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资讯 > 开心乐园 > 【必备】寒假实习模板集合六篇

【必备】寒假实习模板集合六篇

来源:潮女谷    阅读: 2.26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寒假实习 篇1

在本学期的期末,考试结束之后,学校组织了实习活动。通过对一些知名、且具有代表性的企业的现场的参观,还有企业的代表对同学们的问题进行回答,使我们可以把课本上的内容与现实的生产流程两者相结合,对学习以及知识的理解与运用都有莫大的帮助。

【必备】寒假实习模板集合六篇

(一)惠达陶瓷有限公司

基本概况:

唐山惠达陶瓷(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始建于1982年。惠达集团拥有总资产11亿元,职工8800人,14条天然气隧道窑生产线,年产“惠达”牌卫生陶瓷750万件,产品已形成系列中高档200多个品种,并逐步形成了卫生陶瓷、墙地砖、塑料配件、压克力浴缸、五金配件等多元化、系列化、多品种、全配套生产经营的全国大型陶瓷企业集团。

过程及感悟:到惠达公司需要倒车好几次,距离很远,当时还未参观之前就有一个很大的收获:因为工厂的占地面积较大的缘故,为节省购买土地所付出的资金,所以厂址都会布局在远离市区,地价相对较低的地方,这和课本上讲的厂商的长期规划、成本的考虑很切合。到了惠达之后参观了两个地方一个是惠达的展馆,里面有惠达的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产品,以及惠达的企业文化,企业精神的介绍:公司先后被评为全国首批520家“重合同、守信用”企业、全国质量效益型先进企业、全国质量管理先进企业、河北省质量效益型先进企业,河北省质量管理奖、河北省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被原国家经贸委和建设部确认为全国首批节水型便器定点生产管理企业。被国家科委、建设部等六大部委命名为“国家小康住宅建设推荐产品”,“惠达”牌卫生洁具被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评选为节水型洁具知名品牌。通过参观惠达展馆,知道了企业要想做大做强,除了要有自己的主打、主攻方面,还要有许多延伸发展。展馆中所有卫浴中陶瓷类的产品惠达几乎都涉及到了,除此之外,真正优秀的企业是懂得回报社会的企业,企业的资金来自社会,应该为社会做出一些贡献,惠达企业有以企业名来命名的宾馆、幼儿园、敬老院等。这些场所的建设一方面方便了人民生活,另一方面,在创造出公共公共效益的同时,为企业树立了一个非常好的形象,以此形成企业和社会的的一种和谐。沟通中了解到惠达的物流支出占总支出要占到一半多,可见物流的重要作用。并且了解到惠达的物流活动一部分是自己完成,也会通过物流外包的形式从事一些物流活动。废弃物物流方面,惠达材料都是可回收的,可重复利用,对企业来说可以减少很多花费。

(二)蒙牛乳业

基本概况:

蒙牛乳业(唐山)有限责任公司是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政府投资兴建的企业,属蒙牛公司的子公司。于XX年3月开始动工兴建并于XX年1月正式投产,坐落于河北省唐山市外环路南侧奶业科技园区内,占地面积6.6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占40%,绿化面积占60%。目前拥有总资产2.8亿元,主要生产液态奶系列产品。公司引进世界上最先进的9条利乐tba/22型无菌灌装机生产线,整个过程采用集中控制系统,产品质量稳定且具有庞大的生产规模。

蒙牛乳业(唐山)有限责任公司共设有企管处、财务处、品保处、生产处、设备处、供应处、储运处、后勤处、计划室、九个职能部门。目前员工总人数800余人,其中:技术人员80人、行政人员50人、普通员工600余人。年产值10亿元,截止到XX年7月底,已经上缴各项税收955万多元。是目前唐山地区最大型的乳制品加工企业。

目前公司已安装完毕9条生产线,并全部投产,日生产能力800吨,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公司所在丰润区,农业生态环境良好,奶源充足,素有“奶业之乡”的美誉。奶源收购由最初的6.5吨/日,发展到现在近370吨/日。公司的投产可扶持和发展养牛户1万多户,对周边地区的养殖业、种植业、运输业、旅游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带动地方经济的腾飞。 过程及感悟:同第一次一样,也是几经辗转才达到目的地——蒙牛乳业。第一印象是厂区周围很空旷,首先看到的是六个非常高的奶罐一样的东西,罐身上用红线标注着逐年的产量与销售量,成阶梯状上升,非常醒目非常震撼。这对企业员工有激励的作用,同时也彰显着这个企业的一种昂扬向上的精神,也是一个非常好的企业宣传。在厂区内的参观,感觉非常明显的是蒙牛企业文化的建设,企业以蒙牛为名,是将牛的勤劳、坚韧与奉献作为一种崇高精神,唤起人们对牛的亲近、敬畏,也是对真善美的一种积极向上的追求,更象征着孺子牛精神在企业的广大。除此之外,蒙牛的管理非常现代化,采用oec管理模式。oec模式是海尔集团经过长期的摸索,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套科学全面的企业管理模式。oec的含义就是全方位的对每人,每天的每件事情进行清理和控制。我公司学学习引进oec管理模式,实施“总账不漏项,事事有人管,人人都管事,管事凭效果,管人凭考核”的管理原则,严格做到“日事日毕,日清日高”,只在规范和完善公司管理模式式,从而提高各部门工作绩效。库存管理方面,智能化立体库主要包括单元货物存储区、入库输送区出库输送区、多功能穿梭车和计算机管理控制室。采取高层货架存储,充分利用空间增大存储量,共能容纳17220多吨产品。产品的出入库全部由电脑控制,充分考虑物料的先进先出原则,自动存取,收发准确迅速,真正实现了自动一体化。并且通过观察,发现蒙牛的库存量控制的很适当,不会太多。库存管理作为物流流通环节中关键的一环,重要作用在企业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对企业的成本节省发挥着重要作用。

