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资讯 > 开心乐园 > 抗美援朝战争

抗美援朝战争

来源:潮女谷    阅读: 2.89K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你知道抗美援朝战争吗,它分为五次战役,是中国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期间经历的五次战役,从这五次战役中,抗美援朝战争英雄毕竟给中国带来了热心助人、善良、热爱和平的形象,还锻炼了中国志愿军的心智。

抗美援朝战争

抗美援朝战争1

抗美援朝五大战役

抗美援朝的五大战役是指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期间经历的五次大的战役。这五次战役从1950年开始到1951年结束。这五次战役锻炼了志愿军的意志同时也给美帝主义沉重的打击。

第一次战役

从1950年10月25日开始,至11月5日结束,共12天。这次作战的特点是,敌我双方在运动中由遭受进入交兵。我之基本意图为稳定局势,站住脚根,掩护朝鲜人民军北撤整理,为尔后作战创造条件。志愿军参战部队共6个军18个师,敌方参战部队为4个军10个师另1个旅1个团。敌我兵力为1∶1.2(敌海空军未计在内)。10月19日,志愿军在紧急情况下入朝,原准备抢占龟城、泰川、球场洞、德川、宁远、五老里一线,组织防御。后因敌人已超出志愿军预定组织防御的地区,并继续分兵冒进,志愿军即采取了在运动中歼敌的作战方针,利用敌未估计到志愿军参战这一战略上的突然性和敌分兵冒进的弱点,以一部兵力(第42军之第125师)于东线黄草岭地区进行防御,阻敌前进。同时集中主力(第38、第39、第40军、第50、第66军和第42军之第125师)于西线之宣川、龟城、博川、云山、温井、熙川等地区,在运动中将敌各个消灭。此役于10月25日打响,志愿军实行大胆的战役迂回,配合正面主力坚决英勇地进攻,获得了战场上的主动权,赢得了初战成功,歼敌1.55万余人。把敌人从鸭绿江边赶到清川江以南,粉碎了敌企图于“感恩节”(11月23日)之前吞并朝鲜、结束战争的计划。

第二次战役

从1950年11月6日开始,至12月24日结束,共49天。这次作战的特点是,诱敌深入、正面突击与战役迂回相结合。第一次战役后,敌虽遭志愿军沉重打击,仍毛病地判断志愿军兵力不大,轻视志愿军气力,发动了所谓“圣诞节”(12月25日)攻势,企图占据全部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对此,志愿军决定采取故意示弱、诱敌深入和集中兵力各个歼敌的方针,争取将阵线推动到平壤、元山地区。在战役布势上,志愿军以刚入朝之第9兵团(辖第20、第26、第27军)于东线长津湖地区争取在运动中歼敌一部;同时,集中主力于西线博川、价川、德川、宁远地区,向敌实行反突击。根据第一次战役的教训,西线采取双层战役迂回,以两个军(第38、第42军)从敌翼侧薄弱部(德川、宁远地区)突破,向敌纵深猛插,断敌退路,主力四个军(第39、第40、第50、第66军)由正面配合,实行战术上的分割合围,各个消灭敌人。东线采取分割包围的战法。西线和东线参战部队在缺少冬装的情况下,冒着零下40度的酷寒气温,艰苦战役,克服了敌人,歼敌3.6万余人,光复了三八线以北除襄阳之外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全部领土,迫敌于“三八线”以南转入防御,基本上改变了战局。

第三次战役

从1950年12月31日开始至1951年1月8日结束,共8天。这次作战的特点是,主要从政治上斟酌必须打过三八线,中朝部队向预有防御准备之敌发起进攻。战役企图为粉碎敌人利用三八线既设阵地进行的防御,不给敌以喘息机会。中朝两军以5个军(第38、第39、第40、第50军和人民第1军团)于西线向东豆川、汉城实行主要突击;以4个军(第42军、第66军和人民军第2、第5军团)分别向济宁里、加平、春川方向和自隐里、洪川方向实行突击。作战中,经急促炮火准备后即全线发起进攻,突破敌防御后,迅速投入第二梯队,向敌纵深实行穿插迂回,切断敌人退路。全线进至“三七线”附近时,即停止了追击,转入积极防御作战。此役,是志愿军入朝后首次大范围向预有防御准备之敌的进攻。志愿军与朝鲜人民军并肩连续作战7昼夜,歼敌1.9万余人,向前推动80至110千米

