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亲子知识 > 育儿宝典 > 【精选】幼儿园大班教案模板五篇

【精选】幼儿园大班教案模板五篇

来源:潮女谷    阅读: 7.54K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选】幼儿园大班教案模板五篇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 能仔细观察画面,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有趣的情节。

2、 积极参与讨论,能大胆并完整地表达对画面的理解。

3、 通过讨论猜测和多种阅读方式,感受阅读活动的乐趣。

4、 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5、 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活动准备:

知识经验准备:对故事中五种动物的特点有所了解。

物质材料准备:PPT课件、大书4本、小书人手一本。

活动过程:

一、观察封面,讨论神秘的大跳龙。

1、 认识故事中的角色。

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本书,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本书中都有哪些角色。

(1)故事中的角色有哪些?

(2)这藏在洞里的会是谁?(听一听自我介绍)

(3)它是怎么介绍自己的?

2、讨论神秘的大跳龙。

你们觉得大跳龙是什么样的动物呢?

二、理解内容,感受紧张的故事氛围。

1、集体阅读,理解故事前两幕。

(1)这一天,当兔子高高兴兴地回家时,发生了什么事情?它是怎么做的?

(2)兔子是怎么对小猫说的?说的时候心情是怎样的?(集体说)

(3)你们觉得小猫会答应帮忙吗?为什么你会这么认为?它会怎么说呢?(分角色集体说)

(4)小猫把大跳龙赶跑了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5)大跳龙对小猫说了什么?让小猫如此害怕呢?(集体说、分角色说)

2、小组阅读,理解故事三、四幕。

接着还有谁来帮忙了?下去自己翻一翻,说一说。

谁能把你们一组看到的故事来说一说。

三、完整欣赏,了解有趣的故事结局。

1、自主阅读,感知故事结尾。

青蛙有没有制服大跳龙?原来大跳龙是谁?

2、 共同欣赏,完整感受故事。

原来可怕的大跳龙是调皮的小青蛙假扮的,这是它和朋友们开的一个玩笑呀!让我们把这个有趣的故事完整地来听一听,请大家边听边翻书,听到哪就翻到哪。

3、 小结提升,拓展表演故事。

如果你是这些小动物,你会怎么做呢?是不是听到声音就要逃跑呢?

这个故事还可以编成一个小小的童话剧呢,活动结束后可以和你的好朋友分配角色进行表演。

活动反思:

分享阅读《大跳龙》是我上的一节模仿课,活动开展前我先观看在这成熟的课中,教师是如何展开的,如何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有效提问体会动物们被大跳龙吓破了胆时的动作和神态。在语言运用方面,引导幼儿预测故事情节,大胆表述自己的阅读理解。

教师先出示封面,知道故事中的角色,导入出今天的主要角色"大跳龙" 为了激发起幼儿的阅读兴趣,我让幼儿猜想大跳龙到底是谁?接着通过让幼儿猜想,带着幼儿进入绘本一起来寻找大跳龙到底是谁。通过猜测、模仿语气、大胆想象等奖大跳龙更加神秘化,同时引导幼儿观察动物的表情和动作,并请幼儿模仿每一个动物的表情和动作,让幼儿更深刻的理解此时动物被大跳龙吓破了胆的心理状态。语言部分,先出示录音幼儿通过学习表情、动作、语气等来模仿动物之间的对话,到后来自己阅读、进行对话的仿编。

这个活动,让我从多方面了解如何上好一个阅读活动,如何有效指导幼儿去阅读,让幼儿喜欢阅读

小百科:龙是中国等东亚区域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异动物,为鳞虫之长。常用来象征祥瑞,是汉族等东亚民族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文化之一,龙的传说等龙文化非常丰富。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2

目标:

1.能大胆、清楚地表述喜欢/不喜欢晴天/雨天的观点,对辩论活动感兴趣。

2.初步了解辩论活动中常用的陈述、对比、假设、反问等方法。

3.能遵守轮流发言、举手示意、有序抢答等基本的辩论规则。

准备:

1.带领幼儿了解晴天和雨天给生活带来的好处及不便;观看成人进行辩论的视频,了解辩论的基本过程。

2.准备“晴天”和“雨天”的图片各一幅,“辩论”“陈述”“对比”“反问”“假设”等字卡各一张;黑板一块、长条桌一张、小椅子若干。

过程:

1.引出辩题,激发幼儿兴趣

(1)教师出示“晴天”“雨天”图片,组织幼儿谈论,引出辩题。

师:在我们生活的这个地方,晴天的时候多还是雨天的时候多?你更喜欢晴天还是雨天?