实习总结:

通过这次实习,我学会了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能够把书本上的理论运用到实际上,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方法,只有到实际中去,才能真正认识理论其中的意义。非常感谢惠达陶瓷有限公司以及蒙牛乳业能给我们这个难得的机会,让我收益匪浅。也非常感谢学校给了我这个机会,为我的工作积累了经验,奠定了基础。

寒假实习 篇2

20xx至20xx学年寒假假期,我去往扬州市报业传媒集团进行了为期二十天的实习。在这二十天的实习中,我参与了外出采访、稿件编写、后期校对等一系列工作,熟悉了传统报业传媒的基本运作模式,对于传媒业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本实习报告将分为实习目的、实习经历和实习收获及感想三部分。

一. 实习目的

在寒假中,我在扬州报业传媒集团进行了约两周的实习,其初衷是为对传媒行业,尤其是新闻行业做一些基本的了解,为自己研究生的专业选择提供参考和相关履历证明。

对于为何选择新闻传媒行业作为我的研究生目标专业,有三个主要原因。第一是因为个人兴趣,尤其是当下自媒体盛行,自己也有写作等方面的兴趣爱好,所以想要对该行业有更多的了解。第二是因为我本科专业是国际经济与贸易,在写作经济学论文的时候,常常因为找不到合适的数据和相关经济事件报道而头疼。虽然现在已是网络时代,个人有很多渠道了解外界信息,但毕竟受限于“被告知”而无法主动“去了解”,而在诸多行业之中,新闻传媒是走在信息的最前沿的,因此我想更加深入地了解传媒业。第三,正如第二点中提到的,在当下的网络时代中,我们越来越依赖手机、电脑带给我们的“快餐式”的信息而非自己所见、所想的信息,而走近新闻、了解新闻、了解媒体则可以让自己迈开双脚,自己去看,去听,去想,这样的经历可以让人有更多的思考的机会,去了解到自己原先无法了解的领域,丰富自己的人生阅历。

二. 实习经历

在整个实习过程中,我主要参与的是外出采访工作,并且自己也撰写了稿件见报,并了解了报纸的编排等。在实习经历的部分里,我将重点阐述我的采访经历和写稿经历。

实习期间,我的工作流程是每天早上外出采访,下午写稿改稿。在整一个月中,我主要在社会新闻部实习,跟随突发、环保、政法和社区几个条口的记者进行了新闻采访,并自己个人也对扬州暴雪、春运等时事进行了新闻报道。在二十天内有十篇采访稿件见报,其中四篇是个人采访完成,其余六篇是在老师们的帮助和陪伴下采访完成的。

在所有采访中,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采访春运旅客和去检察院了解刑事案件的经历。临近年关的时候,老师安排给我了去采访春运旅客的任务。起初我并不知道应该怎么办,到了车站人山人海,每个人都行走匆忙,并没有时间停留。擅自把他们拦下采访似乎并不可能,这让我觉得有些灰心。后来我和车站的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了沟通,获得了短暂的进入车站采访的机会,最终采访到了几位归乡的旅客,了解到了他们的“春运”故事,写成了稿件发表。而去检察院的采访是跟随在一位长期报道政法新闻的记者老师后面的,报道的是一件农村交通事故,在整个采访过程中,老师教给我如何高效地提出问题,有哪些细节问题应该特别注意,还指出了我在记录采访内容时候的不足,教了我如何记录会更加快捷并不容易出错。而在检察院的采访过程中,我也了解到了很多之前从未接触到的政法方面的知识。原先了解到这些新闻都是在报纸和网络上,这是我第一次去自己了解真实的案件是如何侦破、如何起诉和如何判决,也改变了一些我以前的错误的认知。

而采访只是新闻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如何把采访得到的信息以新闻的形式写作出来。在以前,我经营自己的个人公众号,每天都只是写自己的生活和感想,并未实际写过新闻。在这二十天的实习中,我每天都坚持写作新闻稿件,老师也帮助我进行了修改,并告诉我该如何精简导语,如何抓住新闻点,如何把素材重新组合,如何简化用语使其更生动,也更便于读者阅读。虽然我以前没有受过专业的新闻写作训练,但我在这二十天里学到了在学校里学不到的东西,每一位老师都把他们实际操作的经验教给了我,我跟在他们后面学会了如何和采访者交流,如何表达自己的意愿,如何修改稿件等等,这些经历都让我受益匪浅。

