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亲子知识 > 育儿宝典 > 书法好不好学

书法好不好学

来源:潮女谷    阅读: 2.01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书法好不好学,书法大家应该都不陌生,其实应该大部分的人都有接触书法,当然也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够掌握书法的技巧,想要练好书法并不难,以下来看看书法好不好学。

书法好不好学1

书法也算是“童子功”,但不见得是越早学越好。中国家长常以为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但是人生是长跑,跑的太早太快反而后劲不足。古人学书法也不见得都是很小才学。孩子刚开始的启蒙就是背诵和识字。

会写会念就行。等稍大再学书法,一般十岁左右。幼儿学书,骨软易伤。学书法不仅仅是脑力劳动,也是体力劳动,孩子太小,智力和体力没有发展到足够程度,反而是拔苗助长。几岁的孩子不一定有足够的耐心、体力(如长时间站立悬肘作书)、悟性去琢磨书道,等到合适的时间再学才事半功倍,不然适得其反,对书法有恐惧厌烦的情绪。事无绝对,也有悟性极佳性格沉静的孩子,可以早一些学习。

学习书法很难吗?初学者知道这几点就不难了

1、要知道自己喜欢什么

书法有很多种书体,最常说的就是书分五体。真行草隶篆,这当中每一个书体面貌各异,像是我们生活中的人一样,长得好看的不好看的都有。

选帖的时候跟相亲差不多,有的字看上去就很喜欢,有些一看见就不待见。这就是我们内心深处自己审美的标准,甚至你根本说不上来为什么不喜欢。

找一个自己看上去很美的字帖,去开始学习,古人讲学书法取法乎上,流传较广的版本,影像较大的,都可以来学。每一个书体,对于爱好者来说,都可以去入门,并不是说必须得有一个次序。

一个朋友很喜欢草书,很多年不敢练。为他为啥,他说自己楷书和行书基础不好,我反问他先有楷书还是先有草书,他说草书,这样说的话,还会觉得必须先学楷书吗。

喜欢就可以开始。喜欢小篆,就去写写峄山碑,喜欢草书,就去写书谱,就去写怀素,都没有问题。

2、要知道如何去开始

刚开始自学的时候,不妨找一个老师,但是找老师,也得有一个标准,不要看他有多出名,也不要看很多的头衔,要找一个明白的老师,不忽悠,不吹嘘,低调一些的。

书法好不好学

我自己的经验就是找经常在中书协举办的展览上获奖的老师。如果你不能见到他本人,也可以去看他的教学视频,可以去一些平台上搜索。

书法最难的就是刚开始你可能不知道笔画是怎么写出来的,也就是笔法,只要笔法掌握了,学习各个书体都会很快入门的。

3、努力也得有方法

一个爱好者勤奋,一直在家写圣教序,写了好多年,进步很慢,他是直接学圣教序,没有基础。字法倒是很像,但是作品写出来没有神韵,基本上都是描摹笔画形状,没有书写性。

后来,在一位老师的帮助下,先学习王羲之手札,兼学米芾蜀素帖,一段时间后,转回来学习圣教序,一下子就有了感觉,这就是方法的重要性。

4、多参展

一个朋友,是我原单位同事,去年接触书法,写勤礼碑之余写吴昌硕篆书,我一直鼓励他去参展,他不敢参加,认为自己学的时间太短了。

我就让他写一个五言对联,每个字去吴昌硕字里面去找,找不到的找偏旁,实在找不到偏旁的自己嫁接。

结果,写坏了好多纸,市里面一个展览,最后截稿的时候才送。获奖后特别激动,也增加了信心。每一次投稿,都是都自己的一次检阅,在这个中间,会提高很快,因为你要在很短的时间内解决一系列问题。

章法,字法,形式。这些如果从来没有参加过比赛,是没有这个体会的。

总之,书法不难,难在我们很多时候没有用心,没有去找那个突破口,也许书法跟人的天赋真的没太多关系。

书法好不好学2

书法小技巧意境的概念

书法在强调书写技法能力的同时,也会更多地指出它的意境美,这也就是书法中的两种属性,一是技法水平,二是意境的表现美。

例如人们在欣赏一幅作品时,先是看看书写的水平如何,如果缺少笔法、墨法、章法等能力时,欣赏活动有可能会中止。

二是在技法表现的基础上,往往会把目光和思考联想集中到意境之上,也就是说,这幅作品给人们会带来哪些启迪。

从上述角度来讲,书法的技法是基础,意境才是最终之美。那么,就意境美来说,是如何实现的,其实现的方法有哪些?