(2)教师小结:你们的观点不一样,有的喜欢晴天,有的喜欢雨天,相信你们一定有自己的理由。

2.营造辩论环境,引导幼儿了解辩论的基本含义,激发幼儿想说的欲望

(1)出示字卡“辩论”,引导幼儿讨论“什么是辩论”。

教师小结:辩论就是争论。大家有两种不一样的观点,每个人都来说出自己的理由,最重要的是要说服对方,这就是辩论。

(2)请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选择,分为“晴天组”和“雨天组”。若出现两组人数不等的情况,教师根据现场情况引导幼儿进行观察、分析和讨论,并加以调整。

3.进行第一场辩论:轮流发言,阐述自己最想说的理由

(1)讨论:你在发言的时候要看着谁?别人发言的时候你要怎么做?

(辩论前讨论这两个问题,意在帮助幼儿认识到辩论活动的两条基本规则:注视对方和注意倾听。这样可以为有效辩论和有序辩论活动奠定基础。)

(2)幼儿轮流发言,阐述自己喜欢晴天或雨天的最想说的理由。

(采用轮流发言的方式,一方面给予每个幼儿均等的参与机会,另一方面也让每个幼儿潜意识里有一种适度紧张感,促使他们积极调动已有经验参与辩论。让幼儿“说自己最想说的理由”则是有意降低了参与的门槛,提示幼儿从说自己能想到的话语开始,打开话匣子。)

晴天组A:我喜欢晴天,因为晴天时可以晒被子。

师:她说得完整不完整?

幼(合):完整。

师:先说了自己的观点“我喜欢晴天”,然后说出理由“因为晴天时可以晒被子”。

晴天组B:我喜欢晴天,因为晴天时可以出去玩,雨天时不可以。

晴天组C:我喜欢晴天,因为晴天时可以去外面杀杀菌。

晴天组D:我喜欢晴天,因为晴天可以穿裙子,雨天不能穿裙子。

师:你再想一想,是这样吗?

晴天组E:我喜欢晴天,因为晴天时可以晒被子,可以户外活动。

师:好像有个小朋友说过晒被子了。

晴天组F:我感觉晴天好,因为晴天时太阳可以发电。

师:你懂得好多啊。现在轮到雨天组的小朋友了。

雨天组A:我喜欢雨天,因为雨天可以听到哗啦哗啦的声音,晴天听不到。

雨天组B:我不喜欢晴天,因为夏天时在外面玩,太阳会把我们晒黑。雨天不会把我们晒黑。

师:所以……

雨天组B:所以喜欢雨天。

雨天组C:(看着教师)我喜欢雨天,因为雨水可以浇花。

师:你该看着谁啊?

雨天组D:对方。我不喜欢晴天,植物晒多了太阳就会枯萎。我喜欢雨天,雨天可以帮植物浇水,还可以让我们知道什么叫节约用水。

师:她(雨天组D)知道要看着对方。

雨天组E:我喜欢雨天,因为小草、大树和花都长大了。

师:哦,雨天帮助它们浇水了。

师(小结):你们都说出了自己喜欢晴天或雨天的理由,表现得非常自信,而且说得很清楚。

4.进行第二场辩论:举手发言,说出更多不一样的理由

(1)鼓励幼儿相互交流,说说自己不一样的理由。

师:除了刚才说过的理由,还有没有其他理由能证明你的观点呢?现在给大家一分钟时间,先和你旁边的小朋友互相说一说。

(“举手发言”的形式让辩论进入自主自发的阶段。“说说不一样的理由”意在拓宽幼儿的思路,引导他们调动已有经验从不同角度寻求论证并组织语言来表达,同时也向幼儿渗透了多角度看待问题的意识。一分钟的相互交流让经验丰富的幼儿有组织语言的时间,也让缺少经验的幼儿得到一些启发和借鉴。)