带我实习的老师告诉我说,做传媒就是要多跑多看多听多写,除此之外没有别的诀窍了,唯一一件要记住的就是不可懒惰。当我们看每天的报纸和手机上的推送的时候,新闻对于我们来说不过是一看而过的东西,但这二十天每天的奔波让我知道每一篇新闻都来之不易,背后都可能是一位甚至十几位记者辛苦一整天的付出。除新闻采访、新闻写作之外,我还了解了后期编辑、图片美化等一系列的后续工作的运转过程。

三. 实习收获及感想

在这二十天的实习期中,我收获最大的并不是学习了如何进行新闻写作,也不是跑了很多地方采访到了很多新闻,而是让我对传媒行业有了新的思考和认识。原先,对于新闻和传媒,我觉得只是让人们了解身边事的一个渠道,而事实上,新闻本身就是“信息”,信息堆积起来便会成为一个人的认知,每个传媒行业里的人都是记录和传播信息的人,所以每个在这个行业里的人都要努力去看清更多的事实并传达出来,这是我在这整个实习经历中所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也是我觉得最难做到的部分。

在采访的过程中,尤其是社会新闻部分,每一方都有每一方的道理,彼此都互不相让,都想要在有限的报纸的篇幅里写下自己的看法。而作为记者,时时需要分辨其中有效和无效的信息,并且站在公正客观的立场上去把事件报道出来,不能有失偏颇,所以需要字字斟酌。而比起写作,更难的应该是自己的理性看待事件的态度,不能凭借自己的看法左右事件本身。

在和报社的老师们交流的时候,大家都对纸质报纸的未来表示有些担忧。现在电子化越来越迅速,纸媒成本高,耗时多,已经失去了许多领地。我之前在中国和英国做过对于纸质媒体态度的社会调查,大部分的老年人都更加青睐纸媒,而年轻人则已经习惯于从手机上获取信息。年纪稍大的人虽青睐纸媒,但也局限于精装平装书本而不是报纸,比起看报纸杂志,他们更乐衷于电视、广播和电脑。

虽然传统纸媒正在衰落,但在我的实习经历中,我还是希望可以第一站去到传统报业媒体学习。虽然很多人说报纸已经过时,但报纸却是可以传达出传媒最本质的东西的媒体。本质上,传媒并不能改变事物,但传媒却能够影响事物的改变。报纸上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所传达出来的信息,都会在读者的脑中留下印迹。信息从记者的脑中进入纸面,就会成为约等于事实的存在,当中所传达的细节、情感和情绪态度都会对人们产生影响。“当山谷里有一只狗叫起来的时候,所有的狗都会叫起来,但没有人会去思考为什么第一只狗会叫。”报社的老师告诉我要对自己写下的每一个字负责任,要去事件发生的实地考察,去询问更多的人,不相信道听途说也不相信闲言碎语,不相信大多数人所说的话,只用自己看到的东西写新闻,这大概是传统报人的坚持。每一个报社的记者都为自己的话负责,相比起他们,有很多自媒体、营销号往往为了博人眼球写出不实新闻,甚至会出现抄袭现象,打开社交软件满屏相同新闻。这也是为何我选择了报社作为实习地点的原因。

当下,网络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自媒体,在这个自由人的自由时代,每个人都可以去表达自己想说的话,想让大家知道的话。互联网让我们看到了更多的东西,但也让我们只看到我们想看到的东西。大数据会分析我们每个人的爱好并给我们推送我们想看想知道想了解的信息,屏蔽拉黑功能可以让我们只和趣味相投的人交流,在这个时代,我们有多通达,我们就有多封闭。而在我实习的这二十天里,我所接触到的社会的方方面面之多是我在学校里整整一学期也接触不到的,这让我感觉到了自己的渺小以及孤陋寡闻,也让我开始明白该适时跳出互联网,自己去了解这个世界了。我觉得,在报社的这二十天,我独自出去看到了不同的社会的面貌,去到了很多我之前没有去过的地方,并且在记录这些事情的时候自己也进行了思考,这些就是我得到的最宝贵的体验,同时,这也是我所认为的传媒业可以带给一个人的最大的财富。

寒假实习 篇3

社会实习是大学生课外活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大学生自我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方式,因此对于我们在校大学生来说,在寒假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实习活动,给了我们一个认识社会、了解社会发展、民生实际,增长经验阅历,在奉献社会的过程中,树立远大理想,提高综合素质,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的重要机会。作为一名大一的学生,社会实习应在结合我们实际情况,真正的踏入社会,而不是为了实习而实习。我觉得我们在社会实习前应该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为自己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计划。应注重实习的过程,从实习中锻炼自己、提高能力。所以,在这次寒假中,我在牡丹江市进行了一次社会实习活动。

这次社会实习我主要的任务是在牡丹江市机电公司做装卸员。此次我是服务群众,深入基层,亲身体验家乡和人民生活水平所发生的巨大变化。主要负责施工材料装卸工作以及相应的整理工作。面对一系列繁忙的日常工作任务及繁重的外协、验收任务,我和现场同事们一起共同探讨,在工作中找方法,从资料中找答案,以慎重的态度,完成了一项又一项的任务。从这些工作实习当中,这些工作细节当中积累和汲取了大量的宝贵的经验。

