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生活 > 生活保健 > 安全自救的方法

安全自救的方法

来源:潮女谷    阅读: 2.29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安全自救的方法,每年,全球都有千百万人会遭遇到生死攸关的紧急事故,很多人因未能及时获得适当的救治而枉死。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安全自救的方法,快来一起看看吧。

安全自救的方法1

被困电梯如何自救

1、出故障时保持冷静。

若突然被困在电梯中,千万不要慌张,保持镇定,并且安慰其他受困者,向大家解释电梯槽有防坠安全装置,它牢牢夹住电梯两旁的钢轨,不会掉下电梯槽,安全装置也不会失灵,消除大家的慌乱心理。

2、出故障警铃求援。

利用电梯内的电话、警钟或对讲机、手机等一切可能的求援方式求救。但切忌自行扳动电梯设备。

3、切忌频繁踢门拍门。

若无警钟、电话或对讲机,手机又失灵时,可拍门叫喊或脱下鞋子拍门敲打,发信号求救。如无人回应,需镇静等待,观察动静,不要不停呼喊,要保持体力,等待营救。

安全自救的方法

4、勿强行扒门。

被困电梯者无法确认电梯的所在位置,因此不要强行扒门,即使能打开,也未必够得着外门,电梯外壁的油垢还可能使人滑倒,这样会带来新的险情。

如遇到电梯下坠或电梯冲顶,不论有多少层楼,迅速将所有楼层的按键全部按下。当紧急电源启动时,电梯可马上停止继续下坠。

5、飞坠时蹲地背贴内墙。

电梯下坠时要使整个背部跟头部紧贴电梯内墙,呈一直线。因为韧带是人体唯一富含弹性的一个组织,借用膝盖弯曲来承受重击压力,比骨头承受压力会更大。如遇到电梯下坠或电梯冲顶,不论有多少层楼,迅速将所有楼层的按键全部按下。当紧急电源启动时,电梯可马上停止继续下坠。

乘坐电梯注意事项

1、注意安全标志

乘坐电梯,首先要查看电梯内有没有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核发的安全检验合格标志,电梯有安全标志才能保障安全。

2、注意超限过载

电梯不能超载,当电梯报警时,就应该主动退出,等下一趟再乘,电梯超载是很危险的。

3、不顶阻电梯门

当电梯门快关上时,千万不要强制冲进电梯,阻止电梯关门,切忌一只脚在内一只脚在外停留,这样会受到伤害。电梯门正在关闭时,外面的乘客会用手、脚等阻止关门,这时最好等待下次电梯,或者请电梯内部的乘客按动开门按钮使层门重新开启。电梯内的人也不要伸手伸脚、探头探脑,更不能将携带的物品放在间隙处阻止梯门关闭。

4、。发生意外千万别慌

电梯运行中万一出现故障时,乘客不要惊慌,应设法通知维修人员救援,不要乱动乱按,等待是保障安全的明智选择。

5、不乘维修中的电梯

来到电梯前,乘客首先看看是否挂有“停梯检修”标志。如果电梯在维修,应挂有这种标志,乘客不要乘坐。

安全自救的方法2

暴雨自救方法

1、其实,暴雨天气不宜进行户外活动,活动前查好天气预报。在7-8月份去山区旅行的话,应该提前做好功课,留意当地天气预报,如有暴雨,可以改变日程。

2、如果在户外活动中遇到暴雨,就要做好安全措施。暴雨天低洼地带积水较多,有的店铺或者违规拉接电的地方被水淹了,很容易出现漏电现象。大家在出行路上,经过有积水的地方时尽量绕行。

3、户外活动身边备好防止伤风感冒的药品,一旦发现有感冒症状马上吃药。

4、因雨天路滑,容易摔倒,在外宜慢行,切忌快速奔跑。在积水中行走要注意观察。防止跌入井或坑、洞中。

5、不要在未经证实的情况下匆忙跑过有积水的地方,特别是周边都没人经过的积水地带,以防因积水漏电而发生事故。

6、出门不要忘了带上雨具,如被大雨淋湿回到家,千万不要在淋湿的情况下吹空调,这样会导致感冒。

7、雨天驾车需特别留心路上的行人、自行车、摩托车。这些人在下雨天打伞、穿雨衣之后,视线、听觉都会受到很大影响,稍不留意便会发生意外。因此,遇到行人时,应提前减速慢行,多鸣笛,耐心避让。

安全自救的方法 第2张

8、在夜间雨中驾驶时,地面因积水会反射光线,适当地变换远近灯光,有助于及时发现前方障碍物。

9、在安营扎寨时,要选择河流上游、平坦的地方。不要扎在河旁边、下游或是山坡,因为下雨后,水位暴涨会很危险。

10、出发时遇到暴雨,则活动取消。

11、如果山中没有避雨的地方,就快接近营地了,还是走回营地扎营。

12、若行进中下暴雨,离营地还很远的话,可以先搭帐篷躲雨,等到雨小点再行路。

13、如果在山区旅游时遇到暴雨,应尽快下山,下山时要尽量避开山体容易滑落的地区,千万不要在沟道内避雨,以免遭山洪或泥石流的袭击而造成人身伤害。

14、为了预防山洪,团队做好防护措施:先把路绳固定在河道两边的岩石或是树木上,将扁带做成简易安全带绑身上,再用快挂把身体和主绳拉在一起。这样过河,队员就不会被湍急的流水冲走。

15、在躲避山洪或泥石流时,应选择到沟道两侧高处,沿着山体的沟槽向上行走,不能顺沟道向下游方向逃生。

16、在驾车行驶时突遇山洪,要迅速将车开到地势较高的位置,注意避开山体滑坡、滚石和泥石流。

17、被山洪困在山中,要选择高处平地或山洞等离行洪道远的地方休息,用通讯工具发出求救信号,等待救援。无通讯工具的,可寻找一些树枝和其他可燃物点燃,同时在火堆旁放一些湿树枝或青草,使火堆升起大量浓烟,以引起搜救人的注意。

