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亲子知识 > 早期教育 > 诈骗人员心里最害怕什么

诈骗人员心里最害怕什么

来源:潮女谷    阅读: 1.79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诈骗人员心里最害怕什么,随着社会和科技不断进步,诈骗分子的诈骗方式也在“与时俱进”。贷款、冒充、招聘这三类诈骗手段是不法分子最常用,也最容易得手的三类欺诈手段,下面看看诈骗人员心里最害怕什么。

诈骗人员心里最害怕什么1

浪费时间

最浪费时间的事情就是跟当事人见面,因为他们的专业是用嘴骗人,不见面时用微信、电话等骗人很容易,但如果面对面地对质,他们怕一言不合就动手打他们,也怕当事人整天带着警察在他那里讲道理,因为骗子最大的成本就是时间,你带着警察在他那里赖着不走,他就没时间骗别人了,他的收入就会大打折扣。

所以,不要用电话、微信等跟骗子联系,他们最擅长用电话、微信跟你对付,直接去找骗子,报警,让他天天对付你和警察,等他觉得这样下去太不划算,他就会跟你商量退点钱,让你别再找他。

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款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2021年7月14日,反诈预警短信12381正式上线,首次实现了对潜在涉诈受害用户进行短信实时预警。该系统可根据公安机关提供的涉案号码,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自动分析发现潜在受害用户!如果收到来自12381的短信,请保持高度警惕!

诈骗人员心里最害怕什么

主要形式

借关系进行诈骗

此类骗子往往是冒名顶替或以老乡、朋友的身份进行诈骗的。而受害人往往碍于面子或出于“热心肠”,上当受骗

借中介为名进行诈骗

当前,此类诈骗案件有上升的趋势。而此类骗子就是利用同学急于找到好的兼职、家教的心理,以招工点、兼职家教介绍所等名义进行诈骗或利用同学们作为其兼职劳动力,从中大捞一把。

特殊身份

此类骗子多以“能人”的名义进行诈骗,如谎称自己是导演、公安人员、气功大师、医生等,对找工作等难办的事表示“完全有能力”解决。这类诈骗手段较为单一,较易识破。

帮助急需

以遇到某种祸害急需别人帮助进行诈骗,从近 几 年来看此类骗子多以走失的或财物丢失的学生、灾区群众、落难者等名义进行诈骗。事实上,这种诈骗手段大都比较原始,大家稍加思考就能识破。

以小利益取信,进行诈骗为实

此类骗子极为狡猾,采取“欲擒故纵”的方法,先以曾许诺的利益予以兑现,让你感到此人所做的事可信,待取得你的信任后,就狠狠地敲你一把,让你在绝对信任和不知不觉中蒙受重大的损失,此类诈骗计划周密、发现不易,危害性较大。

流调诈骗

以流调为名实施的电信诈骗案件。“流调诈骗”警情增多,干扰正常流调工作。

诈骗人员心里最害怕什么2

四个常见诈骗手段揭秘

一、兼职刷单类诈骗

生活中骗子会以练习刷单业务流程为幌子,刷单成功,购物本金和刷单佣金可以迅速返还。受害者尝到了甜头、一旦上钩后,就需要完成连续任务,数额达到一定规模,骗子又会以各种系统故障、账户冻结等理由,诱导其向诈骗账户再度汇钱。很多受害人直到被骗子拉黑后才发觉上当受骗。最为恶劣的是,当诈骗团伙骗取完受害人的现金后,还会诱导受害人通过各大银行和网络金融平台借取小额贷款,进一步榨取受害人的钱财。

二、冒充熟人领导电话诈骗

在生活中听口音这种诈骗类型具备比较强的地域特征,犯罪嫌疑人一般南方口音比较重,当接到这类口音电话时,要提高警惕对方获取了事主部分信息,但是信息有限,可以反问对方是否是身边可以看到的人,如对方顺口回复,就可确认是骗子无疑。如不能确定对方身份,可详述具体事件进行确认。如对方称是单位领导不方便直接问时,可向同事侧面了解领导相关情况谨慎核实。

诈骗人员心里最害怕什么 第2张

三、冒充网购客服退款诈骗

在生活中当遇到自称卖家的电话说需要退款或者重新支付时,要亲自登录官方购物网站查询,或者拨打正规客服,不要轻易点击所谓店家提供的网址,更不能在这些网页上填写相关信息。各类购物平台的客服人员不会提出用户提供个人银行卡信息及转账要求。银行卡号、验证码信息一定要保管妥当,不要轻易外泄。