在这次的实习当中我受益匪浅。首先,此次社会实习活动给我自身带来了一些巨大的利益,我在实习的同时学会了很多在书本里学不到的知识,增长了社会经验阅历。虽说装卸工作看似简单,但其中有很多省力的技巧。我们在工作中要学会观察,把所要装卸的东西整理的规规矩矩,这样才有利于更有效率的完成工作。其次,这次社会实习让我看到了一些生活在基层的劳苦人民,体会到了民生,体会到了生活的不易。作为一名大学生,从来没有体会到生活的不易。在家里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父母也不让我做一点家务,生怕耽误了学习累坏了身体。但是这次实习活动却让我懂得了生活的不易。有很多上了年纪的人依旧战斗在这么辛苦的岗位上,但为了生活,他们从来没有叫过苦,说过累。作为社会的未来之才,我深刻的明白要从基础做起,只有脚踏实地,才能仰望天空。

这次社会实习活动我深入社会基层,了解了民生实际,自己也增长了社会经验阅历,在奉献社会的同时提高了综合素质,为社会贡献了微薄的智慧与力量。短暂的实习活动的结束让我在劳累中得到快乐,在汗水中得到磨练,我觉得自己的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达到了自己预定的目标,残酷的社会就业压力让我不在感到恐惧。我想,只要我们有能力有信心我们一定会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乐园。并且作为一名大学生,我认为这样的社会实习是有必要的,为我们将来步入社会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是一项很有实际意义的活动。

寒假实习 篇4

我不得不承认我的实习更接近于一次独立学习,而不是一份真正的工作。这次香港有线新闻台的实习是我大学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经历,香港媒体的工作态度和专业精神让我更加感受到作为一个记者的使命感和态度。

一、 关于有线电视新闻台

有线电视新闻台简介:有线新闻台是全球首个全日二十四小时以广东话广播的新闻频道,包括《重点新闻台》、《财经资讯台》、《24小时新闻台》、《直播新闻台》四条频道,拥有五百多人的新闻团队,每天24小时为客户提供最新最快的新闻资讯。有线电视新闻台更是香港首间建造“全数码新闻中心”的媒体,率先带领香港进入全数码广播。

二、 实习前的准备

因为有线新闻台没有在内地落地,所以在之前一直没有看过它的节目。也可以说对它根本不了解。上网所能查到的资料也很有限。对它的了解,也是停留在学院老师对它的介绍。不过,在出发前,多留意有关香港的新闻,看TVB和亚洲电视的新闻,不但助于多了解香港最近的新闻热点,还可以对新闻媒体的制作模式有个初步的了解。

另外,去香港实习临出发前,还要注意检查好自己的证件是不是已经办好,行李是不是带齐。这些出发前的准备工作,如果不做好,那么就会给实习带来很大的麻烦。

三、 实习工作

这次能去香港有线电视新闻台实习,对于我来说是一次十分难得的机会。因为对于读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学生来说,应该多实践。多出去外面看看其他地方的媒体运作方式。而在香港这样一个宽松,自由的新闻环境,有线新闻台是我们更进一步学习的理想平台。第一天去新闻台报到的时候,港闻部的采访主任黄庆州先生第一句告诉我们的就是:“你在实习的过程中,能学到什么取决于你的态度。”而且他还补充说,来实习的意义,就是把我们在学校里面学到的东西表现出来,电视台不会从头开始教我们。这翻话,是个指引,也是个提醒,他让我明白到,在以后的五个星期内,能学到什么东西,都是靠自己。而且我们也不仅仅是代表我们自己,我们所代表的也是我们学院,还有他们对内地学生的印象。

港闻部——每天都像是打仗

说港闻部(也叫assignment desk)是整个新闻台最忙碌的地方一点都不为过。每半个小时更新一次的新闻,几乎每一条新闻都要有follow up。有时候,一条新闻,又需要几个记者采访不同的部分,而这些新闻又是耽搁不得的。在assign desk里,真的可以充分感受到什么叫做跟时间赛跑。

在港闻部实习的三个星期里,我们一般都是以观察为主,高等法院,政府总部,教统局和立法院是我跑得最多的地方,其实就是法庭、教育和政务这几个线条的新闻跟的最多。跑多了,也自然而然的跟负责这些方面的记者渐渐熟落起来,看多了他们问问题的形式,以后独自做采访,也上手得比较快。

每天晚上十点左右,记者就要打回台里查自己的assignment,知道自己第二天要采访什么新闻。在新闻量多的时候,一个记者一天内做五条新闻也是很正常的事,这是在内地媒体实习的时候绝对无法想象到的。

而team work对于电视媒体来说也是很重要的,这点,在我们上课的时候,也是经常强调的一点。一条新闻的出来,不是记者一个人或者是编辑一个人的功劳。它需要全部人都很优秀,如果是在拍摄环节中,摄影师拍得不好,挤不到好位置,那么无论记者的稿写得有多好,画面不好看,这不是一条好新闻。又或者,如果负责开车的司机,不熟悉路段,稍微开错了几个路口,或者是错了几个红红绿灯位,那么新闻做得再好,被其他电视台先播出了,那也是输了。所以,即便是看起来很小的一个环节,如果这个team work里的成员不合作,做得不够好,那么都会直接影响到这条新闻的质量,长远来说,会影响到整个台的形象。这也是为什么新闻台里面不强调英雄主义的原因。