(2)鼓励幼儿举手说出更多理由,并现场给予反馈,对幼儿的语言进行梳理。提示幼儿遵守“举手发言、安静倾听”的辩论规则。

师:现在进入辩论的第二个环节:举手发言。我是主持人,想发言的小朋友请积极举手,看谁能说出更多不一样的理由来。

雨天组E:下过雨之后,天上会有彩虹出来,所以我喜欢雨天。

师:你的理由很好。

晴天组B:我喜欢晴天,因为晴天可以让植物有充足的阳光。如果是雨天,植物就可能会被淹掉。

师:他说得非常完整,而且用了一个很好的词“如果”,“如果是雨天,就……”。

雨天组A:雨天时可以玩泥巴,晴天时太阳一晒,泥土就变干了,就不能玩泥巴了。

晴天组A:晴天时开车视线好。

雨天组B:我没听清楚。

雨天组D:晴天时开车视线好。

师:你怎么没听清楚,他怎么听清楚了?

雨天组B:视线和雨天有什么关系啊?

师:有什么关系呢?想一想。

雨天组D:太模糊了。

师:什么太模糊?

雨天组D:雨下到反光镜上,司机都看不清路了。

师:所以晴天时视线好。(提醒雨天组B)你想讲话没关系,但是要举手。

晴天组C:雨天时不可以出去运动。晴天时可以出去锻炼身体。

师:“雨天时……晴天时……”,拿晴天和雨天比一比。

雨天组F:雨天开车的时候,雾气蒙住了玻璃就可以在上面画画;如果晴天的话,就不能画画。

师:看来你画过。你们画过吗?

幼(合):画过。

雨天组B:如果是雨天,一出去,雨水就可以帮我们洗车。

晴天组D:我喜欢晴天,因为晴天时可以户外活动;雨天不能,下多了雨就会发生水灾。

雨天组D:我喜欢雨天,因为雨天时有各种各样的伞,这样我们城市的道路就会变成彩色的了。

师:如果真是这样的话,我们的城市一定特别漂亮。

师(小结):在举手发言中,你们说出了更多不一样的理由,而且用了一些方法来和对方辩论,非常棒。

(幼儿较多运用“对比”来阐述自己的理由,无意中开始了“对辩”。教师发现这一契机后,一方面梳理幼儿表述不完整、语义不清的语句,另一方面对幼儿较多使用的辩论策略作一些提炼。比如,教师追问“什么太模糊”,使幼儿进一步解释自己的观点。又如,教师立刻将幼儿的观点概括为“拿晴天和雨天比一比”,提炼出“对比”这一辩论策略,让幼儿意识到自己言语中的智慧。这种即时的反馈、梳理和提升,无疑会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增强幼儿辩论中的策略意识,也为接下来的自由辩论作了铺垫。)

5.进行第三场辩论:自由辩论,反驳对方的观点

(1)引导幼儿讨论:自由辩论是怎样的辩论?辩论最重要的是要说服对方,那么怎样才能说服对方?

晴天组B:就是要从对方的观点说起,比如我是晴天组的,我要说雨天不好。

师:可以说它怎样不好。

雨天组D:要把晴天和雨天不好的地方都找出来。

师:你要找谁的不好?

