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资讯 > 开心乐园 > 中秋节的历史渊源

中秋节的历史渊源

来源:潮女谷    阅读: 2.88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中秋节的历史渊源,“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即将到来。中秋节做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关于中秋节的历史渊源是我们需要学习并了解的,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下吧!

中秋节的历史渊源1

中秋节,又称祭月节、月光诞、月夕、秋节、仲秋节、拜月节、月娘节、月亮节、团圆节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

在古老的中华文化里面,一年四季中,每个季节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所以秋季的第二个月名为“仲秋”,现在讲的通俗一点,尤其是中国大陆就直接称它为‘’中秋‘’了。

中秋节的历史渊源

中秋节似乎是一个外来异端,长久以来一直不是中原王朝的固定节日,直到唐朝的初年,中秋节才成了固定的节日。

“吴刚伐桂、嫦娥奔月”的神话传说也是在隋朝的时候才流行起来。

据专家考证,中秋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这非常有道理。进入20世纪,国内外的专家相续在一些发掘的考古遗址里面发现了具有月亮崇拜的图案。

有专家在网上说中秋节是唐代的某个将或者说是唐代的某个皇帝发明的,这样的论断是毫无历史依据的。中秋节的来源显然要比唐代要早的多。

中秋节的历史渊源 第2张

实际上世界各国,从东亚到西欧,历史上都有过庆祝秋收的节日,只不过随着时间流逝,这些节日渐渐的被各国淡忘或者说转化成为了另外一种形式。从西欧到中东,波斯,历史记载里面充满了对丰收节描述。

在3000年前的中东,农民们把最后一捆小麦收割下来,并且堆放好的时候,往往已经到了九月底十月初。你想象一下,当农民们傍晚时分站在田地里面,劳动完以后,抬起头往往能看见一轮金黄的满月。后来约定俗成,月最圆的这一天定为丰收节。这种节日全世界都有,在东亚也没能例外。

再往后来丰收节里面又加入了对月神的崇拜。陆陆续续、随着时间流逝,各种神话也加入了进去。位于中东的苏美尔文明似乎是这一切月亮崇拜的源头。至今在世界各国的文化里,还可以看到秋收和对月亮崇拜的遗迹。

在东亚、在中国,对月亮的崇拜,随着宗教在中国大陆的消退,慢慢地淡去它原有的色彩,与大吃大喝有关的家人团聚,却变成了中秋节最本质的内容。

中秋节的历史渊源2

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成为与春节齐名的中国主要节日之一。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东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尤其是当地的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自2008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中秋节与端午节、春节、清明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中秋节的历史沿革

关于中秋节的起源,说法较多。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礼记·月令》上说:“仲秋之月养衰老,行糜粥饮食。”

一说它起源于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动。《礼记》上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夕月就是祭月亮,说明早在春秋时代,帝王就已开始祭月、拜月了。后来贵族官吏和文人学士也相继仿效,逐步传到民间。

二是中秋节的'起源和农业生产有关。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秋”字的解释是:“庄稼成熟曰秋”。八月中秋,农作物和各种果品陆续成熟,农民为了庆祝丰收,表达喜悦的心情,就以“中秋”这天作为节日。“中秋”就是秋天中间的意思,农历的八月是秋季中间的一个月,十五日又是这个月中间的一天,所以中秋节可能是古人“秋报”遗传下来的习俗。

也有历史学家研究指出,中秋节起源应为隋末唐军于大业十三年八月十五日,唐军裴寂以圆月作为构思,成功发明月饼,并广发军中作为军饷,成功解决因大量吸收反隋义军而衍生之军粮问题。

  中秋节的主要习俗

一、赏月(玩月):文人月下吟诗对诗,赏月,喝酒,聊天。民间月下踏歌,月下歌舞、月下

二、荡秋千,喝酒,月下男男或女女结伴出走,又叫“踏月(采月,滨江采月)”在月下踏歌吴地有走月亮、走三桥之俗,就是在月光下出游,走过至少三座桥(见顾禄《清嘉录卷八》)。上海也有此俗(见玉鱿生《海陬冶游录》)。“中秋节前,诸店皆卖新酒,贵家结饰台榭,民家争占酒楼玩月,笙歌远闻千里,嬉戏连坐至晓”(《东京梦华录》)。宋代的中秋夜是不眠之夜,夜市通宵营业,玩月游人,达旦不绝。喝酒在月下吟诗

中秋节的历史渊源 第3张

三、赏桂:桂树下赏月,吟诗,喝酒

四、拜月:妇女拜月。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拜月亭》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拜月全家拜还是只有妇女拜。《新编醉翁谈录》记述拜月之俗:“倾城人家子女不以贫富能自行至十二三,皆以成人之眼眼饰之,登楼或中庭焚香拜月,各有所朝;男则愿早步蟾宫,高攀仙桂。…女则愿貌似嫦娥,圆如皓月。”陆启泓《北京岁华记》载:“中秋夜,人家各置月宫符象,符上免如人立;陈瓜果于庭,饼面绘月宫蟾免;男女肃拜烧香,旦而焚之。