安全自救的方法 第3张

18、如果开车的话,不能听音乐,会影响判断泥石流。如果是徒步过山区,就不能戴任何帽子,因为会遮挡住视线。

19、如果滑坡发生时,正身处滑坡的山体上,在大岩石下蹲着较为安全。因为大岩石块会挡住从山上滚下的碎石,不至于被砸伤。躲避在树林密集的地方,碎石滚落遇树就会减速,这样伤害会减小,比贫瘠的地方要安全得多。

20、防止石头的砸伤,我们要第一时间保护好头部,可以用身边的衣物裹住头部。

21、台风来临切忌往高处跑,因为越往上风越大,帮着挡风的植被也就越少。

22、强台风过后不久,一定要在房子里或原先的'藏身处呆着不动。平静持续不到1个小时,风就会从相反的方向以雷霆万钧之势再度横扫过来,如果你是在户外躲避,那么此时就要转移到原来避风地的对侧。

23、如果突遇台风来不及跑,可以在较深的山洞里躲避,但不要站在山洞口,因为洞口较浅会形成穿堂风,存在安全隐患。

安全自救的方法3

紧急情况下如何进行自救互救

止血

目的是降低血流速度,防止大量血液流失,导致休克昏迷。具体方法:

1、先转移到安全或安静的地方,检查伤势,判断清楚出血性质,如动脉出血、静脉出血、毛细血管出血;

2、可采取直接用手指压出在出血伤口上或出血的供血动脉上进行止血;

3、对四肢受伤出血的,使用腰带、领带、证件带、粗布条、丝巾,也可将自己衣服撕成条状代替,在大臂上1/3处和大腿中间处进行绑扎止血。

固定:

对骨折、关节受伤的进行固定,目的是避免骨折端对人体造成新的伤害,减轻疼痛和便于搬运抢救。具体方法:

1、开放性伤口先包扎伤口再固定,不要送回刺出的骨折端;

2、垫高或抬高受伤部分,以减慢流血及减少肿胀。

3、对脊柱或怀疑有脊柱损伤的不要移动;

4、固定时必须将骨折端上下两个关节一起寄存定,如小腿骨折应将踝、膝再个关节固定。

安全自救的方法 第4张

烧伤急救:

1、用大量洁净的水清洗伤口,除非伤口烧黑、变白或太深;

2、不要直接用冰敷在伤口;

3、不要刺破水泡;

4、轻轻除下戒指、手表、皮带或者紧身衣服;

5、用干净、无粘性的布盖住伤口。

休克急救

1、避免伤者过冷或过热,利用毛毯或大衣保暖;

2、若无骨折,伤者双脚抬高30CM左右;

3、不要给伤者饮水或者喂食;

4、留意伤者的清醒程度

5、向救护人员报告。

呼吸受阻的急救:

如果您胸部受伤出现呼吸障碍,维护胸腔压力与外界大气压的压力差,是保障呼吸能够顺畅的关键。具体方法:

1、可使用身份证或其他非吸水性卡片贴住身体压住伤口;

2、也可以使用保鲜膜类的薄膜,撕下约20×20CM大小,贴住伤口,用胶带固定住上、左、右三个边,留出下方,以便让伤口流出的血水排出;

3、也可以张开手掌紧贴身体压住伤口。

安全自救的方法 第5张

腹部受伤的急救:

1、止血。如果是闭合性伤口,应及时压住伤口,进行止血;

2、保鲜。如果是开放性伤口,小肠外露时,应用水打湿上衣,包住小肠,不使其外露于空气中,避免细菌感染,失水干燥坏死。千万不要把沾染污物的内脏回填腹腔,这样会使内脏在腹内相互感染,产生粘联,加速内脏坏死;

3、等待救援。受伤后尽量不移动,采取卧或平躺姿势等待救援。

心肺复苏:

1、一拍、二按、三呼叫。抢救者将伤员抑卧,立即拍打其双肩并呼叫,也可以同时压人中穴并呼叫。如没有反应,判定此人神志丧失;

2、人工呼吸。抬下颌角使呼吸道畅通无阻;如果受伤者仍不能呼吸,进行口对口的人工呼吸。如果上述人工呼吸不能起作用,要检查嘴和咽喉是否有异物,并设法排除,继续进行人工呼吸;

常用的人工呼吸方法主要有:口对口人工呼吸、口对鼻人工呼吸、仰卧压胸法或俯卧压胸法人工呼吸等。其中以口对口人工呼吸最有效。

口诀是:头部后仰向后推,紧托下颌向上提。深吸口气嘴对嘴,有时需嘴对鼻。注意捏鼻把气吹,每分钟16~18次。

安全自救的方法 第6张

3、心脏按摩。一旦发现病人心脏停跳,立即在患者心前区胸骨体上急速叩击2~3次,若无效,则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摩。方法是: 先让患者仰卧,背 部垫上一块硬木板,或者将患者连同床褥移到地上,操作者跪在患者身旁,用手掌根部放在患者胸骨体的中、下1/3交界处,另一手重叠于前手的手背 上,两肘伸直,借操作者体重,急促向下压迫胸骨,使其下陷3CM(对于儿童患者所施力量要适当减少)然后放松,使胸骨复位,如此反复进行,每分钟约70~80次。按摩时不可用力过大或部位不当,以免引起肋骨骨折。胸外心脏按摩如不能有效进行气体交换,则要同时配合人工呼吸。

健康养生
生活保健
常见疾病
女性健康
单身
恋爱
婚姻
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