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资讯 > 开心乐园 > 草船借箭的故事5篇

草船借箭的故事5篇

来源:潮女谷    阅读: 2.57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草船借箭的故事1

今天我看了一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草船借箭》。讲的是三国时期,曹操率大军攻打东吴,孙权被迫和刘备一起抗曹。刘备的军师诸葛亮被派往东吴,商量计策。周瑜非常嫉妒诸葛亮,就想把他置于死地。于是,他命令诸葛亮在十天之内造出十万支箭,不然按军法处置。谁知诸葛亮说:“只需三天”。周瑜没想到诸葛亮会自投罗网,他汗。鲁肃说:“你不该上了周瑜的当”,诸葛亮却说:“别怕,我早有准备”。说完,他向鲁肃借了二十只船和一千多个草人。第三天晚上,他把草人全部装到船上,向曹操水寨开去。曹操以为是东吴的军队,就命令弓箭手放箭。射了一会儿,诸葛亮让士兵调转船头,这样船的另一边刚好受箭。到了第四天日出的时候,诸葛亮命令赶快往回开船。船靠岸后,他让士兵把箭取下来,整整有十万支箭。周瑜大吃一惊,没想到诸葛亮按时完成了任务。

草船借箭的故事5篇

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要善于开动脑筋,借用对方的力量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草船借箭的故事2

诸葛亮“草船借箭”是《三国演义》中最精彩的故事之一。读了这段故事,常常使人对诸葛亮的聪明才智赞叹不已。然而,诸葛亮的一生并没有干过这件事。那么,这个故事是不是罗贯中凭空杜撰的呢?那也不是,因为他确有所本。

根据《三国志·吴书·吴主传第二》裴松之注,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正月,曹操与孙权对垒濡须(今安徽巢县西巢湖入长江的一段水道)。初次交战,曹军大败,于是坚守不出。一天孙权借水面有薄雾,乘轻舟从濡须口闯入曹军前沿,观察曹军部署。孙权的轻舟行进五、六里,并且鼓乐齐鸣,但曹操生性多疑,见孙军整肃威武,恐怕有诈,不敢出战,喟然叹曰:“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随后,曹操下令弓弩齐发,射击吴船。不一会,孙权的轻舟因一侧中箭太多,船身倾斜,有翻沉的危险。孙权下令调转船头,使另一侧再受箭。一会,箭均船平,孙军安全返航。曹操这才明白自己上当了。

由此可见,“草船借箭”的不是诸葛亮,而是孙权,并且这件事发生在赤壁之战以后五年。最近听一位历史教师讲《三国鼎立》这课,他把诸葛亮草船借箭当成真事给学生讲,这是不对的。

草船借箭的故事3

公元前一世纪左右,中国正处在魏蜀吴三国鼎立的时期,其中魏国占据北方,蜀国占据西南方,吴国占据南方。有一次,魏国派出大军,从水路攻打地处长江边上的吴国。不多久,魏军就进发到离吴国不远的地方,在水边扎下营地,伺机攻打。

吴国的元帅周瑜,在研究了魏军的情形后,决定用弓箭来防守来犯之敌。可是怎么在较短时间内造出作战所必需的十万枝箭呢?回为根据当时吴国的工匠情况,要造出这么多箭,至少要用十天时间,而这对于吴国的防守来说,显然是时间太长了。

当时蜀国的军师诸葛亮正好出访吴国。诸葛亮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周瑜于是向他请教怎样以最快的速度造出所需的箭。诸葛亮对周瑜说,三天时间就可以了。大家都认为诸葛亮是在说大话,但诸葛亮却写下了军令状,如果到时完不成任务,就会被斩首。诸葛亮接受任务后,并不着急。

他向吴国的大臣鲁肃说,要造这么多箭,用普通的办法自然是不可能的。接着,诸葛亮让鲁肃为他准备二十只小船,每只船上要军士三十人,船上全用青布为幔,并插满草,诸葛亮并一再要求鲁肃为他的计谋保密。鲁肃为诸葛亮准备好船和其它必需的东西,可是并不知道其中的奥秘。

诸葛亮说三天时间就能够备好十万支箭,可第一天并不见到他有什么动静,第二天还是这样,第三天马上就要到了,一支箭也没有见到,大家都为诸葛亮捏一把汗,如果到时候没有完成任务,诸葛亮就没命了。第三天的半夜时分,诸葛亮悄悄地把鲁肃请到一只小船中,鲁肃问:“你请我来干什么?”诸葛亮说:“请你跟我一起去取箭”。