第四次战役

从1951年1月25日开始,至4月21日结束,用时87天。这次作战的特点是,一翼进行坚守防御,从侧翼实行反突击和作顽强的机动防御作战。在三次战役中,敌遭中朝部队连续打击,损失惨痛,被迫退至“三七线”,将兵力集中后稍事整理,即趁志愿军转入休整之际,向北发起进攻。志愿军因连续进行了3次战役,减员甚大,极度疲劳,部队未得到休整和必要补充,又值酷寒季节,工事构筑不容易,食粮缺少,且运输线延长,补给十分困难,在战役第一阶段,以3个军(第38、第50军和人民军第1军团)在西线汉江南北地区进行坚守防御,箝制敌主要进攻团体;在东线横城地区诱敌深入,集中主力6个军(第39、第40、第42、第66军和人民军第3、第5军团)实行反突击。东线反突击获得了成功,但进攻砥平里受挫,未能打破敌全线进攻。战役第二阶段,志愿军全线转为机动防御,节节阻击敌人。经过艰苦奋战,制止了敌人的进攻,将阵线稳定在“三八线”南北地区。此役共歼敌7.8万余人,敌每天前进不到1.5千米,志愿军赢得了掩护战略豫备队集结的.时间。

第五次战役

从1951年4月22日开始,至6月10日结束,共50天。这次作战的特点是,为粉碎敌军登陆计划,提早发起进攻战役。参战部队共15个军,即除使用原本的志愿军第9兵团和第39、第40军,人民军第1、第2、第3、第5军团外,还投入了刚入朝的2个兵团6个军(即第3兵团的第12、第15、第60军,第19兵团的第63、第64、第65军)。战役的基本指点思想是,以一部份兵力突破敌防御后,直向战役纵深发展进攻,割裂敌全部防御体系,集中主力对预期消灭之敌实行两翼迂回,配合正面突击,分割包围,各个消灭敌人。战役共分3个阶段:第一阶段,解放军集中3个兵团12个军(内人民军一个军团)于西线实行主要突击,经7天激战,推动50余千米,歼敌2.3万余人,造成东线之敌翼侧暴露,迫敌主力退至春川、汉城地区组织防御。第二阶段,敌为破坏志愿军的进攻,继续北犯,志愿军迅速调剂部署,转移主力,以第3、第9兵团和人民军金雄团体向东线之敌实行主要突击。首先集中主力一部割裂美军和南朝鲜军的联系,消灭县里地区之敌,尔后向纵深发展。以第19兵团在西线箝制美军主力,积极配合行动。此阶段消灭南朝鲜军第3师、第9师大部,将第5师、第7师击溃。第三阶段,实行战略转移。敌及时以战役豫备队梗塞了缺口,构成东西相连的防御体系。志愿军经连续作战,粮弹基本用完,继续进攻亦有困难,决定停止进攻,以一部兵力进行机动防御,掩护主力转移休整。转移中,志愿军第180师遭受了严重损失。此役共歼敌8.2万余人,消耗与缉获了敌大量物质设备,锻炼了刚入朝参战的部队。

抗美援朝战争2

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后在7个多月的时间内,连续进行五次战役,和朝鲜人民军一起将“联合国军”从鸭绿江边击退到“三八线”,并将战线稳定在“三八线”南北地区,共歼“联合国军”23万余人,迫使其接受停战谈判,为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实行战略防御,边打边谈,胜利结束战争(阵地战阶段)

1951年6月11日~1953年7月27日,为抗美援朝战争第二阶段。这个阶段,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执行“充分准备持久作战和争取和谈达到结束战争”的战略方针,在军事上采取“持久作战、积极防御”的作战方针,以阵地战为主要作战形式。其特点是:军事斗争与停战谈判密切配合,边打边谈,以打促谈,斗争尖锐复杂;战线相对稳定,局部性攻防作战频繁;战争双方都力图争取主动,打破僵局,谋求对自己更有利的地位。