另外,香港的电视新闻有自己的特色和要求。他们不喜欢在新闻中出现具体的时间,这是因为有些重要的新闻在整天甚至隔天都要重播,如果新闻里面出现“今日早上”,“今日下午5点”这样的时间词,就会混淆观众。香港媒体的新闻较之内地短,一般都是每天1分钟到1分半钟。在半个小时的新闻内,所含的资讯量就会加大,也是为了适应香港人节奏快,对资讯的要求快,准,好的习惯。

在观察了三天之后,我得到了第一次自己实践的机会:在一个公开场合上采访教统局局长李国章。

因为在整个实习的过程中,香港教改一直是个热点关关注的新闻,所以每逢教统局长李国章出现的公众场合,都会聚集一大批媒体的记者在外等候。当我到达了会场时,教统局的IO(information officer)在一开始就说李先生今天大概都不会接受媒体采访了,大家都似乎认为今天也是不不会有收获。但是大家也还是继续等李国章出来,准备突击采访。

教统局的IO又表示说李国章愿意接受媒体的采访。我们又马上把麦克风插上,等待李国章出来接受采访。在采访完毕后,记者们大多数都会聚集在一起,互相参考大家所记录到的笔记和听回录音,来确保自己没有漏掉任何的信息,有些不确定的还会反复问。而相互之间也会参考一下这条新闻怎么报。再打电话回各自的台里向采主报料。在这次报料过程当中,我自己也犯了一个错误,我向采主说李国章没有回应我们问的问题。因为这样的说话,我是听到另外一个媒体的记者这样报料回她的台里的,所以我没有经过自己的思考,想当然的觉得也应该是没有回应的,就这样跟采主说了。采主当时没有说什么,就是叫我把派到的beta带和音频先传回台里,让他听。等新闻出了以后,采主再打给我说,其实李国章从他的问题中已经是回应了我们问的问题了的,只是说得方式比较婉转,所以以后的采访一定要经过自己的分析,要注意听被采访对象回答的问题,如果遇到自己想要的答案,还要继续跟进下去。有时候,新闻的角度和内涵,就是这样靠记者挖掘出来的。

后来渐渐多了自己采访的机会,每次的采访回来,都会有不同的问题出现,幸好记者们都很乐意帮助我,告诉我哪些地方做的不够好,需要改进,哪些地方可以做得更好。例如说,刚开始采访时,问的问题关联性不够强,不够针对,有时问问题又过于绝对,令到被访对象只回答是或者不是,又或者问完一个问题后没有跟进。这些问题,在课堂上老师都有强调过要避免的,听的时候好像很容易,但是到了自己真正操作的时候,经常都是遇到一些自己不熟悉的题目和采访对象,手忙脚乱,一拿麦克风,学到的东西就丢掉了一半,心里紧张得被访对象回答什么都记不清楚,也无法说按照他们的回答继续跟进问下去。后来自己总结的时候,也认为,在实习的过程中,保持平稳的心态也是很重要的,不能遇到什么自己不熟悉的采访对象时,就慌慌张张的。

港闻部里,给我感受最大的一点就是压力。无时无刻都感受到压力。在香港一个这么小的地方就有那么多的媒体,一条新闻做得好不好,大家都有目共睹。做得好的记者,通常都是行家争相交流的对象,在业内很受尊重。

当一个记者,在体力和脑力上要付出很多,当一个香港的记者,要付出的是双倍的体力和脑力,这也是香港媒体竞争的激烈情况所决定的。记得年前在维多里亚公园,做特首曾荫权的直播的时候,记者和摄像师就像洪流一样,围着曾荫权,大家都是想要抢到一个好位置,我和同行的记者都被踩烂了鞋子,甚至连裤子都被扯破了。

专题部——专供我啃带子的圣地

专题部一周出两档节目,一个叫《香港刺针》,由梁文道主持。专门针对热门的事件,主持和嘉宾一起探讨这个问题。形式有点类似凤凰台的《锵锵三人行》,不过不同的是,《香港刺针》的节目里面还会插入记者对这个谈论的题目做制作的外拍,另节目的内容更加丰富,而不是单纯的talk show。另外一个是《时事宽频》,是类似于香港电台的《铿锵集》的一档专题节目,相对《香港刺针》来说,《时事宽频》的题材更为广泛,可以是当前的新闻热点,也可以是历史人文,科学技术等等。

在专题部的实习时间只有一周,但是对于我来说,这一周的收获特别的丰富。专题部对于我来说,像是一个巨大的图书馆,让我静下心来吸收他们前人做过的专题片。每天一早上班,我就是抱着一叠有小山高的纪录片,跑去剪片室看。一天下来,可以看差不多7、8个小时的片,但是自己都不觉得累,反而一边看,满心欢喜的写笔记,抄下他们好的制作方式。一个星期下来,写满了一个笔记本。