四、杀猪盘诈骗

在生活中网上的帅哥、美女,当陌生人加你为好友时,一定要小心。诈骗分子往往先以甜言蜜语或者献殷勤等方式博取好感和信任,再向你推荐所谓稳赚不赔、低成本高回报的网络投资平台。当你越投越多时,就会把你拉黑。从网恋一见钟情开始,到参与网络赌博或投资诈骗结束,直到受害者倾家荡产甚至背负巨债,这就是杀猪盘诈骗。

诈骗人员心里最害怕什么3

12种诈骗套路

案例1:新冠特效药诈骗

刘爷爷接到陌生电话,对方自称是当地防控中心的工作人员,声称刘爷爷的健康码和检测报告有异常,可能感染新冠肺炎,不过还在潜伏期,情况不算太严重。对方说现有一款特效药,5000元三个疗程,每天坚持服用就会恢复健康。刘爷爷非常害怕,立马向对方提供的账号转账,然而迟迟没有收到接受治疗的通知,这时刘爷爷才反应过来自己被骗了。

风险提示

防疫工作人员不会直接推销产品、擅自收取费用,不要轻信陌生电话!

案例2:领取“防疫补贴”诈骗

康爷爷居家隔离期间,收到短信称“接社保部门通知,国家将发放补贴,请收到邮件的居民自助办理,认真填写以免补贴不能准时入账。”随短信附有一个二维码链接,提示扫码自助办理。康爷爷扫码进入网页,输入银行卡号、姓名以及收到的手机短信验证码。随后康爷爷收到银行扣款短信13万元。康爷爷连忙打电话给社区进行核实,被告知不存在这种补贴,这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

风险提示

收到类似“疫情补贴领取、办理”等消息时,应通过官方渠道进行核实确认。

案例3:冒充流调工作人员诈骗

李奶奶接到自称流调电话,询问是否去过某超市,时空重合人员需隔离。李奶奶表示没去过,于是对方称李奶奶的健康码可能被盗用,据“调查”李奶奶不仅去过,还参与超市内办 银行卡领鸡蛋活动,目前该银行卡涉嫌诈骗,并发来包含李奶奶详细身份信息的执行文书,李奶奶慌了神。

对方表示,李奶奶需缴纳保证金到指定“安全账户”,待调查完资金流水,再将钱返还。李奶奶按对方要求转账10万元,但再次联系时已经被对方拉黑,这才察觉被骗。

风险提示

流调工作人员和公安机关不会以任何理由让流调对象转账和进行所谓的“资金核查”,更不存在所谓的“安全账户”!

诈骗人员心里最害怕什么 第3张

案例4:刷单返利诈骗

邹奶奶退休后想找个轻松的兼职赚外快,经过网络查询,找到刷单兼职招聘。起初,她尝试支付1.9元,马上得到4.9元返现。看到资金入账后,邹奶奶放松警惕,根据招聘方指示下载指定App,先小额刷单返现,后来金额越来越大,返现却没有了。邹奶奶想退出,要求对方退款,结果又被对方以验证账户安全等各种理由骗取7万余元。醒悟后,邹奶奶报警。

风险提示

骗子以兼职刷单的名义,先以小额返利为诱饵,诱骗投入大量资金后,再拉黑。切记,千万不要被蝇头小利迷惑,千万不要为刷单交纳任何保证金和押金。

案例5:冒充“公检法”诈骗

薛爷爷接到一个自称民警的陌生电话,对方告知薛爷爷涉嫌某洗钱案,要求他添加 QQ号。添加好友后,对方发来警官证和含薛爷爷身份信息的刑事拘捕令,并要求薛爷爷找个安静的地方接受远程调查,不能挂断通话。随后对方声称需要验证经济能力、信用能力证明其无罪,让其在网络平台及银行贷款后汇款到某账号上,称结案后会退回。薛爷爷向对方提供的账号转账62万元人民币,之后才发现被骗并报警。

风险提示

公检法机关会当面向涉案人出示证件或法律文书,不会提出远程转账汇款或验证经济能力等要求。

案例6:虚假投资理财诈骗

老张的社交账号收到陌生好友申请,添加后对方向其推荐股票交流群。老张入群后,看到群友“收益”颇丰,便心动了。在群内客服引导下,老张安装“理财软件”并充值6万元,一周内盈利7800元并提现。看到“赚钱”这般容易,老张将全部积蓄100万元投入充值。但很快,老张发现账户已经无法登录。此时,老张才意识到被骗了。