五、拜月老:求爱情,求偶,爱情如月满

六、吉祥物兔爷(兔君):在老北京,每逢八月十五中秋节都有拜兔爷的习惯。兔形玩具,穿人的衣服。或用泥,或用面做。《花王阁剩稿》:“京中秋节多以泥抟兔形,衣冠踞坐如人状,儿女祀而拜之。”到了清代,兔儿爷的功能已由祭月转变为儿童的中秋节玩具。制作也日趋精致,有扮成武将头戴盔甲、身披戢袍的、也有背插纸旗或纸伞、或坐或立的。坐则有麒麟虎豹等等。也有扮成兔首人身之商贩,或是剃头师父、或是缝鞋、卖馄饨、茶汤的,不一而足。“每届中秋,市人之巧者,用黄土抟成蟾兔之像以出售,谓之兔儿爷。”

七、焚香:焚以桂花香。妇女用桂花油,桂花香粉

八、团圆节:夫妻和美。祭祖祭祀。何家团圆饭,赏月

九、月宫符:彭蕴章《幽州土风吟》描述说:“月宫符,画成玉兔窑台居;月宫饼,制就银蟾紫府影。一双蟾兔满人间,悔煞嫦娥窃药年;奔入广寒归不得,空劳玉杵驻丹颜。”

十、拜新月:唐代流行每当新月初生,妇女们便在深夜拜祷,希望自己青春永存,韶华常驻。“此只能妇女拜,团扇,又叫月扇。

中秋节的历史渊源 第4张

十一、中秋互赠铜镜

既然中秋节也是铜镜的节日,铜镜之上出现中秋题材的月神形象纹饰也就变得十分流行,其中最重要的形象是蟾蜍、玉兔和嫦娥。

中秋赏月已是大众习俗,而秋夜赏镜,知之者不多。但凡知晓者,从见它的第一眼起,便会渐渐迷恋上渗透着亘古的气息的、如月光般明亮的铜镜。

相耀生辉的明月与铜镜渊源始于盛唐时期,每到丹桂飘香的季节,铸镜师的当务之急便为铸造“双秋”镜——千秋镜、中秋镜,以供佳节之用。

在中秋题材的若干个铜镜品类中,无论是双鸾瑞兽花鸟镜、双鹊月宫盘龙镜亦或是唐皇夜游月宫镜,都具有寓意深刻的人文历史意味,凝结了时代的审美趣味和工艺智慧,而这些铜镜,也将成为后代永远追慕的珍品。

中秋节的历史渊源3

作为我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中秋节是一个象征团圆的节日,一个富有诗意的节日。祭月拜月、庆丰祈福、团圆欢聚……中秋节承载着人伦孝悌的血脉亲情,寄托着国泰民安和社会和谐的美好愿望,具有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从古至今,中秋节习俗传承不息,并被赋予新的含义,强烈地体现着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和价值取向,凝聚着共同的民族精神。

中秋节的历史渊源 第5张

◆ 一个因月亮而生的节日

我国传统文化对月亮情有独钟,月亮始终是柔和与光明的象征。人们在静谧的夜晚与月亮对话,将月亮看作上天对人事的见证,认为月亮能够带来人生的幸福,这种人生与自然的和谐是国人所特有的情感

中秋节正是这样一个因月亮而生的节日。早在远古时代,当我们的祖先遥望浩瀚天空的一轮明月时,不免对于月中的奇妙影像产生一些神奇的联想,进而形成许多关于月亮的神话,最著名的当属“嫦娥奔月”神话。“嫦娥奔月”融美月、美人、美景于一体,是人类以原始思维对月亮美好想象的结果。这一传说广泛流传于民间,也直接促进了中秋这一岁时节日的形成,给节日笼罩上迷人而瑰丽的光彩,增添了浓郁的诗意。

不过,中秋节真正的源头却是我国古代的秋祀祭月。在农耕社会,农业的发展与季节、天气密切相关。在科学技术不发达的时代,为祈求五谷丰登,人们往往要祭祀土地神,春天播种时有“春祈”(春祀)习俗,待到秋季谷物成熟报告丰收时就有“秋报”(秋祀)习俗。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国语·周语》中,就有“古者,先王既有天下,又崇立于上帝,明神而敬事之,于是乎有朝日、夕月以教民事君”的记载。三国时期吴国史学家、经学家韦昭注曰“春分朝日,秋分夕月”,这其中的“夕月”就是古代帝王祭祀月亮的仪式。由此可见,真正将秋与月对应的,是皇家祭祀典礼。秋分拜月、祭月的礼制,直接反映了中国文化对月亮的崇拜,也体现出中国历法巧妙地把季节转换与农事结合起来的智慧。