雨天组D:我找雨天的不好。

雨天组C:找晴天的,你的对方的。

师:别晕了,别自己把自己说服了。

师(小结):自由辩论时要仔细听听对方说的是什么,他的理由有没有道理,如果没有道理就抓住这个理由说服他,这是一个好办法;如果你的理由很充分、非常有道理,也可以说服对方,这也是一个好办法。

(2)幼儿自由辩论。教师鼓励、引导幼儿关注对方的观点并进行反驳,同时通过解决自由辩论中出现的矛盾冲突,建立有序抢答的规则。

师:咱们现在来试一试自由辩论。谁想说都可以,也不用举手,五分钟的时间,现在开始。

晴天组B:我觉得晴天好,因为晴天可以把马路晒得干干净净。

雨天组D:晴天会把皮肤给晒伤。

雨天组B:为什么我喜欢雨天,因为晴天会把我们晒伤,还要进医院。我不要晒黑,不要进医院。

晴天组C:我喜欢晴天,因为下雨到处都脏脏的、湿湿的。

雨天组D:我喜欢雨天,因为雨天时五颜六色的伞把城市的`道路变成彩色的了。

师:要说出不一样的,这个已经说过了,别人已经知道你这个理由了。

雨天组F:我喜欢雨天,因为雨天能变出水花,很漂亮。

晴天组B:我喜欢晴天,因为雨大的话,汽车都会被淹在水里的。

(晴天组A站了起来。)

雨天组D:该轮到雨天组了吧。

雨天组B:该轮到我们了。

师:我们刚才说好的规则是抢答,谁抢到就算谁的。现在她讲话,你们都要坐下。

晴天组A:我喜欢晴天,因为晴天可以让缺钙的人骨骼强硬。

师:补钙。

晴天组F:(和雨天组B同时站起来)我喜欢晴天,因为……

雨天组B:应该轮到我说的,我抢到的。

师:到底他们两个应该谁先说?

晴天组B:石头剪子布吧。

师:按自由辩论的规则是谁先说?

雨天组B:我。

师:我们的规则是谁先说话谁来说,对不对?你们两个谁先说的话?

(幼儿纷纷说是自己的队友。)

雨天组F:他(雨天组B)先站起来的,但他(晴天组F)先说的。

师:对。(面对雨天组B)那下次你要先说话。现在,我们来听听别人的想法,然后才能反驳。

晴天组F:我感觉晴天雨天都好。

师:他觉得晴天雨天都好。

雨天组C:我也是。

几名幼儿:我也是……

师:时间到。刚才每个小朋友都说了好多理由,还有一个小朋友觉得晴天和雨天都好。你们辩论了这么长时间,同意他的观点的举手。

晴天组B:全票通过!

师: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确实是晴天有晴天的好处,雨天有雨天的好处。你们都是聪明的孩子,所以才能知道这个道理。给自己鼓鼓掌!

(在前两轮辩论中,幼儿多是陈述自己的观点,而在自由辩论环节,教师更注重引导幼儿关注对方的观点,初步尝试“对辩”,鼓励幼儿以“抓对方漏洞”和“找出充分的理由”两种策略说服对方,促使辩论从无意向有意发展。

自由辩论中规则尤其重要,规则不明将使辩论变成一场混战。而单纯的讲解难以使幼儿真正理解并遵守规则。因此,教师有意放手,等待幼儿因规则不明而产生冲突。冲突的产生使规则的意义凸显出来.促使幼儿站在不同的角度积极去制定并完善规则,比如,一人发言时,其他人要安静倾听:多人同时站起来时,先说话的幼儿发言……这些幼儿自己制定的规则,幼儿不仅容易理解,更乐于遵守。)

6.幼儿自评及教师评价,梳理提升本次辩论活动的新经验

(1)引导幼儿自我评价:你们感觉自己表现得怎么样?哪里好?哪里不够好?

(自评是一个自我反思的过程。要相信幼儿具有这样的能力,给予幼儿这样的机会。幼儿会在反思中看到自己做得好的方面从而增强自信心,也会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尝试自我改进。培养客观、理性地看待自我、看待事物的态度,应从小做起。)

师:第一次进行这样的活动,你们感觉自己表现得怎么样?

幼(合):很好。

师:谁能说说自己好在哪里?

晴天组B:因为我们都表达出了自己的想法。

晴天组C:声音很大、很响亮。

雨天组E:还看着对面的人。

雨天组D:还知道了雨天和晴天好的和不好的地方。

师:有没有觉得今天的表现有一点点不太好的?

