。国家博物馆所藏“康熙御制”铭残牙尺,与紫金山天文台铜景表尺上的清营造尺长度完全一致。清代的裁衣尺长 35.55厘米,这比现在的尺子要长,这应该是个特例。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的清牙雕裁衣尺,正面等分10寸,背面刻山水、人物、树木、屋宇,刻工极精。

古代的七尺男儿在现代有多高 第2张
  

同时代的这些尺子从使用的材质来看,汉代以前,商朝以象牙尺和骨尺为最早,主要是铜制。汉以后铜质尺明显减少,多被骨、木质尺及铁尺代替,这期间尺的形制单一,不饰各种花纹,但比前代更多地注意到了分、寸刻线分度的准确。尺子逐渐回归实用本质。隋唐以后官尺基本采用铜制,而民间所用尺子则多用木质和铁质。

从上述材质的变化可以看出,汉代以前,尺子的实用性不明显,更多的是一种身份和地位的象征。而东汉之后尺子逐渐变成了测量工具,随着经济的发展,尺子使用量的增加,人们不再追求他的精美,而在乎他的使用成本和使用的方便。

从这个表中可以明显发现,从商朝到明清到今天,尺子是不断变长的,尤其从三国到南北朝后期,变化的幅度加大,而隋朝至今,变化幅度又变小了。这又是为什么呢?关于这个问题我做了以下大胆的推断。

我国的社会经济是不断发展的,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生产量的不断增加,尺子也随着变长了,比如原先一个织工一天只能织5尺布,而随着技术和工具的进步一天能织6尺,那么多织的1尺,就导致了尺子的变长。当然这是一个非常缓慢的过程。

封建统治者出于剥削人民的需要。不断变长的尺子,说明了统治者对人民的盘剥是不断加重的,这好比地主小斗放租,大斗收租。生产效率提高的部分被统治者剥夺了。(封建时代,交布帛也是地租的一部分)

从三国到南北朝后期,尺子的迅速变长,是因为这一时期处于乱世,当权者为了豢养一只强大的武装力量,肯定会加重剥削老百姓。

古代的七尺男儿在现代有多高2

许多人都有一个惯性思维,那就是认为中国古代人都长的很高。一方面是在古代影视作品中,都是身材挺拔的演员们在表演,另一方面则是一些古代流传至今的俗称,比如“七尺男儿”。每当古人要表现自己的英雄气概,肯定就会说“堂堂七尺男儿”之类的话,可见古人有很多人的身高都达到了这个标准。

表面上看没什么,但我们仔细一算,才发现问题大了去了。

如果真按照古代男子平均“七尺男儿”来计算,一米等于三尺,那岂不是说中国古代男子都是身高两米三的大高个子吗?比小巨人姚明的身高还要高,堪比巨人社会了。现在中国男性的平均身高才1米67,退化也太严重了吧。

实际上,许多人都已经明白了这里的误区所在,我们不妨再跟不了解的人解释一下。以米为基本单位的计量手段来自西方,在中国两千多年以来,人们都用尺来作为度量衡之一,现在的一尺相当于三分之一米,但在中国古代的时候可不是如此。按照考古证据发现,一尺等于三分之一米,在清朝时期才出现,而此前基本是年代越早,一尺的长度就越短。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一尺的长度约相当于0.23米,所谓“七尺男儿”的说法,最早应该出自司马迁所写的《史记》,也就是说,这是秦汉时期流传下来的。这么算下来的话,当时所谓的“七尺男儿”,约相当于现在的`1.61米。1.61米算啥高个子?

不过,这也不能说明古人就比现代人矮。考古证据发现,在秦汉时期,中国男性的平均身高为1.69米,唐朝时期男子平均身高约为1.67米,明清时期也差不多是1.67米,和现代人差不多。虽然现在生活条件改善了,孩子一个比一个高,但想要中国的平均身高再上一个台阶,恐怕还要等上二三十年才可以。

古代的七尺男儿在现代有多高 第3张
  

造成我们对古代人身高误区的另一个原因,就是一些文学作品上的描述了。

比如对孔子的体型描写是“身长九尺六寸,腰大十围。”就算按照当时的标准,孔子的身高也超过了两米,再加上这腰围,活脱脱一个日本相扑选手。很明显,这其中有夸大的成分。对中国古人升高最集中的一次描写,还要数《三国演义》了。

在三国演义中,名将的身高一个比一个高,比如我们熟悉的关羽张飞,赵云马超,这些人一个比一个高。除了美化的因素外,其实说白了,这就相当于中国男子篮球队的身高一样,并不能代表中国的平均身高。

在中国古代,能当将军的一个基本条件就是力气大,能骑射,挥舞各种重型兵器,高个子的人自然占据优势。在古代,一个一米八九的人不用有多么高超的武艺,单凭这身板当个百夫长一点问题都没有。

在中国古代以农耕为主的社会中,老百姓难得吃上一次肉,在没有充足蛋白质的情况下,想要长高个是很困难的。跟他们相比,我们幸福太多了。

古代的七尺男儿在现代有多高3

古代的“七尺男儿”相当于现代的1.617米身高。

这里的身高是按照汉尺来计算,1汉尺=0.231米,因而得出七尺的高度。但古代的尺因各个朝代都不同,所以不同时期要按当朝尺码分别计算。比如:商朝时,1尺=16.95厘米;汉代时,1尺=23.1厘米;宋元时期,1尺=31.2厘米;而到了现代,1尺约等于33厘米。

古代的七尺男儿在现代有多高 第4张
  

来源:

古代常说七尺男儿,可以指二十岁的'男子,但‘七尺’本身还是尺寸的意思,而这句则是指身高已长成成年男子之意,即所谓的男子汉大丈夫。

“七尺男儿”最早出自战国时期,赵国的荀况《荀子·劝学》:“口耳之间,则四寸耳,偈足以美七尺之躯哉”。

如今,我国的社会经济是不断发展的,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生产量的不断增加,尺子也随着变长了,比如原先一个织工一天只能织5尺布,而随着技术和工具的进步一天能织6尺,那么多织的1尺,就导致了尺子的变长。当然这是一个非常缓慢的过程。

健康养生
生活保健
常见疾病
女性健康
单身
恋爱
婚姻
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