有时,在记者们有空的时候,会跟他们交流国内和他们不同的制作方式,看到一些他们做的很棒的专题,例如中国戏曲、SARS系列,医护前线系列,还有一些国内目前还没有办法涉及的区域的专题片,都会问他们整个制作的方式,如何采访,怎么确定整个片的结构,等等。

在专题部的`实习过程中,实践的机会很少。但是在看的过程中,吸收了很多新的知识,新的专题片制作方法。少了出去跑的时间,更可以静下心来回顾实习过程中,自己的不足和把之前来不及消化的东西,重新消化。对于我来说,这一周,也是自己进步最大的一周。

在整个的实习过程中,我深深的感觉到自己所学知识的肤浅和在实际运用中的专业知识的匮乏,刚开始的一段时间里,对一些采访工作感到无从下手,茫然不知所措,这让我感到非常的难过。在学校总以为自己学的不错,一旦接触到实际,才发现自己知道的是多么少,这时才真正领悟到“学无止境”的含义。

实习后感:例如说,刚开始采访时,问的问题关联性不够强,不够针对,有时问问题又过于绝对,令到被访对象只回答是或者不是,又或者问完一个问题后没有跟进。这些问题,在课堂上老师都有强调过要避免的,听的时候好像很容易,但是到了自己真正操作的时候,经常都是遇到一些自己不熟悉的题目和采访对象,手忙脚乱,一拿麦克风,学到的东西就丢掉了一半,心里紧张得被访对象回答什么都记不清楚,也无法说按照他们的回答继续跟进问下去。后来自己总结的时候,也认为,在实习的过程中,保持平稳的心态也是很重要的,不能遇到什么自己不熟悉的采访对象时,就慌慌张张的。

港闻部里,给我感受最大的一点就是压力。无时无刻都感受到压力。在香港一个这么小的地方就有那么多的媒体,一条新闻做得好不好,大家都有目共睹。做得好的记者,通常都是行家争相交流的对象,在业内很受尊重。

当一个记者,在体力和脑力上要付出很多,当一个香港的记者,要付出的是双倍的体力和脑力,这也是香港媒体竞争的激烈情况所决定的。记得年前在维多里亚公园,做特首曾荫权的直播的时候,记者和摄像师就像洪流一样,围着曾荫权,大家都是想要抢到一个好位置,我和同行的记者都被踩烂了鞋子,甚至连裤子都被扯破了。

专题部——专供我啃带子的圣地

专题部一周出两档节目,一个叫《香港刺针》,由梁文道主持。专门针对热门的事件,主持和嘉宾一起探讨这个问题。形式有点类似凤凰台的《锵锵三人行》,不过不同的是,《香港刺针》的节目里面还会插入记者对这个谈论的题目做制作的外拍,另节目的内容更加丰富,而不是单纯的talk show。另外一个是《时事宽频》,是类似于香港电台的《铿锵集》的一档专题节目,相对《香港刺针》来说,《时事宽频》的题材更为广泛,可以是当前的新闻热点,也可以是历史人文,科学技术等等。

在专题部的实习时间只有一周,但是对于我来说,这一周的收获特别的丰富。专题部对于我来说,像是一个巨大的图书馆,让我静下心来吸收他们前人做过的专题片。每天一早上班,我就是抱着一叠有小山高的纪录片,跑去剪片室看。一天下来,可以看差不多7、8个小时的片,但是自己都不觉得累,反而一边看,满心欢喜的写笔记,抄下他们好的制作方式。一个星期下来,写满了一个笔记本。

有时,在记者们有空的时候,会跟他们交流国内和他们不同的制作方式,看到一些他们做的很棒的专题,例如中国戏曲、SARS系列,医护前线系列,还有一些国内目前还没有办法涉及的区域的专题片,都会问他们整个制作的方式,如何采访,怎么确定整个片的结构,等等。

在专题部的实习过程中,实践的机会很少。但是在看的过程中,吸收了很多新的知识,新的专题片制作方法。少了出去跑的时间,更可以静下心来回顾实习过程中,自己的不足和把之前来不及消化的东西,重新消化。对于我来说,这一周,也是自己进步最大的一周。

在整个的实习过程中,我深深的感觉到自己所学知识的肤浅和在实际运用中的专业知识的匮乏,刚开始的一段时间里,对一些采访工作感到无从下手,茫然不知所措,这让我感到非常的难过。在学校总以为自己学的不错,一旦接触到实际,才发现自己知道的是多么少,这时才真正领悟到“学无止境”的含义。

实习后感: 在实习结束的最后一天,采访主任请我们几个实习生聚餐。在餐上,他对我们说了一番话,我到现在还记得很深刻很深刻。他说,记者这个行业就像是参加一个马拉松比赛,很艰苦,奖品再丰厚也只能到了终点才能拿。起跑的快慢并不重要,在于的是你去跑的这个过程,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不会有人去帮你,是不是能胜利,都是靠你自己。他曾经见过不少人,在刚起跑的时候,跑得比别人快,但是中途因为诱惑太多,而中途退出,或者是被人追上。相反,有很多一开始跑不快的选手,他们一直都在坚持着,跌倒了再爬起来,跌倒了再爬起来,一直跑到终点。