鲁肃大惑不解地问:“到哪里去取?”诸葛亮笑笑说:“到时候你就知道了。”于是诸葛亮命令二十只小船用长绳子连接在一起,向魏军的宿营地进发。

当天夜里,大雾漫天,水上的雾气更是伸手不见五指。雾越大,诸葛亮越是命令船队快速前进。到船队接近魏军营地时,诸葛亮命令把船队一字排开,然后命令军士在船上擂鼓呐喊。鲁肃吓坏了,对诸葛亮说:“我们只有二十条小船,三百余士兵,万一魏兵打来,我们必死无疑了”。诸葛亮却笑着说:“我敢肯定魏兵不会在大雾中出兵的,我们只管在船里喝酒好了。”

再说魏军营中,听到擂鼓呐喊声,主帅曹操连忙召集大将商议对策。最后决定,因为长江上浓雾重重,不知道敌人的具体情况,所以派水军弓箭手乱箭射击,以防敌军登陆。于是魏军派出约一万名弓箭手赶到江边,朝着有呐喊声的地方猛烈射箭。一时间,箭象雨点一样飞向诸葛亮的船队,不一会儿,船身的草把上都扎满了箭。

这时候,诸葛亮命令船队掉转身,把没有受箭的一侧面向魏军,很快上面也扎满了箭。诸葛亮估计船上的箭扎得差不多了,就命令船队迅速返回,这时大雾也渐渐开始散去,等魏军弄清楚发生的事情时,懊悔极了。

诸葛亮的船队到达吴军的营地时,吴国的主帅周瑜已经派五百名军士等着搬箭了,经过清点,船上的草把中足足有十万支箭。吴国的元帅周瑜也不得不佩服诸葛亮的智慧了。

诸葛亮怎么会知道当天晚上水上会有大雾呢?原来,他善于观察天气变化,经过对天象的仔细推算,也得出当天晚上水面上有会大雾的结论。就是这样,诸葛亮运用自己的智慧巧妙地从敌军那里弄来了十万支箭。

草船借箭的故事4

三国时期,魏国占据北方,蜀国占据西南方,吴国占据南方。

有一次,魏国派出大军,从水路攻打地处长江边上的吴国。不多久,魏军就进发到离吴国不远的地方,在水边扎下营地,寻找时机出兵作战。

吴国的元帅周瑜,在研究了魏军的情形后,决定用弓箭来防守来犯之敌。可是怎么在较短时间内造出作战所必需的十万枝箭呢?因为根据当时吴国的工匠情况,要造出这么多箭,至少要用十天时间,而这对于吴国的防守来说,显然等不了这么长的'时间!

当时蜀国的军师诸葛亮正好在吴国进行访问。诸葛亮聪明过人,周瑜于是向他请教怎样以最快的速度得到战事所需的十万枝箭。诸葛亮对周瑜说,三天时间就可以了。众人都认为诸葛亮是在说大话,但是诸葛亮却写下了军令状,如果到时完不成任务,就甘愿被斩首示众。一直嫉妒诸葛亮才能的周瑜则在暗地里乐开了怀,一心等着诸葛亮完不成任务,命丧黄泉。

话说诸葛亮写下军令状后,并不着急。他向吴国的大臣鲁肃说,要造这么多箭,用常规办法自然行不通。接着,诸葛亮让鲁肃为他准备二十只小船,每只船上要军士三十人,船上全用青布为幔,并插满草,诸葛亮一再要求鲁肃为他的计谋保密。鲁肃为诸葛亮准备好船和其他必需品,但并不知道诸葛亮用来做些什么。

诸葛亮说三天时间就能备好十万枝箭,可是第一天并不见到他有什么动静,第二天还是这样,第三天马上就要到了,一枝箭也没有见到,大家都为诸葛亮捏了一把冷汗,如果到时候没有完成任务,诸葛亮的人头可就不保了。

话说第三天半夜时分,诸葛亮悄悄地把鲁肃请到一只小船中,鲁肃问:“你请我来干什么?”诸葛亮说:“请你跟我一起去取箭。”鲁肃满脸迷茫地问:“到哪里去取?”诸葛亮故作神秘地笑着说:“到时候你就知道了。”于是诸葛亮命令二十只小船用长绳子连接在一起,向魏军的宿营地进发。

当天夜里,大雾漫天。雾越大,诸葛亮越是命令船队快速前进。到船队接近魏军营地时,诸葛亮命令把船队一字排开,然后命令军士在船上敲鼓呐喊。鲁肃吓坏了,对诸葛亮说:“我们只有二十条小船,三百余士兵,万一魏兵打来,我们必死无疑!”诸葛亮却从容地说:“我敢肯定魏兵不会在大雾中出兵的,我们只管在船里喝酒好了。”

再说魏军营中,听到敲鼓呐喊声,主帅曹操连忙召集大将商议对策。最后决定,因为长江上浓雾重重,不知道敌人的具体情况,所以派水军弓箭手乱箭射击,以防敌军登陆。于是魏军派出约一万名弓箭手火速前往江边,朝着有呐喊声的地方一个劲儿地射箭。霎时间,箭像雨点般飞向诸葛亮的船队,不一会儿,船身的草把上都扎满了箭。

诸葛亮瞅准时机,命令船队火速转头,把没有受箭的一面朝向魏军,这一面很快也扎满了箭。诸葛亮估计船上的箭扎得差不多了,就命令船队迅速返回,这时大雾也渐渐开始散去,等魏军弄清楚发生的事情时,气得捶胸顿足,那叫一个悔啊!

