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生活 > 家庭 > 韩愈是唐宋八大家之首吗

韩愈是唐宋八大家之首吗

来源:潮女谷    阅读: 2.86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是。

韩愈是唐宋八大家之首吗1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唐宋八大家是一个绕不过去的高峰。两个朝代,八位文学大家,九千多首诗词,一万两千余篇散文,唐宋文学界“天团”掀起的古文革新浪潮,将骈体文为主导的行文方式彻底搅了个天翻地覆,使诗文面貌焕然一新。

而在唐宋八大家中,居于首位的就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韩愈。

《唐名臣像册》内的韩愈图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元和十二年(817年),出任宰相裴度的行军司马,参与讨平“淮西之乱”。其后又因谏迎佛骨一事被贬至潮州。晚年官至吏部侍郎,人称“韩吏部”。元丰元年(1078年),追封昌黎郡伯,并从祀孔庙。

作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韩愈有着“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后人将其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宋代欧阳修对他评价颇高。欧阳修自十七岁开始接触韩愈的文章,认为其言“深厚而雄博,浩然无涯若可爱”。甚至到了晚年,他还给予韩愈文章这样的评价:“韩氏之文之道,万世所共尊,天下所共传而有也。”

韩愈是唐宋八大家之首吗
  

文坛大家

作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韩愈主张继承先秦两汉散文传统,反对专讲声律对仗而忽视内容的骈体文。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等散文的写作理论,对后人很有指导意义。

韩愈的作品非常丰富,现存诗文700余篇,其中散文近400篇。韩愈散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化,力求创新,逻辑性强,时人有“韩文”之誉。

《师说》是韩愈极具代表性的一篇散文,第一段提出求师的重要性,第二段批判世人从师风气的各种表现,最后说明写此文的原因。全文围绕主题,层层严谨思路,提高了整体逻辑的严谨性。

虽然全篇仅有几百个字,但是却具备巨大的说服力。韩愈的文学成就主要在文,但其诗亦有特色。韩愈多长篇古诗,其中不乏揭露现实矛盾、表现个人失意的佳作,如《归彭城》《县斋有怀》等,大都写得平实顺畅。他也有写得清新、富于神韵、近似盛唐人的诗,如《晚雨》《盆池五首》等。

不过,韩愈最具独创性和代表性的作品,则是那些以雄大气势见长和怪奇意象著称的诗作。性格中充溢着对新鲜奇异、雄奇壮美之事之景的追求冲动,加上他一再提倡的“养气”说,更使他在提高自我修养的同时增添了一股睥睨万物的气概,发而为诗,更是气豪势猛,声宏调激,宛如江河破堤,一泻千里。

复兴儒学

佛教自东汉传入中国,经过南北朝时期的大力发展,到隋唐出现了“佛盛儒弱”的局面。

中唐以来韩愈为倡导复兴儒学和推动古文运动,曾先后写下了《答李翊书》《师道》《原道》等文章。其对“道统”失传原因的分析,包括他对整个汉儒的基本估计,为后来的宋儒全盘接受。而其自续“道统”的当仁不让之精神,则为儒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斜杠青年

斜杠青年是指不再满足于“专一职业”的生活方式,而选择拥有多重职业和身份的多元生活的人群。

作为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在刚做官那会,俸禄低微,再加上还要养家糊口,只能硬生生靠副业维持生活,而他的副业就是帮人写墓志铭。

在唐朝,有钱人家请人写墓志铭是刚需,很有市场。有资格替人写墓志铭的,要符合两个条件:一是要有名,二是要有才。所以,当时的达官贵人都喜欢请韩愈执笔。作为“金牌墓志铭”写手的韩愈,亲手执笔的一篇墓志铭价格曾高达到“马一匹,并鞍、衔及白玉腰带一条”。 刘禹锡也曾说,韩愈当时写一篇墓志铭可以达到“一字之价,辇金如山”。

韩愈成为斜杠青年后,靠写墓志铭到底增加了多少收入,现在已不可考。但现今留存的碑志数量,都有近八十篇,加上没能流传下来的,数量极为可观。按照他当时润笔费的行情,第二职业总收入可谓冠绝一时。

韩愈是唐宋八大家之首吗2

唐宋八大家分别是: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

一、《韩愈》:

生于公元768年,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

唐代中期官员,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于824年辞世,享年五十七岁。

代表作:《师说》《马说》《劝学解》《春雪》《晚春》《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题张十一旅舍三咏榴花》

二、《柳宗元》:

生于公元773年,字子厚,汉族,河东(现山西运城永济一带)人,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称“柳河东”、 “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

于公元819年辞世,享年四十七岁。

代表作:《天说》《封建论》《断刑论》《晋文公问守原议》《桐叶封弟辨》《伊尹五就桀赞》

三、《欧阳修》:

生于公元1007年,字永叔,号醉翁,出生于绵州(今四川绵阳),籍贯吉州庐陵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于公元1072年辞世,享年六十六岁。

代表作:《朋党论》《五代史·伶官传序》《醉翁亭记》《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诉衷情(清晨帘幕卷秋霜》《戏答元珍》《题滁州醉翁亭》