我想,这段话,不单单是对于一个记者来说,也是对于人生来说的。人生也就是一场马拉松,怎么跑,都在于自己。要送给自己一个怎么样的人生,完全都是靠自己。

寒假实习 篇5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社会是一所更能锻炼人的综合性大学。学有所用,在实践中成才,为社会服务,是社会对当代大学生的要求。在实践和贡献中体现自身价值,不断拓展社会活动范围,挖掘自身潜力,明确目标和历史使命,是我们对自己的要求。

20xx年8月1日~8月10日,我参加了由遵义医学院团委组织的“春晖”行动。短短十天留下了的是烈日下的厚重记忆以及社会实践带来的启迪和成长。有些感悟和学习到的知识我将终生受用。理论联系实际,磨砺自己的品性,成长才干,联系群众,感受收获的喜悦,塑造人生价值观,社会观,从而体现自己的生存价值。

此次活动我被分配到了长征社区。长征社区位于上海路中段。上起自荷花池,下抵于山水龙华家园。和11个社区一起受管辖于上海路街道办事处。社区内有上海路实验幼儿园。工商银行,上海路社区医院,水果批发市场等便民设施。附近有几所学校,分别是:遵义航天中学,遵义师范学院,遵义高等卫生职业学校以及航天职业学校等。这里是遵义市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经济发展中心。

统一着绿色衣服,白色鸭舌帽。我们的行动不仅代表着自己,同时也代表了遵义义学员的风采。我很庆幸自己能够争取到次此锻炼的机会,和师兄师姐门一起度过这个充实的暑假。在社区朱主任的带领下,我们一行五人拉到长征社区,开展了为期十天的社会实践活动。我们受到了社区居委会十多名办事人员的欢迎。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在各位叔叔阿姨的指导和支持下,我们不仅顺利的完成了工作任务,也得到了小区居民的认可和喜欢。

这十天里,我们五名成员或分散或集中工作,负责不同的项目。每天早上9点不到就守侯在居委会楼下等待主任安排工作或是自己主动提出要求工作的内容。大家严格恪守工作纪律,不迟到,早退,认真完成好自己的工作。积极参与,主动争取。本着服务的态度和自我锻炼的目标,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我们克服了重重的困难,整理和完善了各类质料,并且以板报的方式,普及了医疗保健知识,倡导了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我的工作丰富多彩。在社区主任的联系和帮助下,我得到了两天到社区医院见习的宝贵机会。在这繁忙的两天中,我连续两天中午没有吃午饭,以饱满的的热情和求知的精神,从陌生到熟悉,与这里的医患和护理人员,医生之间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受到了他们的关心和帮助。在与他们的交流中开拓了视野,也学习到了很多实际运用。比如我学会了如何叠手套,如何打针配药。其中最难忘的应当是自己给自己第一次扎针的经历。当我身捉白衣忙碌与病患中时,“天使的职责告诉饿要以严肃的态度对待医学事业,这是我们作为一名医学生应当具备的品质。我们必须确保自己的医术不会给病及其家属带来伤害。

以后的几天,我做过文秘,做过电脑打字员。还承担了我们社区和茅草铺社区的部分板报工作。我们学以致用,受到了小区居民的尊重和喜爱。原来每一个人的付出总会有收获,不能忘记的是幼年求学绘画的经历,现在的我能够有一技之长,得到更多与他人交流的机会,完成好自己的工作任务,这难道不是自的我的一种价值吗?这也是本次实践活动中的收获!

寒假实习 篇6

大学之初,我就决定一定要在寒假做点社会工作,好好亲近一下社会,积累点社会经验,为以后进入社会做点准备。况且这又是我大学里的第一个寒假,离家已半年的我很想回去过年时给父母及弟弟妹妹带点儿湖北特产。如果能用自己打工挣得的钱那更是再好不过了。这样想着,我就在校自强社的帮助下,在寒假1月22号至1月27号到武汉徐东那边的武汉新视点市场研究公司作了话务员。因为是在市场研究公司,所以所谓话务员,并不是我以前所认为的简单的帮助公司接电话的人员,而是通过网上随机拨号对拨通后收听电话的人进行问卷调查与访问的人员。当然,随着问卷与访问内容的不同,对可以接受调查访问的人群的条件限制也不同。如果对受访人群的条件限制越大,那么访问就越难以开始,也就是说你所拨通的电话的那头的那个人很可能不是你要访问的那类人,如他的年龄不属于30岁至40岁之间或他不是女性等,这时访问自动终止。虽然这次也是我人生中的第一次社会实习只有短短的5天,但我却从这5天的话务员经历中更深刻地理解了很多,更直接地得到了许多,也更深入地思考了很多。

一.我所更深刻地理解的:

要遵守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职业生活中所应当遵循的具有职业特征的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这是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上所学到的知识,通过这次社会实习,我才对这一知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我去报道的第一天,督导就把公司职员所应该遵守的行为规范拿给我看,要我仔细阅读并记在心间。像做访问时不能向受访者透露所调研的产品的相关信息,不能向受访者问及问卷之外其他的问题,言语一定要有礼貌等,这些都是作为一名话务员所必须遵守的职业道德中的一部分。