诸葛亮的船队到达吴军的营地时,吴国的主帅周瑜已经派五百名军士等着搬箭了,经过清点,船上的草把中足足有十万枝箭。吴国元帅周瑜对诸葛亮的智慧佩服得五体投地,自叹不如。那么,诸葛亮怎么会知道当天晚上水上会有大雾呢?原来啊,他善于观察天气变化,经过推算,得出当天晚上水面上会有大雾的结论。就这样,诸葛亮运用自己的智慧巧妙地从敌军那里弄来了十万枝箭。成语“草船借箭”便由此引申而出。

——《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

【求解驿站】运用智谋,凭借他人的人力或财力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活学活用】诸葛亮观察天象,~,周瑜甘拜下风。

【妙语点拨】周瑜虽有大将之才,却心胸狭窄,嫉妒胜己一筹的“智多星”诸葛亮,甚至想置诸葛亮于死地,他以军中缺箭为由,生出一计,诱导诸葛亮立下军令状,短时间内造出十万枝箭,由此看来,周瑜不仅妒忌心强,而且万分狡猾、阴险。然而,足智多谋的诸葛亮却胸有成地答应下来,趁着大雾漫天,用草船从曹营借了十万枝箭,顺利完成任务。诸葛亮用实际行动给了周瑜一个响亮的耳光。有道是“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与其妒贤嫉能,不如努力让自己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成语接龙】草船借箭→剑(箭)拔弩张→张灯结彩→彩笔生花→花容月貌→貌合神离→离心离德→德高望重→重于泰山→山清水秀→秀外慧中→中庸之道→道听途说→说三道四→四面八方→方寸之地→地久天长

草船借箭的故事5

《草船借箭》的故事流传已久,深受同学们的欢迎。言语的交锋,其实是智慧的较量。三国时代两个最聪明的人,在军帐中展示最高深的智慧斗争。每一句话都暗藏机锋,每一个动作都蕴含深意。我们用“言语的放大镜”把他们的心理、动作、表情都放大出来给读者后,一切都变得更加易懂了,也更有趣了。

周瑜对诸葛亮心怀妒忌,觉得留下他必然会耽误自己统一全国,一直想除掉他。

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事,想找个机会杀了他。大家坐定后,他不怀好意地问诸葛亮:“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了。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

诸葛亮一听这话,轻皱了一下眉头,然后微微一笑,道:“用弓箭最好。"

周瑜看到自己的计划得逞了一步,有点小激动,他急忙向前探了探身子,说道:“对!先生和我想的一样。”话刚说到这儿,他又紧皱起眉头,十分懊恼地继续说道:“唉!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

诸葛亮一听,便明白了周瑜的小算盘:我说为什么问这么简单的问题呢,原来是想以公事来找我的麻烦啊!

想到这儿,诸葛亮向周瑜拱了拱手:“都督委托,当然照办。不知道这十万支箭什么时候用?"

周瑜看诸葛亮答应了,心里乐开了花,可他还装作很平静的样子,小心翼翼地问道:“十天造的好吗?”

诸葛亮一听,愣住了:什么?十天!公谨这可不是简单的找麻烦,这是要我的性命啊!不过,好在我几天前就预料到三天后会有一场大雾,早就做好了准备。那就让你知道知道我的厉害吧!

他朝周瑜微微一笑,说:“既然就要交战,十天造好,必然误了大事。”

周瑜听到诸葛亮嫌十天时间久了,心里更高兴了,急忙问:“先生预计几天可以造好?"

诸葛亮竖起三根手指,胸有成竹地说:“只要三天。”

周瑜看到诸葛亮的三根手指,心花怒放,一下子抓住诸葛亮的手腕,严肃地说:“军情紧急,可不能开玩笑。"

诸葛亮满脸微笑,毕恭毕敬地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重罚。"

周瑜心潮澎湃,恨不得马上跳舞庆祝一番。他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了酒席招待他。诸葛亮说:“今天来不及了。从明天算起,到第三天,请派500个军士到江边来搬箭。”

诸葛亮喝了几杯酒就走了。

时尚热点
影视动漫
娱乐小料
明星动态
电影电视
音乐空间
开心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