  实行战略转变和朝鲜停战谈判开始

1951年5~6月,“联合国军”的总兵力增至69万余人,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总兵力增至112万余人,其中志愿军为77万余人,但在技术装备上,志愿军和人民军仍处于劣势,并且没有制空权和制海权,交战双方总体军事力量基本上趋于均衡,战场形势已处于相持状态。战争双方经过7个多月的军事较量,美国已认识到面对源源不断得到补充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的强大兵力,单纯依靠军事手段解决朝鲜问题已无取胜希望,如将主要力量长期陷于朝鲜战场,则对其以欧洲为重点的全球战略极为不利,加上美国国内和国际反战情绪日益高涨,因此决定在战场上转入战略防御,准备以实力为基础,同中朝方面举行谈判,谋求“光荣的停战”。6月初,美国政府通过外交途径向中朝方面作出了通过停战谈判结束敌对行动的表示。中朝方面经过五次战役的实践,也深感在现有武器装备条件下,要在短时间内歼灭美军重兵集团是困难的。鉴于美国已表示愿意谈判,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于1951年6月中旬确定了“充分准备持久作战和争取和谈达到结束战争”的战争指导方针和在军事上采取“持久作战、积极防御”的作战方针,要求志愿军作战应与谈判相配合、相适应。据此,志愿军适时进行战略转变,由以运动战为主转变为以阵地战为主,由军事斗争为主转变为军事、政治斗争“双管齐下”。人民委员会和毛泽东在作战指导上,还提出了“零敲牛皮糖”,由打小歼灭战逐步过渡到打大歼灭战的方针。1951年7月10日,战争双方开始举行朝鲜停战谈判。从此,朝鲜战争进入了长达两年多边打边谈的局面。

  粉碎“联合国军”局部攻势和“绞杀战”、细菌战

1951年7月26日,停战谈判讨论军事分界线问题时,“联合国军”方面以补偿其海、空军优势为借口,无理要求将军事分界线划在志愿军和人民军战线后方,企图不战而攫取1.2万平方千米土地。遭到朝中方面坚决拒绝后,竟企图以军事进攻迫使朝中方面就范。8月中旬~10月下旬,“联合国军”采取“逐段进攻,逐步推进”的战法,连续发动了夏、秋季局部攻势,并从8月开始,实施了长达10个月的以切断志愿军和人民军后方供应为目的的“空中封锁交通线战役”,即“绞杀战”。1952年初,美军对中朝军民还秘密进行了细菌战。对此,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予以有力的回击,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1951年夏秋防御战役、反“绞杀战”和反细菌战的胜利,并在反“绞杀战”斗争中建成“钢铁运输线”,基本解决了运输补给问题。在此期间,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为配合停战谈判,还进行了局部战术反击作战,收复许多前沿阵地和沿海10余个岛屿。在这种形势下,“联合国军”方面被迫放弃无理要求,于1951年11月27日同朝中方面达成以实际接触线为军事分界线的协议。

  攻守均处主动,进行全线战术反击和上甘岭战役

1951年12月,关于战俘问题的谈判开始后,“联合国军”方面为强迫扣留朝中战俘,提出并顽固坚持所谓“自愿遣返”的原则,反对朝中方面全部遣返战俘的主张,使停战谈判陷入僵局。在此期间,“联合国军”接受了发动夏、秋季局部攻势失败的教训,采取小规模的进攻行动和空军的破坏活动,以维持其防线和配合其谈判。

志愿军为坚持持久作战,巩固和加强已有阵地,于1952年春、夏季创造性地建成了以坑道工事为骨干、同野战工事相结合的支撑点式的坚固防御体系,使防御作战得到进一步发展,由带机动性质的积极防御转为带坚守性质的积极防御,由主要用于坚守战线、消耗敌人的阵地防御逐渐转向以歼灭敌人为主的阵地进攻,攻防作战均处于更加主动地位。志愿军和人民军在打小歼灭战的思想指导下,依托阵地广泛开展小部队战斗活动,袭击和伏击“联合国军”,抢占中间地带,夺取其突出的前沿阵地和支撑点,并逐渐扩大作战规模。同时,在第一线阵地广泛展开了以消灭“联合国军”零散目标为目的的“冷枪冷炮”狙击活动,极大地限制了其活动。随着阵地巩固、运输补给问题的解决和武器装备的加强改善,志愿军和人民军于9月18日~10月31日,有组织、有计划地在全线进行了具有战役规模的战术反击作战,对“联合国军”营以下兵力防守的60个阵地攻击77次,巩固占领17个阵地。10月14日~11月25日,又取得上甘岭战役的胜利,粉碎了“联合国军”为扭转被动局面,配合谈判而发动的规模较大、持续时间较长的“金化攻势”。