计件工资更有利于资本家加强对工人的剥削。

计件工资是资本家克扣工人工资的手段之一,资本家可以借口产品的质量不合格而克扣工人的工资。计件工资也是资本家迫使工人提高劳动强度,延长工作日的手段。产品数量越多,工人工资越高,工人不得不自动延长工作日,提高劳动强度。这是我在"政治经济学"课本上学到的知识,虽然这些资本主义社会的理论用在社会主义的中国的公司与工人身上不太合适,但通过这几天的经历,我对这些理论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话务员的日工资就是计件工资,即按当日所完成的合乎要求的问卷的数量来决定,因为同一问卷的单价是相同的。所以,不管你拨出去了多少个电话,花费了多少口舌,耗费了多少精力,只要完成的合乎要求的问卷数为零,你就挣不到一分钱。因此,我在第一天上班的时候尽管都下午6点半了,我还是再坚持打了一个多小时,因为在新视点公司晚上可工作到9点。好不容易把电话从300个打到了380的个,这样才把完成的问卷从1份变为了3份。可第二天上班时,督导却说我完成的问卷只有2份。那还有一份呢?今天继续努力,争取多完成几份。督导避而不答怎么不合格,搁下这些话后转身离去,弄得我一头雾水。

二.我所更直接地得到的:

不同年龄段的人对访问的态度不同。

5天的工作中我共拨出了1872个电话,其中拨通的电话共有1153个,这些每天电脑上都有显示。若接电话的是位女士,"女士您好!我是武汉新视点市场研究公司的访问员,我们正在对女性消费者进行一项有关美容化妆品方面的访问,想听听您的宝贵意见与建议,能耽误您一会时间吗?非常感谢!"这是我们访问的开场白,若接电话的是男士或小孩则稍有变化。从拨通的这1153个电话中我发现:

1、年龄在30岁以下的人都比较随意,在时间方面比较豁达。听了我的开场白一般都会笑着慢条斯理地说句"那你问吧"!

2、年龄在30岁至50岁之间的人大多很暴躁,给人的感觉是不会浪费哪怕是一秒的时间。他们中礼貌一点的一般是听完我的开场白后搁出一句"我没时间",然后"嘭"的一声挂掉电话。

3、年龄在50岁以上的人则如孔子所云"而耳顺"。他们通常会以聊天的口气回答你的问题,"孩子们都在外工作,只有我们老两口在家。"

不同年龄段的人心态不同。

1、30岁以下的中国青年,大多是80后或90后,他们的时间观念不是很强,可以接受别人的占用。同时,他们的内心还是比较单纯,一般不会想着这通电话是不是陷阱。当然,他们也可能敢闯敢拼,就算是骗人的,那我倒要看看是怎么个骗人法。

2、30岁到50岁之间人则不同,他们几乎都有家有事业要操心,上有老下有小要照顾,所以在时间方面很苛刻。同时,他们见多了这大千世界的种种骗局与陷阱,大多对社会上的一些事持怀疑态度,因此更不会为一个陌生人的所谓的访问留出时间。

3、50岁以上的人呢,他们已是或将是老人,现在的他们对人对事都表现出老者的谙熟与安详,所以会胸有成竹地与陌生人交谈。同时,很多老人住在空巢家庭,老了却享受的是寂寞,因此也希望与人交谈。听了那么多电话后,老人那表面上是在闲聊实则透着凄凉的声音让我印象颇深。天下的儿女们,常回家看看,多关心关心我们那年迈的父母吧!

三.我更深入地思考的:

做任何事都得有耐心和信心

还记得我作话务员的第一天,开始一连拨出去了200个电话,可要么没人接,要么不是家庭电话,要么不是20岁至50岁之间的女性,要么人家听到一半就挂掉。总之就是一份问卷也没完成。当时我口干舌燥,心里也很不是滋味。想想花了大半天时间竟一无所成,就不想再继续访问下去了。后来,我旁边的同事告诉我,他昨天来总共打了一天的电话都是一份问卷也没完成。哎,你也太背了!

然做成了两份。你今天还有这么长时间,再坚持坚持,说不定待会儿就能做成了呢!"同事见我很沮丧,又安慰我道。我想想也是,就又拨起号码来。皇天不负有心人,终于让我在拨通第247个电话后完成了一份问卷。看来,做任何事都得有耐心和信心,即使失败了100次也不要放弃第101次,因为站起来只需比跌倒多一次,也许下一次我们就会成功。

一份耕耘不一定会换来一份收获,但不耕耘就一定不会有收获。

在我作话务员的这5天中,虽然我总共拨出去1872个号码,但只完成了23份问卷。期间费的口舌很多,成果却并不丰硕。可是如果我在第一天一看打了很久还是等于零的时候就不干了的话,我岂不是连23份都完成不了。所以说,虽然一份耕耘不一定能换来一份收获,但不耕耘就一定不会有收获。正如姚明说的,努力不一定有结果,但不努力一定不会有结果。

时尚热点
影视动漫
娱乐小料
明星动态
电影电视
音乐空间
开心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