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资讯 > 时尚热点 > 我国将落实医院检查检验结果全国互认

我国将落实医院检查检验结果全国互认

来源:潮女谷    阅读: 1.56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我国将落实医院检查检验结果全国互认,检查检验是医疗服务中的重要内容,实现不同医疗机构间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可有效改善就医体验。我国将落实医院检查检验结果全国互认。

我国将落实医院检查检验结果全国互认1

16年酝酿,在一片叫好声中,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终于落地了。

本月开始,国家卫健委、国家医保局等四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印发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管理办法》正式施行。《办法》明确,各级各类医疗机构都应当按照“以保障质量安全为底线,以质量控制合格为前提,以降低患者负担为导向,以满足诊疗需求为根本,以接诊医师判断为标准”的原则,开展医检结果互认工作,以进一步提高医疗资源利用率,减轻人民群众就医负担。

换一家医院,CT、核磁等项目都要重复检查的情况迎来改变。

我国将落实医院检查检验结果全国互认

保障医检结果质量安全,是减少不必要重复检查的底线和红线。《办法》最核心的实质性突破在于,通过质量控制体系建设,保证不同医疗机构的检查检验质量,避免医疗机构间互不信任,尤其是对下级医疗机构,从而推进医检结果互认。

对比原卫生部办公厅2006年印发的《关于医疗机构间医学检验、医学影像检查互认有关问题的通知》,结合多地实践摸索,互认的适用对象从“同级医疗机构”到“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内容从“图像或数据信息以及诊断结论”到特别强调“不包括医师出具的诊断结论”。

扩大适用范围的同时,尽可能避免不同医师诊断主观差异造成的医检结果偏差,质量控制更加谨慎、严格,互认基础也就更加牢靠。

十多年来,导致互认进度迟迟未能推进的利益壁垒、医疗纠纷风险等因素仍待进一步解决。不管是“以接诊医师判断为标准”原则,还是“其他情形确需复查的”空间,最终的拍板决定权其实还是在医生手上。他们究竟有多大动力去落实?

我国将落实医院检查检验结果全国互认 第2张

从经济角度看,检查检验收入是医疗机构的重要收入来源,医生绩效不可避免地与检查检验直接或间接挂钩。《办法》以“医保基金使用绩效评价与考核机制”激励医疗机构,鼓励“有条件的医疗机构”用“本机构绩效分配考核机制”引导医生开展互认工作。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是否愿意削减检查检验这部分可观的收入,还不明朗。

而一旦医检结果互认引发医疗纠纷,“各责任主体依法依规承担相应责任”,似乎并没有给医生更多的安全感。为恪守医德、合理诊疗的医生提供保障,打消医检结果互认“软抵制”,需要后续配套政策跟进落实,一步步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重复检验“老大难”问题。

有国家政策撑腰,有“全国HR”“京津冀HR”等互认标识方便识别,是对过度检查的一种约束力量。患者对互认结果有异议时,可能会不信任、不配合,甚至投诉医生,也可能因医患沟通不到位加深误会。这一方面提醒医生要尽快熟悉互认工作,未予互认时充分告知患者复检目的及必要性;另一方面,患者忽视医检结果临床适应性并投诉时,也要给医生留出适当的申诉空间。

我国将落实医院检查检验结果全国互认2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医保局等发文《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管理办法》,管理办法于3月1日正式实施。检查检验是医疗服务中的重要内容,实现不同医疗机构间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可有助于提升医疗资源利用率、降低医疗费用、提高诊疗效率,同时改善就医体验。《管理办法》实施两日,在上海本地有何反响?落地发挥作用,还需要持续改进哪些?记者就此走访医疗机构采访专家。

为何要促进医院之间的检验检查互认

记者翻阅此次发布的《管理办法》,内文明确:对有关部门职责进行划分,提出医疗机构应当按照“以保障质量安全为底线,以质量控制合格为前提,以降低患者负担为导向,以满足诊疗需求为根本,以接诊医师判断为标准”的原则,开展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工作。

我国将落实医院检查检验结果全国互认 第3张

为何在当下这个节点提出医疗机构互认?

