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亲子知识 > 育儿宝典 > 宝宝动不动就打人的背后原因

宝宝动不动就打人的背后原因

来源:潮女谷    阅读: 2.47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宝宝动不动就打人的背后原因,由于孩子还小,压根不知道自己的行为在大人眼里是错误的行为,比如说动不动就打人,其实宝宝动不动就打人也是有原因的,下面一起来探讨宝宝动不动就打人的背后原因。

宝宝动不动就打人的背后原因

宝宝动不动就打人的背后原因1

一、1岁左右的宝宝为什么打人?

因为宝宝还不会说话,特别想妈妈关注他的时候,刚好他的手部动作已经可以支配得很好了,所以他就用手的语言告诉你,我需要关注。

父母该如何应对?

给孩子提供一些可供手部探索的玩具,当孩子有“打人”动作时,轻轻握住孩子的小手,转移孩子的注意力,逗逗他玩。因为孩子需要你的关注了,增强安全感。

二、1-2岁的宝宝为什么打人?

孩子在一两岁的时候会出现手部敏感期,拿到任何东西都会想投掷,并想投掷在一个容器里,所以家里的垃圾桶,整理箱,甚至大人正在吃饭的碗,都成为了孩子玩耍的乐园。有的孩子表现的就是喜欢用手触碰任何东西,包括用手拍打物体,比如打人。

如果孩子在这个敏感期没有顺利度过,扔掷物体的欲望没有得到满足,他会继续做此类动作,直到认为得到满足之后才会停止。

如果是在幼儿园和小朋友争抢玩具而出手打人,那是因为2岁宝宝开始有了自己的物权意识,他们会认为所有东西都是自己的'。

父母该如何应对?

1-2岁的宝宝与小朋友争抢玩具时,遇到这种情况家长可以进行诱导,告诉他们东西给其它小朋友之后,还是可以要回来的,让他们对物权有更准确的认识,并且示范给宝宝看,比如爸爸把玩具给妈妈,过一会儿妈妈再把玩具还给爸爸,如果宝宝坚持不分享,则一定不要强迫,切记这是正常现象,随着年龄的增长会自然消失。

1-2岁宝宝发泄情绪时,父母可以帮他内化到游戏中去,让孩子知道,不高兴时,除了打人,还可以做些别的。

2岁左右宝宝打人,可能仅仅是他们互动的一种方式,孩子很难掌握手臂的力度,抚摸很可能会变成推搡,另外他们也不认为大力的接触他人是什么不好的行为,所以父母要演示给孩子,如果你喜欢一个人,应该是过去拉住他的手,而不是过去直接拍他的头。

当孩子出现打人的情况时,父母都要马上告诉他这种行为是不好的,但是一定要心平气和,不能粗暴的打孩子,否则孩子就会误认为打人是解决问题的好方式。

三、3岁以后的宝宝为什么打人?

3岁以后打人,是孩子触觉敏感的表现,就是所谓的“触觉防御过强”。触觉是指分布于全身皮肤上的神经细胞接受来自外界的温度、湿度、疼痛、压力、震动等产生的感觉。

人体对触觉的反应有两种:一种是防御性的反应,就是单纯的保护自己免受伤害的自然反应;另一种就是识别性反应,是大脑进行的精密触觉辨识的反应。而触觉防御过强的孩子,对靠近自己的任何刺激,出现单纯保护自己免受伤害的自然反应,即打人。

很多家长可以回想一下,当不熟悉的人靠近孩子,或将头伸向孩子方向近距离接触时,孩子会自然的做出打人的动作。

父母该如何应对?