  进行反登陆作战准备

1952年冬,朝鲜停战谈判仍无进展。新当选的美国总统D.D.艾森豪威尔表示,如果谈判还不成功,就要不顾一切危险全力发动一场进攻。已于5月接替李奇微任“联合国军”总司令的克拉克,组织专门小组制定了在志愿军和人民军侧后实施登陆的计划。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为粉碎“联合国军”这一企图,从1952年底起,进行了大规模的反登陆作战准备,加强了朝鲜东西海岸的防守兵力和防御阵地,囤积了大量作战物资,正面战场也作了充分准备,至1953年4月全部完成反登陆作战准备工作。“联合国军”被迫放弃了进行军事冒险计划,于4月26日同朝中方面恢复被其中断6个月之久的停战谈判。

  发起夏季反击战役,促进停战实现

为促进停战实现,志愿军根据毛泽东关于“争取停、准备拖”的指示,与人民军一起,发起1953年夏季反击战役。5月13日~6月15日,先后对“联合国军”进行两次不同规模的进攻,有力地促进了停战谈判的进程。6月8日,关于战俘遣返问题达成协议;6月15日,按照协议重新校订调整军事分界线的工作也基本完成。就在停战协定即将签署之际,南朝鲜当局于6月17日深夜以“就地释放”为名,强迫扣留战俘,破坏刚刚达成的关于战俘遣返的协议,并公然声称要“单独干”“北进”,企图破坏停战实现。志愿军和人民军为实现有效的停战和停战后处于更有利地位,以南朝鲜军为主要打击对象,于7月13日发起以金城战役为主的第三次进攻作战,歼灭“联合国军”7.8万余人,迫使“联合国军”方面向朝中方面作出实施停战协定的保证,有力地促进了停战的实现。

7月27日,战争双方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至此,历时两年零九个月的抗美援朝战争,以中朝军民的胜利和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的失败而告结束。在战争第二阶段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共歼“联合国军”72.3万余人。

  抗美援朝战争的特点及其胜利的重大意义

在这场战争中,美国将其陆军1/3、空军1/5、海军近半数的兵力投入到朝鲜战场,使用了除原子弹以外的所有现代化武器,然而却遭到失败。志愿军毙伤俘“联合国军”71万余人。美军在朝鲜战争中消耗各种作战物资7300余万吨,用于战争的经费达400亿美元。志愿军作战减员36.6万余人,消耗各种作战物资560余万吨,用于战争的经费为62.5亿元人民币。

这场战争的突出特点是:①它是一场规模较大的国际性局部战争,政治斗争、军事斗争交织进行,复杂尖锐,双方军事较量异常激烈。在一个幅员狭小的战场上,战争双方投入大量兵力、兵器,到战争结束时,双方兵力总共达300多万人。喷气式飞机首次广泛使用于战场。战场上的兵力密度、某些战役战斗的炮火密度、美国空军轰炸密度都超过了第二次世界大战。②战争双方武器装备优劣悬殊。美国是资本主义世界最大的工业强国,美军具有第一流的现代化技术装备,掌握着制空权和制海权,实行的是现代化诸军种、兵种联合作战,但进行的是非正义的侵略战争,失道寡助,内部矛盾重重。中国经济落后,志愿军武器装备处于明显劣势,基本上是靠步兵和少量炮兵、坦克部队作战。后期虽有少量空军,也只能掩护主要交通运输线。但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所进行的是正义的反侵略战争,得到了中、朝两国人民的全力支持和全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支持,有巨大的政治优势。③战争的主要战场是在东西濒海、地幅狭长、山高林密的朝鲜半岛北半部,便于实施登陆作战和利用山地隐蔽军队、组织防御,但不便于发挥机械化技术装备的效能和大兵团实施广泛机动。④志愿军出国作战,就地补给或取之于敌都较困难,一切作战物资基本上靠国内供应,由于交通工具落后,运输手段有限,加之美国空军的封锁破坏,供应困难,作战行动受到很大影响。“联合国军”依赖其现代化装备,能迅速完成补给,保障作战。这些特点,都制约着战争双方的战争指导,影响着战争的进程和结局。

中国人民志愿军在以毛泽东为主席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按照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指导战争,以高度的国际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以顽强的意志、无比的勇敢和智慧,战胜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同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时尚热点
影视动漫
娱乐小料
明星动态
电影电视
音乐空间
开心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