上海创奇健康发展研究院执行理事长蔡江南分析认为:从近年来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医保局的一系列发文可见,切实让患者获益是出发点。此前药品集中采购、耗材集中采购等,均有这一考量。药品耗材价格回落,医疗检查担心“膨胀”导致过度,实行互联互通互认是比较理想的举措。

上海在这一领域起步早、未雨绸缪。记者获悉,早在2019年上海全部市级医院之间已率先实现部分信息互联互通互认,其中覆盖35项医学检验项目、9项医学影像检查项目。区级医院之间也在尝试探索互联互通互认。

记者来到上海市胸科医院,患者周女士深有感触:第一次来这家医院就诊,医生就调出此前在其他市级医院做的检查报告,仔细观察、询问病史。“我们都以为可能要重新拍片子,没想到现在医院很便捷,互联互通互认,着实为我们节省了费用,简化了流程。”

胸科医院信息中心主任袁骏毅介绍:作为具有专科特色的医院,读片已成为该院几乎每名医生的日常功课,“在互联互通互认平台运行之后,医生可以通过工作站,获得患者在外院就诊时的检验检查报告。”

这样的工作站主要提供两大功能,第一是主动提醒,即患者进入诊间,工作站立刻科弹出患者近期在其他医疗机构的检验检查报告;第二是自发调阅,医生如有需求,可详细查看患者在其他医疗机构的门诊处方、住院病史、出院小结等。

我国将落实医院检查检验结果全国互认 第4张

不同级别医院能否实现检验检查互认

同级别医疗机构互联互通互认,在上海已具有一定规模。记者采访中获悉,历经近三年实践,尤其是去年数字化转型,上海市级医院互联互通互认应用项目从“39+5”的44项增至111项。

来自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最新数据显示:2021年,全市市级医院互联互通互认惠及252余万患者,提供互认服务1327余万人次,同比增长66%,平均互认率已达95.09% , 平均为每位患者减少检验项目3项、减少检查项目1项。

哪些检查检验项目互认最普遍?从项目分析来看,2021年市级医院之间检验类互认项目前三分别为:血液分析834万项、肝功能642万项、肾功能584万项。检查类互认项目前三分别为:胸部CT平扫334万项、胸部正位X摄片124万项、肾输尿管膀胱彩超115万项。

除了市级医院,区级医院等可否一并融入,进入互认范畴之中?蔡江南直言:不同机构间检查检验质量的均等化,是推进结果互认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实际操作中,下级医院认可上级医院检验检查报告,较为容易;反之则有很大难度。

在专家看来,互认带来便捷,但前提是质量“不打折扣”,以检验检查报告等分门别类来看,有的日常监测报告影响不大,但涉及到决策性医疗行为(例如手术开刀等),检验检查影像报告很大程度上起关键作用,上级医院未能认可下级医院,要求重新做检查,情有可原。

“客观来看,上海本地市级医院水平都不低,但放眼全国,地区之间、不同级别医院之间的医疗技术差异化依旧存在。”蔡江南说,“基于这样的客观现实,部分检查检验项目未能实现互认,医患加强沟通,一方面告知复检必要性,一方面提升医疗资源均衡化、同质化,为更广范畴互联互通互认奠定基础。”

我国将落实医院检查检验结果全国互认 第5张

避免重复检查确保同质管理靠什么

让患者省钱省时省心,互认服务正持续推广。 采访中,上海多家医疗机构表示,针对互认工作,上级管理部门有明确考核要求。袁骏毅告诉记者,除安装医生工作站等,医院还需要完成14项专项上传监测指标考核。“根据临床科室反馈意见,胸科医院全部安装了诊断级显示屏,确保影像检查报告清晰呈现,以此降低漏诊、误诊风险。”

上海市卫健委相关负责人明确:原则上,凡属于互认项目、检验检查质量达到要求的',检验检查结果在医疗机构间均具有相同的有效性,以此促进同质化、标准化,逐步实现实时查阅和互认共享。