在家里可以做的触觉小游戏,来帮助家长降低孩子的触觉敏感度。

翻滚

训练方法:家长可将孩子的毛绒玩具或软体积木等物体铺在地板上,在玩具上面铺上一个毛毯,让孩子从一边翻滚到另外一边,也可放置一些玩具,通过运输小玩具增加游戏的趣味性。根据年龄段不同,可设置不同的规则,3岁之前的孩子可翻滚或爬行运输小玩具,3岁以上的孩子可设置时间和家长比赛。

踩气球

训练方法:家长可以将指压板平铺在地面上,上面放置彩色气球,让孩子用身体压爆气球,在压气球的过程中,气球的质地柔软,带给孩子身体的触觉是轻柔的,指压板的质地坚硬,带给孩子身体的触觉是刺激的,在两者之间对孩子身体进行不停的触觉刺激,让孩子在游戏中进行触觉按摩,降低触觉敏锐度。

不论是打人还是被打,其实都是宝宝成长的一种经历,是孩子们之间进行社交的一部分,在这个过程中家长更多的是需要平和的心态和持之以恒的毅力。

宝宝动不动就打人的背后原因2

一、宝宝打人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1、 将“打人”当成游戏

小孩子不明事理,容易把打人当成游戏,尤其是几个月到一周岁的孩子,他们不会说话,肢体动作也表达不准确,控制力也不够,为了自己沟通的需要就会有拍打对方的行为。

2、 模仿行为

有些家长喜欢用打手打他们屁股的方式教育孩子其他方面的错误,但是这样一来反而又让孩子模仿了打人这个错误。有些家长本身就习惯于用拳头解决问题,这也是无形中给孩子做了坏榜样。

3、 想要吸引别人的注意

家长忙于工作、家务或玩手机的时候,孩子的需求得不到及时满足,他们就会通过拍打父母来吸引父母的注意。当一群小朋友在一起玩,孩子想参加却暂时融不进去,也可能通过拉扯别的小朋友来求得关注。

4、 表达不满情绪

当孩子因为其他事情产生了一些不满情绪时,他想表达却限于语言能力没完全发展好,而不知道该怎么说,此时也会出现打人行为。

二、孩子出现暴力行为,需要按年龄纠正

0-1岁无意识打人,不需要担心

一周内的孩子因为手部精细动作发展不成熟,摸小朋友脸变成抓脸,拉对方手变成铐对方,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主观上多半没有打人的意愿,也就无需过分担心。

1-3岁孩子打人时需要纠正

此时的孩子已经会说话,也懂道理了,肌肉发展也日渐成熟,不存在误打的情况。如发现孩子有打人行为必须纠正,不能放任。

1、 让孩子承担打人的后果

被打的孩子受了委屈,作为家长必须让自家孩子去道歉表达诚意。并且要引导孩子说出为什么打人的理由,根据孩子的说辞判断他某些方面存在问题,需要深入教育。

如果被孩子打的人已经离开或者要很久才能再见面,家长也可以先用罚站、罚坐等方式,限制住孩子让他有一个空间可以反思。

2、 教宝宝正确的社交方式

低龄孩子的社交以一起玩玩具为主,遇到抢玩具、弄坏、不分享这些情况比较多,家长可以教孩子说:“我不喜欢你抢玩具,我不高兴了”;“好朋友要一起分享才对”。用简单的语言表达想法,久而久之,孩子的表达能力也会得到提高。

大家会发现会说话的孩子不容易吃亏,因为他们能用有效沟通解决问题,甚至能在玩耍的一开始就占据主场,把爱打人的孩子也融入进小团体,大家都处于好好说话的氛围里,没人再用打架这种方式。

3、 家长避免错误示范

有的家长本身就有暴力倾向,这很糟糕,如果家长就是动不动就摔东西、打人的话,孩子耳濡目染下也会受到影响的。所以家长最好从自身做起,避免一些不必要的肢体冲突。遇到意见不一致的时候,好好讲道理,有时折中处理,有时一方妥协。

4、 鼓励、表扬宝宝的正确行为

当孩子不再用打人作为吸引人注意、发脾气的方式时,家长要及时夸奖孩子,鼓励这种正确行为,强化正向改变,让他逐步忘记以前的错误行为。

夸奖的时候多夸孩子现在处理的好,说话表达的对。不要再给孩子回忆他以前那些不好的往事。

怀孕手册
新妈手册
育儿宝典
孕育饮食
早期教育
母婴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