古老的中秋节祭月拜月习俗,实质上是人们敬奉自然,追求人与自然和谐、表达感恩祈福之情的表现。时至今日,我国不少地方和民族仍有中秋之夜祭拜月亮的传统习俗,虽表现形式各有不同,但在对月亮表达崇拜与敬畏,以独特的仪式和虔诚的心态祈福这一本质上有异曲同工之处。

中秋节的历史渊源 第6张

◆ 以赏月活动为中心的中秋民俗

中秋赏月是自古至今普遍流行的节俗。“月到中秋分外明”,中秋时节,秋高气爽,月光如水,人们沐浴在洁净的月光中,获得身心的愉悦。赏月是人与自然对话、沟通的良机,也是实现人际关系协调的有效途径。

据史料记载,魏晋之时,我国民间便开始有了中秋赏月之举,但尚未形成习俗。到了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唐代诗人李涉的《中秋夜君山台望月》有云:“大堤花里锦江前,诗酒同游四十年。不料中秋最明夜,洞庭湖上见当天。”此诗是李涉遇赦自今湖北宜昌返回洛阳途中所写,有劫后余生的小欣喜,因此抬头赏月,自是分外明亮。张九龄的《望月怀远》一诗是望月怀思的名篇,全诗构思巧妙,情景交融,细腻入微,感人至深。首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为千古佳句,意境雄浑豁达。

及至宋代,赏月习俗从文人雅士遍及民间百姓,以赏月活动为中心的中秋民俗节日因此形成。北宋米芾的《中秋登楼望月》就描写了当时中秋登楼望月的习俗:“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苏轼的《水调歌头》大家更是耳熟能详。在月的阴晴圆缺当中,神话与现实、出尘与入世、感慨与旷达,层层交织,极富浪漫主义色彩,也极富哲理与人情。其中,“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句更是引起人们的强烈共鸣,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赏月之余,品尝月饼逐渐成为中秋节的一个民俗符号。有学者考证,月饼最早出现于北宋,主要为祭月仪式中供奉之用。南宋词人周密在《武林旧事》中记载了南宋开始出现作为食品的月饼。元末明初,月饼开始被作为馈赠礼物和节令食品。明代田汝成的《西湖游览志馀》载:“八月十五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明清以降,祭月活动已遍及全国,亲友们互赠月饼、月果已成礼俗。清代诗人袁景澜的《咏月饼诗》,“入厨光夺霜,蒸釜气流液。揉搓细面尘,点缀胭脂迹。戚里相馈遗,节物无容忽。皓月瑶池怨,碗中泛青光。玉食皆入口,此饼乃独绝。沾巾银丝透,举头相思愁。儿女坐团圆,杯盘散狼藉。”详细记述了制作月饼和中秋饮宴的情景。

中秋之夜赏月、玩月、吟诗、宴饮,既有聚会玩乐的世俗享受,又有天人合一的超脱体验,满足了人们的生活需要和精神需求,这种氛围影响了整个社会,从而推动中秋节成为大众化的节日。

赏月节俗在今天尤有意义。在明月当空的情境中,久居喧闹都市的人们难得地享受着回归自然的乐趣,而现代科技手段的加入,更是极大地创新了传统中秋节活动的表达形式,使之具有更为突出的艺术魅力和吸引力。

中秋节的历史渊源 第7张

◆ 团圆、共享是永恒的主题

团圆观念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精神内涵。天上圆月,人间团圆,圆满是人们希冀的生活目标,是国人特别追求的一种人伦境界。象征团圆的中秋节及其节令食品月饼无疑是最重要的载体之一,在长期的民俗活动与文化传承中,建构起人们以“家”为核心的团圆意识。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它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是社会凝聚力的重要来源。中秋是亲人团聚的节日,亲人的团聚有利于培养人们的家庭意识,而家庭意识则往往与义务、责任感密切相联。尤其是在当代社会,我国人口处于大流动、大迁移的状态,成千上万的人离开熟悉的家乡前往陌生的异地求学、务工,对家庭、家乡的思念使他们产生一种强烈的团圆情感渴求。利用中秋节这一传统节俗,有助于满足人们的情感诉求,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进而实现社会和谐,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小家”之外,还有“大家”。家国团圆的愿景是中国人爱家爱国的家国情怀的深层心理结构,是民族凝聚力的深层心理依据,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种精神资源。

作为中华民族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产生和形成的优秀传统文化,中秋节因其节俗丰富,贴近人民生活的本性,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已成为全球华人共享的传统大节。同时,中秋节通过周期复现的形式,在传承传统文化中涵养家国情怀,也在不断强化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因此,通过中秋这一时令节日,建构一个充满亲情、温情的美好社会,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也正是当今中秋节的重要功能之一。

时尚热点
影视动漫
娱乐小料
明星动态
电影电视
音乐空间
开心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