韩愈是唐宋八大家之首吗 第2张
  

四、苏轼:

别称苏东坡、苏仙:生于公元1037年,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

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于公元1101年辞世,享年六十五岁。

代表作:《 荀卿论》、《 范增论》、《 赤壁赋》《 东栏梨花》《 少年游·去年相送》《 江城子·湖上与张先同赋》《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潇湘竹石图》《 中山松醪赋》

五、苏洵:

生于公元1009年,字明允,自号老泉,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并以文学著称于世,世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

于公元1066年辞世,享年五十八岁。

代表作:《故霸州文安县主簿苏君墓志铭》《石林诗话》《颜书》《嘉祐集》《四部丛刊》《颜书四十韵》《六国论》《权书》《衡论》

六、苏辙:

生于公元1039年,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宰相。于公元1112年辞世,享年七十四岁。

代表作:《新论》《黄州快哉亭记》《巢谷传》《老子解》《墨竹赋》《南斋竹》《秋稼》《庐山栖贤寺新修僧堂记》《武昌九曲亭记》《黄州快哉亭记》

七、王安石:

生于1021年,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于1086年辞世,享年六十六岁。

代表作:《伤仲永》《登飞来峰》《游褒禅山记》《读孟尝君传》《明妃曲二首》《书湖阴先生壁》 《桂枝香·金陵怀古》 《南乡子·自古帝王州》《渔家傲·灯火已收正月半》

八、曾巩:

生于公元1019年字子固,建昌军南丰(今江西南丰)人,北宋文学家,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积极参加者。于公元1083年辞世,享年六十四岁。

代表作:《战国策》、《说苑》、《新序》、《梁书》、《陈书》、《唐令》、《李太白集》、《鲍溶诗集》、《列女传》

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作家的合称。

唐宋时期的文学革新运动,唐朝以韩愈和柳宗元为代表,宋朝以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和苏辙为代表,提倡继承韩愈的道统和文统,分为唐二家,宋六家。

明朝初朱右选八家古文为《八先生文集》,遂起用八家之名。

明中叶唐顺之所纂《 文编》中,唐宋文也取八家。明末 茅坤承二人之说,选辑了《唐宋八大家文钞》,此书流传甚广,唐宋八大家之名也随之流行。

自明人标举唐宋八家后,治古文者皆以八家为宗。通行《唐宋八大家文钞》(164卷),有明万历刻本及清代书坊刻本。清代 魏源有《纂评唐宋八大家文读本》(8卷)。

韩愈是唐宋八大家之首吗3

一、韩愈为何要倡导古文运动

韩愈为何要倡导古文运动,这是当时特定的社会背景下不良的文风所造成的。

“自东汉以来,道丧文弊,异端并起。历唐贞观开元之盛,辅以房、杜、姚、宋而不能救。独韩文公起布衣,谈笑而麾之,天下靡然从公,复归于正,盖三百年于此矣。”

东汉之后,道德丧失,文风败坏,主流学术界兴起了一股老庄玄学之风。在这种背景下,骈体文大行其道,当时的文人争相效仿。

那什么是骈文?骈文就是散文的前身,又被称为骈体文、四六句,讲究对仗工整和声律铿锵。

本来追求文章的格式对仗、文辞优美也没有错,可这种追求奢华文风的写作一旦开了口子,就难以矫正了。

《六朝骈文》

文人们写文章开始注重形式而不注重内容,追求辞藻华丽落入无病呻吟的圈套,在这种不良风气下导致了文坛大量的文章空洞无物。

我们也可以看到在当时,除了《哀江南赋》、《与朱元思书》等少数的几篇名篇,再也没有什么好的作品出现,文坛也远没有先秦、两汉时那样灿烂的气象。

这种风气一直遗留到唐朝,比如王勃那篇名垂千史的《滕王阁序》就有骈文的影子。

《滕王阁序》一文虽然震铄古今、照耀千古,但其诟病是堆砌的词藻太过华丽,特别是一开篇繁复的描写,引经据典,王勃也难以免俗。

还有那最让人津津乐道的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其实也是化用庾信的《马射赋》:“落花与芝盖同飞,杨柳共春旗一色。”

韩愈是唐宋八大家之首吗 第3张
  

滕王阁

唐朝是自秦汉之后的又一强大帝国,应该有和国力匹配的文风。大唐不应该只有李白、杜甫的唐诗,也应该在散文上有所创新。而这种创新需要先驱,需要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我们都知道中国的科举制度是在隋朝开创的,在唐朝时得到了大规模普及。骈体文的盛行也影响到科举考试,虽然经过了房玄龄、杜如晦、杜如晦、姚崇、宋璟这些贤相的加以矫枉,但仍然不能挽救文坛衰败。

古文已经式微,到了韩愈这个时候,骈文已经达到鼎盛的“西风压倒东风”之势。

读书人存于天地间,就应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如何继绝学?那就是接过先秦两汉时文人的大棒,纠正不良风气,韩愈觉得有必要拯救古文了。

