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亲子知识 > 育儿宝典 > 地震安全知识内容

地震安全知识内容

来源:潮女谷    阅读: 2.25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地震安全知识内容。地震是非常恐怖的一种自然灾害,葬身于大地震的人数是非常多的,平时我们要多了解一些地震安全知识内容,这样可以增加自己逃生的几率。接下来就由小编带大家了解地震安全知识内容的相关内容。

地震安全知识内容1

1、遇到地震时如果在学校,千万不可以慌张乱跑,听从老师安排,和同学先后有序的下楼快速跑到操场。如果是突发地震,可以躲在自己的课桌下面,双手牢牢地握住桌子腿,将自己背部朝上抵住课桌。也可以迅速跑到墙角,因为墙角最不容易倒塌,幸免的几率较大。

地震安全知识内容

2、如果在高层住宅区遇到地震,要远离家里悬挂的东西,以免被重物砸到。身体靠在屋子里的承重墙,移到墙角。如果有时间撤离,可以快速跑到楼梯间,但是尽量不要往下跑,一般比较大的地震,高楼毁损厉害的都是低楼层。

3、如果在地震时你正在开车,首先要找到空旷的地方停下车子,然后自己下车抱头蹲下。如果在停车场遇到地震。一定不能躲在车里,要赶快下车在两车之间的空隙蹲下或者卧倒,这样可以让车子承担部分重力,增加活下来的几率。

4、在商场遇到地震,要先镇定下来看看自己周围的环境,注意远离吊灯、超市橱柜和玻璃制品以及巨幅广告牌,找距离自己最近的可以依靠的大柱子蹲下,双手护住头部,等待地震结束。

地震安全知识内容2

一、地震前动物预兆

1、这首民谣是群众在长期预测地震中的总结,细读一下,对观察地震是有极大好处的。

震前动物有预兆,群测群防很重要。

牛羊骡马不进圈,钎不吃食狗乱咬。

鸭不下水岸上闹,鸡乱上树高声叫。

冰天雪地蛇出洞,大猫携着小猫跑。

兔子竖耳蹦又撞,鱼跃水面惶惶跳。

蜜蜂群迁闹轰轰,鸽子惊飞不回巢。

家家户户都观察,综合异常作预报。

2、动物为什么能事前知道地震?因为许多动物的器官对自然灾害特别敏感,它们比人能提前知道灾害的来临。如1975年2月4日海城、营口发生的7、3级地震前一个半月,就有冬眠的蛇出洞;许多鹅惊慌失措,乱叫不进窝,有的还飞起来。震前一两天猪不吃食,用力爬墙、拱门。地震前两天小猎互相乱咬,十几条小猪的`尾巴都被咬掉。一只黑母鸡就在2月4日地震时飞上了树。一条雌马甲鱼在埒前20分钟突然翻腾,跃出水面,并发出尖叫声。营口一生产队有6条牛,震前头一天,有4头牛打呆拼角,2头牛拼命用蹄子刨地;鹿场的一群梅花鹿突然乱跑乱窜,有的前腿被挤骨折。

中国科学院对鸽与地震关系进行了实验观察,发现鸽子的胫骨的腓骨之间骨膜附近,有种椭球状小体,比小米还小,约有百余颗,有神经连着,形如一串葡萄。它们对震动十分敏感,刺激振幅达十分之几微米,就引起神经电发放。生物物理所用100只鸽子实验。将50只鸽子腿上的小颗粒切除,另50只保留不动,在4级地震前,后者惊飞不已,前者安静如常。说明切除腿部颗粒后与中枢神经失去了联系。

3、植物在地震前有反应吗?有些植物在震前也有异常反应。如1971年12月30日长江地区发生4、75级地震前,一颗包好的黄芽菜,在顶部抽心开花;青菜在叶子上开花,芹菜应在春天开花,提前在12月即开了花;山萸藤也开了花;竹笋在农历九月就开了花。1975年2月4日在营口地震前一年的11月下旬杏树也开了花。

地震安全知识内容 第2张

二、地震时应携带什么东西

首先应带水、干粮,急救药品、贵重物品,照明手电,换洗衣服、卫生用品,有婴儿的家庭要带奶粉、尿布以及防潮湿的雨布和雨伞等。这些东西平时或接到地震预报后,立即准备好。经验证明,平时有准备的家庭,能安全度过灾害期。平时家人商定好地震时预防措施,联系方式,携带什么东西都应有详细安排,以备灾时之需。

三、地震时应怎么办

1、立即关闭电源、火源。

2、住平房者速跳出外到比较宽广的处,住楼房者可躲在桌子下面或有支撑和管道多的室内。

3、头部最好顶安全帽、塑料盆等,以便保护头部。

4、不要靠近狭窄的夹道、壕沟,峭壁和岸边等危险地方。

5、居住在海边的居民要防海啸,防止海水倒流的水灾。

6、居住近山者,要警惕山崩和泥石流的发生。

7、跑散时不要过度惊慌,要有序不紊。讲究卫生。

8、注意余震,但不要听信谣言

四、急救

1、组织急救。由现场干部、群众、部队等自动组织起来,根据伤者的呼叫和他人提供的情况,先把压在废墟下的伤者刨、挖出来。刨挖进要快、准、稳,以免再受伤。先把伤者头面露出,并清理口鼻内异物,以利呼吸

2、重伤者如呼吸、心跳停止,大出血,头部,内脏受伤应优先抢救。

3、有大批受伤者,必须向急救站、医院、领导机关,通过电话、电报、传真等方式迅速报告。

4、送医院急救,应采用汽车、火车、飞机,尽快将伤员送到。在途中应有专人照料,详细观察病情,尽快地急救伤员,减少痛苦和死亡。

地震基本知识

震源:是地球内发生地震的地方。

震源深度:震源垂直向上到地表的距离是震源深度。我们把地震发生在60公里以内的称为浅源地震;60-300公里为中源地震;300公里以上为深源地震。目前有记录的最深震源达720公里。

震中:震源上方正对着的地面称为震中。震中及其附近的地方称为震中区,也称极震区。震中到地面上任一点的距离叫震中距离(简称震中距)。震中距在100公里以内的称为地方震;在1000公里以内称为近震;大于1000公里称为远震。

地震安全知识内容 第3张

地震波:地震时,在地球内部出现的弹性波叫作地震波。这就像把石子投入水中,水波会向四周一圈一圈地扩散一样。

地震波主要包含纵波和横波。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一致的波为纵波(P波)。来自地下的纵波引起地面上下颠簸振动。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垂直的波为横波(S波)。来自地下的横波能引起地面的水平晃动。横波是地震时造成建筑物破坏的主要原因。

由于纵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大于横波,所以地震时,纵波总是先到达地表,而横波总落后一步。这样,发生较大的近震时,一般人们先感到上下颠簸,过数秒到十几秒后才感到有很强的水平晃动。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纵波给我们一个警告,告诉我们造成建筑物破坏的横波马上要到了,快点作出防备。

1976年唐山大地震时,一位住在楼房里的干部突然被地震惊醒。由于这位干部平时懂点地震知识,所以当他感到地震颠簸时,迅速钻到桌子底下,五、六秒种后,房顶塌落。直到中午,他被救出后,深深感到要不是自己果断钻到桌子底下,早就没命了。他说是地震知识救了他的命。

怀孕手册
新妈手册
育儿宝典
孕育饮食
早期教育
母婴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