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亲子知识 > 育儿宝典 > 孩子为什么没有长性呢

孩子为什么没有长性呢

来源:潮女谷    阅读: 2.05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孩子为什么没有长性呢,孩子的发展问题,是亲人们所关心的,比较小的宝宝就暂时不用担心这个问题,解决问题、培养能力,是很多孩子的发展目标,家长们和孩子都不能忽视成长过程中的每一个问题。为大家分享孩子为什么没有长性呢。

孩子为什么没有长性呢

孩子为什么没有长性呢1

宝宝已经2岁多了。我非常清楚游戏是孩子的需要,因此给孩子买了很多的玩具,亲戚也给孩子送了很多遥控玩具,可是我的孩子没有长性,每种玩具玩一会就去拿另一个,最后结果是整个屋子都摆放了他的玩具。我的孩子为什么没有“长性”呢?

答:你说的长性可能就是大家通常说的“耐性”。孩子没有耐性,可能是因为不感兴趣的缘故,因为不感兴趣所以注意力也不可能集中。这个阶段的孩子主要是以无意注意占优势,有意注意虽然在逐渐发展,但是受大脑发育水平的局限。有意注意由大脑的高级部位控制,另外是在外界环境,特别是成人要求下发展的。2岁多的孩子有意注意10~20分钟。因此不可能要求孩子有长时间的耐性。另外你也给孩子创造了一个容易转移注意力的环境,首先你给孩子那么多的玩具,孩子的本性是好奇,喜欢新异的玩具,由于玩具多,孩子的兴趣很容易转移,来不及思索,而去关注另一个玩具。而且你的玩具又有很多遥控的玩具,孩子不能够动手、动脑筋去研究,自然兴趣很快地又转移了。过多的玩具得来全不费工夫,孩子自然也不懂得珍惜,这样也就容易养成孩子大手大脚浪费的坏习惯。根据孩子这个阶段的生理和心理的特点,我建议你这样做:

你所买的玩具必须是孩子喜欢的、感兴趣的玩具,感兴趣的玩具才能容易让孩子集中注意力。这种玩具必须让孩子能够亲手操作,而且还需要动一番脑筋。最好带着孩子一起去选购。例如,一些拼图、插画、镶嵌的玩具。这些玩具很容易让孩子集中精力,好好玩一段时间。如果爸爸和妈妈与他一起玩,给予一些启发和诱导,孩子的有意注意时间更长。当孩子玩的过程中遇到困难,要鼓励孩子,和孩子共同研究,当孩子成功时,一定要好好表扬孩子,这样孩子对自己充满了自信心,更乐意再去尝试。

好好利用原来的玩具,发挥孩子的想像力,和孩子一起共同开发新的玩法,这样锻炼了孩子的'思维。如果有的玩具已经损坏,和宝宝一起修理,这样做,既可以废物利用,让孩子明白得来一个玩具不容易,应该爱惜,孩子还学习到了一些维修知识。相似的玩具不妨让宝宝亲手送给经济困难的孩子,这样可让孩子在别人的感激声中感受到分享和移情的快乐。

不要轻易答应给孩子买玩具,要将买玩具作为孩子表现好(这种表现是孩子能够做得到的)的一种奖励。当着孩子面做个记录。这样就能很好地约束孩子的行为,同时也让孩子明白,一个喜欢的玩具必须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够得到,这样孩子也就懂得爱惜了。

给孩子一个存放玩具的空间,最好帮助孩子分类放好。第一次你可以按木制的、金属的、塑料的分类,下一次鼓励宝宝将玩具按颜色分类、按用途分类、按机械和非机械分类。这样孩子学会了分类,同时也养成了做事有始有终的好习惯,实际上也是责任心的培养。

我想,通过你的努力,孩子逐渐会有长性的。

孩子为什么没有长性呢2

  1、爸妈言传身教

父母首先要学会忍耐等待,才能让孩子学会忍耐。爸妈性子急躁,孩子长大后可能会存在畏怯或霸道等情绪问题。

  2、勿包办代替

对于缺乏耐性的孩子,父母往往爱一切包办,这样一来孩子如果不喜欢时,父母便全权代劳,使孩子失去求知欲,更失去了耐性。

  3、让孩子独立解决问题

无论是谁都不喜欢困难的问题和费力的事情,看到孩子做题慢或不能做出来而将答案告诉孩子的办法是错误的。应当培养孩子独立解决问题。

  4、重过程甚于重结果

刚会走的孩子是不可能会跑的,初学钢琴的人不可能即刻演奏出动人的乐曲。孩子要经过爬、走的过程后才能学会跑;学习钢琴必须有一个反复熟悉琴键的过程。即使孩子着急,做父母的也不应当着急,应抱着相信孩子的态度,耐心等待。

  5、别对孩子过分期望

孩子不是为了满足父母的欲求而出生、存在的。父母应当让孩子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并对孩子给予关注和鼓励。

  6、坚持有规则的运动

有了健康的身体才会有健康的心理。运动有无与伦比的功效。让孩子确立可行的目标,每天进行一定量的运动锻炼,孩子会逐步具备自我调整的能力。

  7、玩益智玩具

让孩子玩一些具有开发智力功能的玩具,例如积木类。一个个小木块堆积在一起组成不同的形状,在这个过程中锻炼了孩子的耐性。此外,剪纸同样也是一种培养孩子耐性的好方法。沿着画好的线小心地裁剪,自然而然地锻炼了孩子的耐性。

  8、多玩团体游戏

与单独玩相比,多玩一些团体游戏可以使孩子养成遵守规则的习惯,在游戏等待的过程中,锻炼了孩子的耐性和团结协作精神。

  9、因材施教

看到别人的孩子学钢琴,也把自己的孩子送入学琴班;看到别人的孩子学围棋,也把自己的孩子送入围棋班。这样只会让孩子感到厌烦。当孩子对某种学习确实有兴趣时,给孩子创造机会,使其潜能得到充分发挥。

怀孕手册
新妈手册
育儿宝典
孕育饮食
早期教育
母婴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