二、韩愈怎样倡导古文运动

1、以身作则、从教育入手

韩愈强调“学古道而欲兼通其辞;通其辞者,本志乎古道者也”,主张“非三代两汉之书不敢观”,反对模仿抄袭、言之无物,认为写作就是要抒发心中之“气”。

从秦、汉的那些大家那里吸收经验,丰富自己的写作。说穿了,韩愈觉得写作就是要原创,秦汉那具有“风骨”的作品才是好作品。

韩愈作《师说》一文,一方面是批判当时耻于从师的不正之风,其另一个目的就是希望能够劝导人们回到尊师重道的正道中来,并从中找到志同道合的帮手帮助其完成复兴古文的大业。

那怎样才能找到合作伙伴呢?从历史的历次启蒙运动、变法图强中,我们不难发现都会有教育家的影子,比如日本明治维新时的教育家福泽谕吉,比如洋务运动时的教育家严复。要改变不良的社会风气,教育是最好方式。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韩愈决定从自己开始,为天下传道、提倡古文运动。他一方面身体力行,无论是给皇帝写书,还是给亲友写信,都坚持用古文写作。

一方面他也广收门徒,带动更多的人,渐渐的他的门下聚集了如张籍、贾岛、李翱、侯喜、尉迟汾、沈粑等一大批弟子。

韩愈选拔弟子的方式别具一格,正如他在《师说》中写的那样: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大弟子张籍的年龄比他还大,但韩愈不管世俗偏见,仍然招收他当了自己的学生,他真正践行了如他所说的那样:“无贵无贱,无长无少,能者为师。”

2、立功,立德,立言”,努力成为 “三不朽”的完人

苏轼在紧接着“文起八代之衰”之后,还评价韩愈“勇夺三军之帅”,其实韩愈不仅是一代文宗,还是一代“武宗”,因为中国军事史上的奇袭“李愬雪夜入蔡州”主人公差点就变成了韩愈。

唐朝中后期,军阀割据,朝廷对地方缺乏有效管控。元和十二年(817年),蔡州行营的唐、邓节度使高霞寓出征地方割据势力吴元济,却兵败文城栅,朝野大受震动。

同年,唐宪宗令宰相裴度为淮西宣慰处置使征讨叛军吴元济。裴度临行前带上了一个参谋,这个参谋就是韩愈。

韩愈之前屡遭贬谪,裴度同情韩愈的遭遇,便怀有提携之意,他并未期望韩愈随军出征能做出多大贡献,却不想韩愈却一战成名,立下了赫赫功劳。

时年十月,韩愈任行军司马随军出征了。

两军打了一个多月,不分胜败,裴度一筹莫展。在一次例行的军事会议上,韩愈建议裴度可派两千精兵从小路进入蔡州,擒拿吴元济。裴度认为雪夜出击,太过冒险,没有采纳。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另一路接替高霞寓的'唐、邓节度使的李愬却在降将李祐的引导下,提兵雪夜入了蔡州,并成功擒得了吴元济。这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奇袭“李愬雪夜入蔡州”。

李愬擒拿吴元济的消息传来,知道此事的人无不为韩愈感到惋惜,而“深藏功与名”的韩愈却并不懊恼,他又向裴度献上一计。

韩愈对裴度说:“如今平定淮西,我军声势正盛,而敌人胆怯,可以让柏耆去劝降成德节度使王承宗。”王承宗是跟随吴元济起事的同党,柏耆是不久前归降的王承宗的旧部。

这一次韩愈的建议,裴度采纳了,他找到柏耆,亲笔一封致王承宗的劝降信,叫柏耆带上前往镇州劝降王承宗。王承宗看了书信,思量过后,果然献上降表,归顺朝廷。

许多人以为的韩愈是唐宋八大家,是郁郁不得志的一介文人。其实,韩愈也是非常优秀的将才军事家。

如果不是那次意外,韩愈机会可以成为媲美孔子,王阳明,曾国藩一样成为集“立功,立德,立言”于一身的“三不朽”完人。可历史就是历史,历史没那么多如果。

平定吴元济之乱后,韩愈因此功被授予刑部侍郎。

俗话说“人微言轻”,升职了的韩愈再说的话的分量肯定也就不一样了,你像现在那些杰出企业家的说的话,无论怎么说,有没有道理?是不是废话?都会有人奉为“真理”。

韩愈渐渐被树立成一座标杆,附和他提倡古文运动的人也越来越多。

3、寻找同盟,与柳宗元的一唱一和

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集体的力量是无限的。韩愈能够倡导古文运动成功还在于他拉到了柳宗元这么一位重量级盟友的加入。

韩愈比柳宗元年长五岁,二人保持着亦师亦友的关系。

韩愈因为谏迎佛骨被贬到潮州,柳宗元也因为卷入王叔文案被贬到永州。

政治上的失意,使两个人更加惺惺相惜,也把推动古文运动作为仕途失意后的人生追求。遭贬后的两人一直保持着书信往来,互相勉励,交换对着对散文革新的看法。

在二人的推动下,从贞元到元和二三十年间,古文逐渐压倒骈文,成为文坛的主流。

健康养生
生活保健
常见疾病
女性健康
单身
恋爱
婚姻
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