晴天组B:他(雨天组B)总是嘲笑我们。

雨天组B:我感觉他(晴天组B)表现得不够好。

雨天组C:他(雨天组B)总是打扰别人。

雨天组D:有人在说话时他(晴天组B)也说话。

晴天组B:我没说话。

雨天组B:他(晴天组B)总是嘲笑我们。

师:你们都找到了别人表现不好的地方,有没有感觉自己的表现有一点点不好的?

幼(合):没有。

师:你们能感觉到别人的不好,但也要想一想自己哪里做得还不够好,这样才能让自己以后有所提高。

(2)教师根据幼儿现场表现,从阐述观点、遵守规则两方面给予积极评价。

师:你们第一次进行这样的活动,表现都很棒。第一,你们都想说,而且都很勇敢地说,都能清楚地说,这是老师最希望看到的。第二,你们都能遵守辩论规则,知道看着对方,知道轮流、举手发言;自由辩论的时候,一个小朋友站起来讲,其他小朋友都不讲话,这样非常有秩序,每个人说的话都能听清楚。

(3)出示“陈述”“假设”等字卡,提炼出幼儿辩论中用到的策略。

师:今天我还要特别表扬的是,你们在辩论的时候用到了很多方法,比如,一开始有的小朋友说“我喜欢晴天,因为晴天时可以晒被子”,说得非常清楚、完整,这就是一种方法,叫作“陈述”(出示字卡“陈述”)。还有一种方法,大家在说的时候用到了“如果”这个词,“如果晴天(雨天)的话就……”这也是一种方法,叫作“假设”(出示字卡“假设”)。还有的小朋友用到了第三种方法:“晴天时可以出去玩,雨天时不能出去玩”,把晴天和雨天比一比,这种方法就叫“对比”(出示字卡“对比”)。你们今天用到了那么多辩论方法,有了这些方法,你们就很容易说服对方了,因为用这些方法说出来的话非常有力量,让对方无话可说。了解更多辩论方法。你们就会成为辩论高手了,别人想辩论过你就很难了。希望你们继续加油啊!

(教师的评价回归目标,对幼儿在辩论中大胆、积极发言和遵守规则的表现进行了表扬和鼓励,对幼儿用得较多的策略进行了提炼,以此激发幼儿对辩论活动的兴趣和热情,推动辩论活动从无意向有意发展。)

评析:

无论是对幼儿的参与还是对教师的组织而言,辩论都是一项非常具有挑战性的活动。如何通过合适的活动促进幼儿辩论核心经验的形成,这一直是教师感到困惑的问题。经过实践摸索,山东淄博实验幼儿园教师设计的上述活动为我们解决该问题提供了一些思路。

一、选择生活话题,打开话匣子

“晴天好还是雨天好”是一个非常生活化的话题。不论在家还是在幼儿园,大家都时常讨论天气,很多幼儿园还每天开展“天气预报”活动。这样,幼儿逐渐积累了很多关于天气的生活经验。教师选择“晴天好还是雨天好”的话题,很容易让幼儿打开话匣子,让他们感到有话可说。

二、实施递进策略,推动辩论深入

选择一个合适的话题,是让幼儿打开话匣子的前提条件。但要让幼儿的语言和思辨能力真正有所提升,还要使用逐步递进的教学策略,使辩论活动步步深入,推动幼儿的能力上一个台阶。

上述活动中有三场辩论:轮流发言、举手发言和自由辩论。在这之前,有一个预热——讨论“什么是辩论”;在这之后,有一个反思——幼儿自我评价。因此,活动中教师实际上组织了五场讨论,促使幼儿的思维能力螺旋式提升。特别是中间的三场辩论,从轮流发言——每个人说自己最想说的,到举手发言——说出和别人不一样的理由,再到自由辩论——关注对手的观点,初步尝试对辩,促进了幼儿“解释并坚持自己观点”的经验的获得和提升。前期的“预热”和后期的“反思”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关于“什么是辩论”的讨论,目的是让幼儿先“练练嘴”,让敢于表达、善于表达的幼儿先试着说起来,以营造一种积极鼓励幼儿表达的氛围。而让幼儿进行自评,则是一个引导幼儿自我反思的过程,这是再一次的提升。