让互认成为常态,统一标准规范、实现同质化管理,避免重复检查,还有哪些需要改进?蔡江南从根源分析:我国医疗服务价格定位相对偏低,曾有一度,医药加成、检验检查等,作为一种补偿机制存在,由此形成重复检查等,为患者造成就医不便。

我国将落实医院检查检验结果全国互认 第6张

在他看来,此次全国范围内推广互认,旨在简化流程、节省开支,但医疗机构补偿机制不到位,关乎核心利益的问题未能解决,互认服务持续性也可能受影响。基于此,完善补偿、给予医疗技术服务合理定位,应是长远考虑的问题。”

市卫生健康委最后提醒:医疗机构之间的互认,也并非“一劳永逸”。因病情变化,已有的检验、检查结果难以反映当前实际病情;检验、检查结果与疾病发展关联程度高、变化幅度大;重新复查检验、检查项目对治疗措施选择意义重大(如手术等重大医疗措施前);以及原检验、检查结果与病情明显不符等情况,医疗机构有必要实行复检,确保医疗质量的高效到位。

我国将落实医院检查检验结果全国互认3

去医院看病做检查,换一家医院就要重新检查一遍,既浪费钱又浪费时间。这个困扰患者已久、群众反映强烈的“老大难”问题,如今有了实质性解决方案。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多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管理办法》,明确医疗机构应按照相关原则,开展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工作,自今年3月1日起施行。

检查结果互认难,是因为利益受损、风险增大等原因,导致部分医院和医生对此持消极态度。只要主观上不情愿,客观原因就不难找:设备与试剂不同、操作程序和标准不统一、小医院技术不可靠、医疗风险不好控制和分担……这些困难随便拿出一个,就会成为阻碍结果互认的“拦路虎”。医院之间的关系如何处理,医保与医院怎么互动,更是决定这项工作成败的关键。

我国将落实医院检查检验结果全国互认 第7张

过去医院和患者是一对一的关系,双方增进互信即可。但结果互认牵涉到多家医院,没有互信就很难互认。互信需要在“一患多医”之间建立,这是过去不曾出现的现象,亟须出台与之相适应的规则。

首要的规则,是建立风险防范与责任分担机制。将医疗事故归咎于外院检查质量不高,外院认为解读结果有偏差等,相互之间如此推责与互损,只会让纠纷变得更加复杂和难以调和。建立第三方分担机制,推出“结果互认责任险”等险种,用共济保障等方式降低责任与风险。建立专项基金,针对结果互认导致的医疗损害进行理赔等,这些措施利于消除顾虑。

医院疏通信息交流渠道,是做好结果互认的前提。影像资料、电子病历等,倘若可以及时跨院调阅,结果互认就能更精准高效。医院内部医务人员之间很好沟通,当医生对本院的检查结果有异议时,可以与相关医技人员当面交流。

但医生和外院的医技人员隔着距离,且彼此之间不认识,交流难以进行。互联网可消除物理阻隔,应探索构建“互联网+结果互认”这一互联网诊疗新模式,用创新化解新问题。

我国将落实医院检查检验结果全国互认 第8张

医保与医院,也没必要避谈利益。做检查属技术劳动,解读结果也是。有时医生对于一项检查,需动态观察、反复对照,甚至多学科会诊,“结合临床分析”也是常见的检查“结果”,而分析需要付出技术劳动,这类互认是否可适当收费,值得探讨。

医院算小账,会因结果互认而减少收入,医保算大账,会因重复检查减少而节省开支。医保节省的钱,远大于医院减少的收入,社会医疗总成本大幅降低。医保可用这些钱提升民众的福利,也可考虑适度回馈医院。

稳步推进结果互认,更需谨记,互认的是结果,重要的是过程。检查水平有高低,却可在过程中成长,借普及结果互认之机,倒逼标准统一,将质量提升到相互愿意认可的高度。

互认项目起初不宜贪大求全,应先少后多、先易后难,逐步扩围。推出政策框架只是第一步,此后还需通过探索与创新,使规则不断细化、模式日益成熟,进而持续做大这块民生蛋糕,最终让患者花更少的成本,获得更优质的服务。

时尚热点
影视动漫
娱乐小料
明星动态
电影电视
音乐空间
开心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