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生活 > 生活保健 > 中国史知识点

中国史知识点

来源:潮女谷    阅读: 1.11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中国史知识点,为了更好的学中国历史,我们应该学会对每一天所学到的新知识点进行整理,方便我们进一步加深印象,也更好地理解所学的内容,下面小编带大家简单了解一下中国史知识点.

中国史知识点1

中国史知识点

第1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一、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1、分封制:

①含义:分封制又称封邦建国,武王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

②目的:扩大周朝的统治范围,巩固周王朝的统治。

③分封对象:功臣,王族,先代贵族 。

④权力:诸侯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

⑤义务:为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

⑥作用:前期加强了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扩大了统治区域,巩固了周王室的统治,但是随着兼并战争的开始,削弱了周王室的地位。。

2、宗法制:

①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②含义:它由原始社会的父系家长制直接演变而来,是用规定宗族内嫡庶系统的办法,来确立和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中的地位,最终以保证王权的稳定。

③实质:按血缘关系分配政治权力,形成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秩序。

④最大特点:嫡长子继承制

⑤影响: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⑥与分封制关系:宗法制是分封制实行的基础,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就是分封制。他们互为表里,相互依存,成为维系统治阶级内部关系,加强奴隶主贵族世袭统治的工具。

3、西周时期政治经济制度的特点:

①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祭祀)

②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③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最基本的特点)

二、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1、皇帝制度:

①由来:秦始皇从三皇五帝中各取一个字构成了皇帝。

②皇帝制度的基本内涵: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朕、制或诏、玺)

2、秦朝的中央机构:

①三公:丞相:皇帝的助手,百官之长,协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务,分左右两名。 御史大夫:是丞相的助手,地位次于丞相,负责执掌群臣奏章,下达诏令,监察百官。 太尉:负责全国军事事务,但没有实权。

②丞相之下设九卿,分别掌管各项具体政务,它们是中央政府的职能部门。

3、郡县制:

①由来:春秋时期,就已有县和郡。商鞅变法时,废分封,行县制。秦统一后,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在全国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

②内容:地方政权机构分郡县两级。郡,最高的地方行政机构。郡守和县令都由皇帝任免。

③作用:与分封制相比较,最主要的差别在于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郡县长官一概由皇帝任免,不得世袭。是中央集权制度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巩固了国家的统一,是官僚政治代替世袭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4、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随着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郡县制度的设立,标志着封建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①随着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秦朝国力日益增强。形成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②秦统一后,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巩固国家的统一和中华民族的形成, 都起了重要作用

③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专制统治的政治制度具有很大的开创性,它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④建立了地主阶级对广大劳动人民的专制统治,秦的暴政造成人民处境的恶化。(消极)

三、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1、汉朝郡国并行制:西汉初年,在地方上继承秦朝的郡县制,同时又分封诸侯王国,郡国两制并行。

2、唐朝三省六部制

①中书省(负责草拟和颁布皇帝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负责执行命令),在门下省下设政事堂,在尚书省下设六部。

②评价: 三省的相权一分为三最官长官都是宰相,三省相互控制和监督,保证了君权的独尊,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而六部分工明确,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

3、元朝的行省制

①行省是地方的最高行政机构。两个单列的行政区划,一是中书省直辖的”腹里”(河北,山东,山西),一是宣政院管辖的西藏和四川、青海。

②作用:是我国省制的开端,是我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改革,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对于加强中央集权,特别是调整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4、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特点:

①从汉到元,政治制度不断发展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②中央严格控制地方行政,不允许有

独立的行政体系存在。地方服从中央,最后听命于君主。 ③中央对地方实行多层次,多渠道的管理。在分权的基础上,牢牢控制着地方官吏的任免,监督和考核。④这种高度的中央集权,造成地方官对中央和君主的绝对依赖,⑤地方没有相应的自主权,也难以实施有效的治理。

四、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1、明朝废丞相设内阁:

①明太祖废丞相,权分六部,六部尚书直接对皇帝负责,标志着皇权对于相权的斗争中取得了彻底的胜利。

②明成祖永乐帝设内阁,性质:明朝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而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评价:内阁是君主专制的产物,不可能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

  2、清朝设军机处:

①原因:加强皇权,及时处理西北战事。

②内容:雍正帝设军机处,由皇帝选择

亲信的官员充任军机大臣,军机处机构简单,办事效率较高,政策决策封闭性的特征也更为明显。③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

  3、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积极影响:

①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

②有利于维护祖国统一与领土完整,

③在统一的环境下,有利于民族的融合,

④有利于组织水利工程,发展社会经济。

  消极影响:

①君主的专制容易导致暴政并且派生了大量的官僚队伍,使政治黑暗,腐败。

②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使中国落后于西方

③思想上的控制使科学和文化的发展严重的滞后。

第2单元:古代中国的经济

一、农业

  1、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

①原始社会时期:刀耕火种,反映了当时生产力水平的相对低下。

②商周时期:青铜农具出现,但由于青铜的昂贵,在农业生产中只是少量使用。

③春秋战国时期:牛耕技术开始运用,铁制工具出现。反映了这一时期生产力水平和农业生产技术的显著提高。

④西汉时期”铁制工具普遍使用,牛耕技术推广,二牛抬杠。

⑤东汉:使用一牛挽犁。

⑥唐朝曲辕犁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耕犁趋于完善。

  2、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确立:战国时期,商鞅变法以法律的形式确立土地私有制。

  3、小农经济的含义:

①以家庭生产、生活为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②经营规模小,生产条件简陋,但却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始终在中国封建社会占据主导地位。

  4、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⑴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⑵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是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⑶小农经济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在没有战乱和苛政、天灾干扰的情况下,男耕女织式的.小农经济可以使农民勉强自给自足,中国古代的重大文明成就都是在农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取得的,

⑷但是小农经济狭小的生产规模和简单的分工,很难扩大再生产,阻碍了社会分工和交换经济的发展,到近代以后,成为阻碍生产发展的因素。

二、手工业

  1、官营手工业:

发展概况:夏商周时期,手工业由官府统一管理,直到明代前期,占据着古代手工业的主导地位。

主要特征:主要生产军用品和供官府、贵族消费的生活用,生产规模大,分工细致,代表着古代生产技艺的最高水平

  2、纺织方面手工业生产的主要成就:

①原始社会:纺织业开始萌芽,原料主要是以麻和葛为主,但也出现了丝织业。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织绸的国家。

②汉:远销海外,被称为丝国(开辟丝绸之路)。

③唐朝:中期以后,私营作坊兴起。

④宋元:棉纺织业兴起, 元朝时松江成为全国的棉纺织业中心。

⑤明:纺织业中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苏州和杭州是丝织业的中心。

  3、冶金方面手工业生产的主要成就:

①新石器时代:已经出土了小件铜器,

②夏商周:青铜铸造业进入繁荣时期,被称为青铜时代。

③春秋战国:发明了冶炼生铁和钢的技术,出现了铁器

④汉:开始使用煤做燃料,供风形式发生革命性变化。

⑤东汉时期:太守杜诗发明了水排,借用水力作为动力鼓风。

  4、制瓷方面手工业生产的主要成就:

①原始社会:彩陶出现。

②商代中期到东汉晚期:陶发展过渡到瓷。商朝烧制出原始瓷器。

③唐朝:釉陶制品的精品唐三彩,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

④宋元:宋代的景德镇到元朝发展成为全国的制瓷中心。烧制出青花瓷器。

⑤明清:景德镇成为瓷都,明中后期五彩瓷,清代珐琅彩。

  5、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①生产部门不断增加,并且劳动分工越来越细

②生产技术不断进步

③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并且出现工场手工业

④官营、私营、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并存。

⑤经济重心南移与手工业生产布局成相应变化。

⑥长期领先于世界,产品远销海外。

三、商业

  1、市的形成与发展:

①秦:市有明确的法律规定,进行严格管理。

②汉:专门的管理机构,管理十分严格。

③六朝时:城镇之外形成了草市。政府对草市进行行政管理,设草市尉。

④唐朝时:草市形成了相对集中的商业中心,夜市也非常繁荣。

⑤宋:市突破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商业活动不再受到官吏的直接监管

⑥明清:商业经济繁荣,商业区已经相当繁华。

  2、主要的商业城市与著名的商帮:

商业城市:

①春秋战国时期:许多诸侯国的都城,成为著名的商业中心。如齐国的临淄。

②汉:长安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

③隋唐:长安,洛阳,广陵(扬州),益州(成都)广州成为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

④宋:开封和益州。

⑤元朝:大都是繁华的商业大都市,杭州是南方最大的商业和手工业中心,泉州是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

著名商帮:晋商和徽商

3、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①中国古代的商业发展以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为基础,受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

②商业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受官府的控制,特别是海上贸易基本上由官府垄断。

③商业活动逐步突破了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④城市商品经济发展较快,然后逐步渗透到农村,小农经济与商品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四、主要经济政策

重农抑商政策及海禁政策的内容及影响:

重农抑商:

①最早由战国时商鞅提出。

②基本含义:强调发展农耕,限制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以农为本,商业被称为”末业”。这个政策是中国历代王朝最基本的经济政策。

③影响:

海禁政策

①基本含义:明太祖由于担心海上的敌对势力勾结倭寇,下令实行海禁。

②影响: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和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堵塞了学习西方先进科学知识和生产知识的渠道,使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

中国史知识点2

  1、鸦片贸易

(1)目的:英国为打开中国市场。

(2)危害:①白银大量外流,造成清朝财政危机;②损害中国人身心健康;③统治机构更加腐败;④削弱军队战斗力。

  2、虎门销烟:

1839年6月,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全部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运动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3、1840年6月

英军侵入广东海面,鸦片战争爆发。

  4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是1842年签订的中英《 南京条约》,内容: 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5、鸦片战争的影响

(1)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

  6 、1856——1860年

英法联军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主凶:英法联军;帮凶:美俄两国。⑴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抢掠后放火烧了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圆明园。

⑵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侵占中国北方 150多 万平方公里的领土。 ⑶太平军抗击了美国人华尔的洋枪队。

  7 、1865年阿古柏率兵入侵新疆

英、俄两国支持阿古柏,妄图分裂新疆。左宗棠力主收复新疆,1876年他率清军分三路进入新疆,采取“ 先北后南,缓进急战 ”的策略。 1878年,收回除伊犁以外的新疆地区; 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

  8 、历史意义:

巩固了祖国的西北边塞,捍卫了祖国的领土和主权。

  9 、1894年日本挑起“甲午中日战争”

在黄海大战中,致远舰管邓世昌带率全舰官兵英勇抗战,最后全部壮烈牺牲。

  10、 1895年4月

中日签订《马关条约》(中方代表为李鸿章)

内容: 淸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增设通商口岸等。影响: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11、 1900年

义和团运动发展到京津地区,斗争矛头直指 帝国主义国家,为镇压交和团反帝爱国运动,八国联军侵华。

  12、 《辛丑条约》内容

赔款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当保;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要地;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不准中国人居住。影响:使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3、19世纪60——90年代

洋务派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富国强兵,维护清朝的统治。代表人物有:中央的奕訢,地方的曾国藩、李鸿章 、左宗棠、张之洞。

  14 、洋务运动的口号、创办的实业

洋务运动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一批近代军事工业;洋务运动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创办了轮船招商局、湖北织布局、汉阳铁厂等一批民用工业。

  15 、评价洋务运动

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它没有使中国富强

进来,但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16 、1895年梁启超、康有为

发起“公车上书”,揭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1898年6——9月所进行的戊戌变法(百日维新)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有谭嗣同等六人为变法流血牺牲。

  17、 戊戌变法的内容

(1)政治: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有利于资产阶级参与政权);

(2)经济: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发展);

(3)文化:兴办新式学堂,翻译西方书籍(有利于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传播); (4)军事:训练新式军队(有利于抵抗列强入侵)。

  18、戊戌变法的意义

戊戌变法是一场救亡图存的政治变革,又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它有利于社会的进步。戊戌变法的失败说明,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行不通。

  19 、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

组织了革命团体兴中会;1905年成立于日本东京的革命团体是 同盟会,总理是孙中山,机关刊物《民报》,指导思想:三民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民族主义,建立民国——民权主义,平均地权——民生主义)。

  20 、武昌起义

爆发于1911年10月10日,这一年是农历辛亥年,历史上称这次为辛亥革命,领导者孙中山。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成立于南京,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

健康养生
生活保健
常见疾病
女性健康
单身
恋爱
婚姻
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