三、抓住矛盾冲突,明确辩论规则

辩论是有一定规则的讨论,规则不明会使辩论活动陷于混乱局面。活动中,幼儿亲身感受到因规则不明而引发的矛盾冲突,从而认识到即使是自由辩论也要有规则。这样,幼儿就会积极地去制定并完善规则,且乐于遵守。

四、总结辩论方法,提升思维能力

辩论的方法有很多种:陈述、假设、对比、反问、举例等。如果教师直接告诉幼儿有哪些方法,相信幼儿很难理解。而活动中教师以幼儿的具体表现为例,让幼儿轻松地理解了什么是陈述、假设、对比。一旦幼儿理解了这些概念,他们就可能有意识地运用和积累各种辩论方法。这也更激发了幼儿参与辩论活动的兴趣和热情,促进了幼儿思维能力的提升,推动辩论活动从无意向有意发展。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欣赏、理解散文诗,感受诗歌中表现的“雨滴唱歌”的优美意境。

2.复述描述雨声的句子,掌握象声词:吱吱吱、沙沙沙、嗒嗒嗒、叮叮叮等。

3.培养乐观的生活态度。

4.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5.能简单复述散文诗。

活动准备

1.课前准备:在户外观察小雨的情景,在雨中走一走、听一听,小雨落在各个地方上的声音;看一看、踩一踩地上的雨水,说一说有什么感受。

2.拍摄真实的雨声。

3.配乐朗诵《听雨》,背景音乐用《秋日私语》。

4.蝴蝶魔术棒一支,代表雨声的四张云朵状小图谱:树叶、铁皮屋、荷花、窗玻璃。

指导要点

1.活动重点:理解感受诗歌中的表现的“雨滴唱歌”的优美意境。

2.活动难点:复述描述雨声的四个句子。

3.指导要点:通过欣赏、说说演演等方式让幼儿理解散文诗的内容,感受诗歌的优美意境。

活动过程

1.引入。

教师:听过小雨的歌吗?小雨的歌是怎样的?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

2.初步欣赏散文。

教师有表情地朗读散文,在朗读的过程中用舒缓、平和的语气语调,表达出温柔、抒情的情怀。

提问:下雨了,小花蝴蝶心里感觉怎样?妈妈对她说了什么?

3.再一次欣赏散文。

提问:

(1)小雨是怎样唱歌的?

(2)小雨跟谁玩的时候发生了沙沙沙、叮叮叮、吱吱吱、嗒嗒嗒这些好听的声音?

4.说一说,演一演。

教师有感情地朗读一遍。

(1)提问:

听了这篇散文你有什么感受?小花蝴蝶听了小雨唱歌心情有什么变化?

描写小雨唱歌四句话里有什么共同地方?你最喜欢诗歌中哪一句?

(2)集体朗读。

5.闭上眼睛欣赏配乐朗诵,感受诗歌优美意境。

6.引导幼儿自由表现自己的感受。

(1)让幼儿听配乐散文自由地朗读,表现自己的感受。

(2)教师带领幼儿随着配乐散文自由的朗读。

注:本案例参考教师指导用书。

教学反思:

《听雨》是一首很具有美感的散文诗,以听雨为线索,将听雨的画面描写巧妙地串起来,形成了感受雨美的情景。语言文字的美感染了每一个幼儿,他们从文字中的确也感受到了雨声的美。

为了让幼儿能够真正感受散文中优美的意境,我重复的给孩子看课件,让他们找一找下雨时的景色,丰富知识经验。有了知识经验的丰富,在第一环节中我就进行了提问“听过小雨的歌吗?小雨的歌是怎样的?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然后通过欣赏散文——提问、讨论的形式理解散文——幼儿说一说,演一演——朗读散文。

