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亲子知识 > 育儿宝典 > 元宵节的传统习俗

元宵节的传统习俗

来源:潮女谷    阅读: 2.69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一向有过了元宵节,才算过完年的说法,可见中国人民对元宵节的重视!但是大多数人早已忘记元宵节的传统习俗,现在让大家重新熟悉一下元宵节的传统习俗

元宵节的传统习俗

元宵节的传统习俗1

何为元宵节?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中国与汉字文化圈地区以及海外华人的传统节日之一,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古人称"夜"为;宵,所以把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正月十五称为元宵节。

元宵节的前世今生

火把节

元宵节还有一个说法,始于上古民众在乡间田野持火把驱赶虫兽,祈祷获得好收成。直到今天,中国西南一些地区的人们还在正月十五用芦柴或树枝做成火把,成群结队高举火把在田头或晒谷场跳舞,以庆祝丰收。

三元说

元宵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道教曾把一年中的正月十五称为上元节,七月十五为中元节,十月十五为下元节,合称;三元。

纪念平吕

汉高祖刘邦死后,大权落入吕后手中。吕后病死后,诸吕以夺取刘氏江山。刘氏齐心协力共同抵抗,平定了;诸吕之乱。汉文帝为了庆祝来之不易的胜利,把平息;诸吕之乱的正月十五定为与民同乐日。从此,正月十五便成了普天同庆的民间节日;元宵节。

元宵的民间习俗

吃元宵

元宵节,吃元宵!

元宵是在宋代民间流行的一种新奇食品,形似汤圆,但是做法不同。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吃法有多种,可甜可咸,可煮可油炸可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

闹花灯

元宵一到,灯笼走俏。花灯是元宵节的主角,也是元宵节的灵魂。正月十五晚上,街头巷尾,红灯高挂,种类繁多,令人眼花缭乱。

猜灯谜

猜灯谜也是流传已久的元宵的必备活动之一。每逢农历正月十五,文人雅士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游人猜。游人一边赏灯,一边猜迷,既愉悦了身心,又能开动脑筋,若是运气好,还能拿上几个奖品。

今年元宵节虽在工作日,大人要上班,小孩要上学,但是爸妈别忘了趁机普及元宵节,不想外出人挤人,起码在家看个元宵节晚会,吃碗元宵或汤圆,让孩子感受一下元宵节的气氛。

元宵节的传统习俗2

1、元宵节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由来己久的风俗,元宵即“汤圆”,它的做法成分风味各异,但是吃元宵代表的意义却相同。代表着团团圆圆和和美美,日子超出越红火。俗语有句话叫和蔼生财。家庭的和睦和家人的团圆对一个完全的家庭来说是多么重要的因素。因此,在元宵节一定要和家人吃上“元宵”。

2、元宵节“送花灯”

“送花灯”简称为“送灯”,其实质意义就是送孩儿灯。即在元宵节前,外家送花灯给新嫁女儿家,或一般亲友送给新婚不育之家,以求添丁吉兆,由于“灯”与“丁”谐音。表示希望女儿婚后吉星高照、早生麟子;如女儿怀孕,则除大宫灯外,还要送一两对小灯笼,祝贺女儿孕期平安。

3、元宵节耍龙灯

龙是中华的图腾,中华民族崇尚龙,把龙作为吉祥的意味。正月十五舞龙灯,手舞足蹈的喜气氛围,流传于很多的地方。

4、元宵节舞狮子

舞狮,又称“狮子舞”、“狮灯”、“舞狮子”,多在年节和喜庆活动中表演。狮子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心目中为瑞兽,意味着吉祥如意,从而在舞狮活动中寄托着民众消灾除害、求吉纳福的美好意愿。

5、元宵节猜灯谜

每逢元宵节,各个地方都打出灯谜,希望今年能喜气洋洋的,平平安安的。由于谜语能启发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进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唐宋时灯市上开始出现各式杂耍技艺。明清两代的灯市上除有灯谜与百戏歌舞以外,又增设了戏曲表演的内容。

6、元宵节踩高跷

高跷会一般由大众自发串联组织起来的。正月11、12开始踩街,寓意告知人们在众多的民间花会中,今年挂个号。正月十五正式上街,一直到十八方告结束。

7、元宵节祭门、祭户

古代有“七祭”,这是其中的两种。祭祀的方法是,把杨树枝插在门户上方,在盛有豆粥的碗里插上一双筷子,或直接将酒肉放在门前。

8、元宵节走百病

“走百病”,也叫游百病,散百病,烤百病,走桥等,是一种消灾祈健康的活动。元宵节夜妇女相约出游,结伴而行,见桥必过,认为这样能延年益寿。

9、迎紫姑

紫姑也叫戚姑,北方多称厕姑、坑三姑。古代民间风俗正月十五要迎厕神紫姑而祭,占卜蚕桑,并占众事。每到迎紫姑这一天夜晚,人们用稻草、布头等扎成真人大小的紫姑肖像,与夜间在厕所间猪栏迎而祀之。真实地反应了劳苦民众仁慈、忠诚、同情弱者的思想感情。

怀孕手册
新妈手册
育儿宝典
孕育饮食
早期教育
母婴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