风险提示

投资理财,请选择银行、证券公司等正规途径!切勿盲目相信所谓的“炒股专家”和“投资导师”。

案例7:充值折扣诈骗

小李的社交账号收到陌生好友申请,对方称提供手机充值服务,实付80元即可获得价值100元的'充值卡。小李先试着支付80元,第二天充值金额就到账。见如此,小李便想赚笔大的,一次性转账5千元,可是第二天他查询手机卡余额发现并没有金额到账,对方账号也把他拉黑,这才意识到被骗了。

风险提示

陌生人添加社交账号好友,一定要确认好对方的真实身份。当对方谈到钱财时,要提高防范意识,莫贪小便宜。

案例8:虚假票务诈骗

赶上寒暑假小张都会出去旅游,正因是临近旺季,这次小张未订到心仪的机票,最后通过搜索引擎找到一个小网站,上面的机票价格低廉但库存紧张。小张赶忙预订,但付款成功后,页面显示“出票失败”,并建议购买更高等级舱位。小张见其建议售价仍低于市场价,便再次付款。但依然显示“出票失败”。这时小张察觉到不对,想要退款,却发现没有退款通道,这才意识到自己被骗。

风险提示

请务必通过正规渠道购买车(机)票,不要轻易点击、扫描任何来历不明的网址链接、二维码,防止手机中毒,银行账户被盗!

案例9:“杀猪盘”诈骗

小李在社交软件上认识一名自称在国外做军医的人,经过一段时间聊天接触,两人感情逐渐升温。某日,“国外军医”声称获得100万美元任务津贴,放在他那里不安全,要快递给小李,小李答应了。随后“国外军医”开始以运费、保险费、被海关扣留等各种理由向小李索要了超28万元。之后,“国外军医”突然失去了联系,此时小李才恍然大悟。

风险提示

素未谋面的网友、网恋对象推荐网上投资理财、炒数字货币(虚拟币)、网购彩票、博 彩赚钱或通过各种借口直接索要钱财的要当心,谨防上当受骗!

诈骗人员心里最害怕什么 第4张

案例10:网络贷款诈骗

小徐近期开销大需要一定资金渡过难关,想起微信上一个自称能帮忙办理贷款的好友。经联系,该好友称能帮小徐办理贷款,但需先交30%手续费,后期手续费会连同贷款一起返还。小徐分两笔向对方提供的账号转账共5000元,而后对方告知审核未通过,需再缴纳“审核费”,小徐再次转账6000元。第二天,对方再次要求转账进行解冻资金,这时,小徐才意识到自己被骗并报警。

风险提示

办理贷款一定要到正规的金融机构。凡是在放款之前,以交纳“手续费、保证金、解冻费”等名义要求转账刷流水、验证还款能力的,都是诈骗。

案例11:冒充客服诈骗

小蒋接到陌生电话,对方自称是售后客服,称小蒋在平台上购买的商品未达到国家检测标准,现以商品的三倍价格退还金额到小蒋账户。对方准确说出购买物品及时间,小蒋信以为真。在对方的诱导下,将自己的银行卡号、短信验证码等信息告知对方,直到银行卡内的钱被转完后,小蒋才意识到自己被骗。

风险提示

电商平台退款通常是原路返还购物者的银行账户或支付账户,无需购物者在其他软件中进行操作,更不会要求购物者通过扫码、点击链接、提供银行卡密码、短信验证码等方式进行退款!

案例12:快递理赔诈骗

经常网购的小王接到自称是快递公司工作人员的电话,被告知自己的快递新冠病毒检测呈阳性,需进行销毁,公司将对王女士进行赔偿。王女士按照指引扫描了对方提供的二维码,将自己的身份证号、银行卡号、短信验证码等一系列信息提供给了对方。随后王女士发现自己账户内的4万多元被转走了,这时候才意识到被骗了。

风险提示

网购商品有任何问题,要通过官方App或网站进行联系,切勿扫描未知二维码或下载来源不明的软件、APP等,切勿随意透露个人隐私信息。

怀孕手册
新妈手册
育儿宝典
孕育饮食
早期教育
母婴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