综合本次欣赏活动,我在教学中运用了多种方法,让幼儿在动静交替中充分感受到了雨声的美。

通过这一次的散文欣赏活动,让我有了深刻的体会。

1.从直观的经验中进入散文。

利用现实生活中真实的雨声,孩子在欣赏散文时就有了直观的经验,能更好的理解散文。

2.在动态的情境中感知散文。

活动中我选择了以多媒体课件的方式展示散文内容,以直观具体的情境刺激吸引幼儿,把幼儿带入散文所要表达的情境之中,我以舒缓的音乐作为背景,想把幼儿带入散文的意境中,让幼儿从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来感知散文,散文有一种特殊的美,能让读的人从其有限的篇幅里体味出言尽意远、耐人寻味的美丽情愫,而幼儿本身没有具备欣赏的能力,必须通过反复感知才能了解散文的情感、情绪、而产生共鸣,产生对话,由此接受和喜爱。教师也可以用自己的体验、自己的情绪去带动幼儿,以美的姿态去感染他们。

3.在宽松的环境中理解散文。

通过反复感知,幼儿学习散文也需要在宽松的交流中理解散文。这里的交流可以说是教师引导下的交流,在这一步中,教师可以设计几个关键问题,抛出来让幼儿展开讨论,帮助幼儿正确的理解散文所要表达的意义。这样活动中的师幼互动能更为生动,也有利于幼儿进一步理解感知散文。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配乐欣赏、赏画吟诗来感受诗中山村热闹的春景,并尝试有感情朗诵古诗。

2.通过古诗新唱、表演等方式,拓展幼儿对古诗的感受,喜欢学习古诗。

3.能分析古诗,培养想象力。

4.通过倾听教师对图书书面语言的朗读,提升依据画面展开想象并用较丰富的语汇进行表述的能力。

活动准备:

古筝音乐;古诗朗诵、新唱视频各一段;小草、黄莺、柳树等胸饰若干;古诗背景图片一张。

活动过程:

一、已学诗歌迁移,引出古诗

1.已学诗歌激趣。

师:记得我们学过诗歌《春天的秘密》吗?诗歌里春天的秘密在哪里?

2.过渡引出古诗。

师:今天,老师还想带大家到一首古诗中去找一找春天的秘密呢!

二、图文并茂解析,品悟古诗

(一)完整配乐欣赏古诗《村居》

1.幼儿带着问题,倾听古诗。

师:请小朋友仔细听古诗,找一找春天的秘密在哪里?(老师配乐朗诵古诗)

2.幼儿回答问题,梳理古诗。

师:古诗里,春天的秘密在哪里呀?(老师根据幼儿的回答,用完整的诗句回应)

(二)借助图片来理解古诗《村居》

1.出示古诗图片,再次完整感受古诗。

2.幼儿尝试逐句理解古诗,老师加以补充更正。

3.教师小结:古诗《村居》描述了一幅美丽的山村春景,二月里,村子前后的青草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杨柳披着长长的绿枝条,随风摆动,好像在轻轻地抚摸着堤岸。在水边和草木间蒸发的水气,烟雾般地凝聚着。杨柳似乎为这美丽的景色所陶醉了。村里的孩子们放学以后,一路上没什么耽搁,回家挺早,赶忙趁着东风使劲吹的时侯,把风筝放上蓝天。

(三)结合视频理解古诗《村居》

三、多种形式呈现,表现古诗

(一)尝试有感情、有韵律地朗诵古诗

1.师幼讨论如何朗诵《村居》。

师:这样一首美好的古诗,我们该用怎么样心情和声音去朗诵这首古诗呢?

(前两句轻柔、稍慢地朗诵,后两句高兴、稍快地朗诵)

2.幼儿尝试有感情地朗诵古诗。

(二)在古诗新唱中表演古诗中的情景

1.欣赏古诗新唱。

师:你们知道吗?古诗不仅可以用来朗诵还可以唱歌呢!我们一起来听听!

2.尝试古诗表演

师:这么好听的古诗新唱中,我们能不能把它表演出来呢,请你们来把《村居》表演出来。

(集体做一做草长和莺飞的样子,用身体动作表示拂堤杨柳的样子;再请若干幼儿配上胸饰进行古诗表演。)

教学反思:

对于古诗的教学,教师对全诗的准确把握很重要,需要站在小孩子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这样才能和孩子们的形象思维同步,,才能让小孩子们的语文兴趣越来越浓郁,才能像蓝天上高高放飞的风筝一样:越飞越高越飞越远……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观察蚂蚁,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认识蚂蚁的种类。

2、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究精神。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在活动中,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发现现象,并能以实证研究科学现象。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幼儿课前已经寻找过蚂蚁,并认真观察过。

2、幼儿每人一只空瓶子,瓶子里放一只蚂蚁。一面放大镜。

3、蚂蚁图片。

4、有关蚂蚁活动的课件。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谜语:个子不大,能量不小,团结互助,勇敢勤劳,能啃骨头,会挖地道,行军作战,井井有条。让幼儿猜一猜这是什么小动物呢?幼儿回答:是蚂蚁 教师提问:小朋友们,你们见过蚂蚁吗?在哪里见过蚂蚁?它们在干什么呢?(幼儿将之前观察蚂蚁的趣事进行回忆和讲述,鼓励幼儿大胆的说。)

二、教师讲述

1、教师讲述一件事情:有一天,我不小心把一小块面包掉到了地上,不一会儿,我就发现有一只蚂蚁在面包旁边转来转去,转了一会就走了。过了一会,就有一大群的蚂蚁成群结队的来了。它们把面包团团围住,最后这群蚂蚁把这块面包抬走了。

2、提出问题,引导幼儿讨论。

(1)在这块面包旁边,刚开始只有一只蚂蚁,怎么就来了一大群的蚂蚁呢?这只蚂蚁用什么办法通知其他的蚂蚁呢?幼儿互相讨论,鼓励幼儿各抒己见。 教师播放蚂蚁活动的课件,让幼儿了解蚂蚁是借助气味互相传递消息的。蚂蚁是一群生活在一起的,没有一只蚂蚁是自己独立生活的。

(2)小朋友们,蚂蚁那么小,为什么能搬动比自己身体大得多的食物,这是为什么呢?引导幼儿说出,蚂蚁虽然身体小却力气大,他们能够团结合作,团结就是力量。

三、观察蚂蚁、认识蚂蚁、了解蚂蚁

1、幼儿观察蚂蚁,并用语言描述蚂蚁的特征。 让幼儿用放大镜观察蚂蚁的外部特征。观察前提问:蚂蚁的头长在哪里?头上有什么?身体长的什么样?让幼儿带着问题去观察。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瓶子里的蚂蚁的主要特征。描述的越详细越好。

2、教师出示蚂蚁图片,小结蚂蚁的外部特征。 蚂蚁的身体很小,有的是黑色,有的是咖啡色,头上有一对触角,身体是一节一节的,身体下面有三对足。 引导幼儿讨论:蚂蚁的触角有什么用?

3、给蚂蚁归类 在这节课之前,幼儿已经了解了蜜蜂和蜻蜓的知识,知道蜜蜂和蜻蜓都是昆虫。鼓励幼儿发表自己的见解,通过分类将蚂蚁归入昆虫类。

4、了解蚂蚁的种类 课件演示不同种类的蚂蚁,让幼儿认识并了解它们的名称。

5、启发幼儿讨论蚂蚁的益处和害处。比如:刚才课件里看到的白蚁就是蚂蚁的一种,它们就是害充,对人类有很大的害处。

四、活动延伸

让幼儿到户外继续观察蚂蚁,并用画笔画出所观察到的蚂蚁。

活动反思:

在教学中所提出的问题,老师都不直接给出答案,而是通过启发、引导让幼儿通过自己的观察、讨论,通过自己探究的过程寻求出正确的答案。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让幼儿看、说、想,培养了幼儿的动眼、动口、动手的能力。体现了以幼儿为主体,课件的演示直观、形象,帮助幼儿很好的了解了蚂蚁的习性及蚂蚁的种类。让幼儿很感兴趣,他们就会很认真的去观察、去学习。在观察蚂蚁时,让幼儿用语言描述蚂蚁的特征,有的幼儿不会用连贯的语句说下来,或者说不清楚,所以老师要多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怀孕手册
新妈手册
育儿宝典
孕育饮食
早期教育
母婴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