意境的概念

意境是一种美学思想,也是一种辩证哲学观点,”意境是一种由主观范畴的’意’与客观范畴的’境’结合起来的一种艺术境界。”

书法本来是指由汉字书写出来的文字,如果把这些文字经过思考、排列出来,就组成了一种”图式”,因此它就变成了一幅图片式的”图像”。

主观是指欣赏者,”意”是指欣赏者的思想、情感、认知等心理感受活动,”境”是这幅图像所表现出来的形式感。

因此,意境就是欣赏者针对图像所产生的心理联想活动。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并且是同时作用后才会产生出”意境”,单独的一方并无意义。

但是,由于人的认知、阅历、情感的不同,针对”图像”联想时,心理产生的结果也不尽相同。这就是意境的哲学辩证思想和美学的心理照应关系。

古人一直没有停止过对书法意境美的研究的探索,书法的意境多用”洞达”、”茂密”、”深趣”、”纵横”等词汇来形容其深层次的内涵本质。

书法好不好学 第2张

唐代书法家孙过庭在《书谱》中说:”元常不草,而使转纵横。”

意思是说钟繇的书法虽然不是草书,但却像草书那样自然灵动,气息贯通,仿佛让人感受到了草书的纵横流畅。

这种灵动自然的感觉,实际上就是对书法意境美的联想和描述。

表现书法意境美的必要性

古人创造了文字,而文字的书写又经过几千的演变,使得书写又变成了文化艺术,这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由于书法中 “意境美”作用的结果。

同一幅作品,不同的人欣赏,就会有不同的感受结果,所以说它是千差万别的意境,给人带来的思考启迪也是不同的。

王羲之最早提出了”书意”的概念,”书意”简单来讲,就是书法中的意味,是透过汉字的本身,让要感受到的'某种”意味”。

唐人记录了王羲之的说法:”须得书意转深,点画之间皆有意。自有言所不尽。得其妙者,事事皆然。”

书法中点画都能表现出一定的意味,这种意味是用语言无法说清楚的,如果把书法这样表现出来,一切都是那么妥帖。

在北宋时期,苏东坡是书法意境美的倡导者和亲力实践者,他认为,书法中的”意”是指思想、意念、意志、意味等,苏东坡的”意”与前人的”意”有所不同,他所说的意是建立在”法”的基础上,而意写自己的情感。

他说:”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

因此,苏东坡还是要求人们在遵循前人法度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在书写中表现自己内心的思想,前者是条件,后者是结果,但是没有意趣的书法是缺少创新的,”萧散简远”是苏东坡书法意境美的核心理念。

继苏东坡之后,黄庭坚、米芾也提出了书法意境美的艺术观点,他们从各自不同的理解上提出了”韵”、”自然率真”意境表达方法,直到清朝学者刘熙载等人也对此进行了不同的阐述。

刘熙载说:”论书者曰苍,曰雄。余谓更当是’深’字。

凡苍而涉于老秃,雄而失于粗疏,秀而入于轻靡者,不深故也。”刘熙载的这种说法,更是把书法意境美进一步深化了,他说的”深”是从形式感上更为老辣和深化。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书法中的意境美,并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伴随着书写能力、技法水平的左右,但是,意境的表现也并不是因为技法水平高而高,按照刘熙载的说法,意境美还要”深”和”远”。

书法好不好学 第3张

意境美的实现方法

实现书法中的意境美,不能只是盯着前人的遗风去学步,正因为此,古人也提出了”个性”、”创新”的思想观点,他们反对学书者成为”奴书”,要通过读书、思考、修养等提升自己的艺术观,通过”行万里里”开阔自己的眼界,从而为意境美提供源源不断的思想素材。

在古代,写字的人都是”文化人”,但他们却把书法当作是”余事”,也就是学习、工作之外的事情,古代的文人都会写字,他们的”正事”就是读书。

因此,对于书法而言,它是”文化人”的事情,想要写好字,首先就要读书,想要表现书法的意境美,就要多读书,唯有读书、学养才能获得书法更深层次的内涵。”腹有诗书气自华”。

正如苏东坡所说:”作字之法,识浅、见狭、学不足三者,终不能尽其妙。我则心目手俱得之矣。”

书法意境美也有形式章法和布局的要求,古人很重视作品的整体感和形式感,他们认为形式感达到了要求,也会产生深远的意境之美。

清代学者笪重光从布白、墨色变化上论述了意境美的思想。

他说:”匡廓之白,手布均齐;散乱之白,眼布匀称。黑圆而白方,架宽而丝紧。”

他认为这种布白随手安排,字与字、行与行应当根据整体的需要”眼布匀称”,使作品呈现出一定的几何图形,其深意也就自然显现了。

当然,书法意境美的最高要求正如刘熙载所说的”深”,达到了山重复、曲径通幽的艺术感受,才是真正的意境美。

书法好不好学3

初学毛笔书法入门技巧

人们在实际的练习毛笔字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先选择适合自己的毛笔字入门字帖。

中国汉字多是从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这样的顺序发展的,若是按照这样的发展过程来看的话,在练习毛笔字时,要注意从篆书开始。但由于篆书的字体辨认起来相对困难,学习难度相当大,因此多数的初学者都会望而却步。既然这样,部分从隶书开始,比如燕不双飞的规矩啊,这样的习字规律,多会让初学者无法找到入门途径,半途而废。

书法好不好学 第4张

因此对于初学毛笔字的人群而言,最好是选择楷书开始。楷书更接近于现行字体,易识易认,笔画平正,一般,对于初学者而言,可在较短的时间内就得到比较好的成绩。因此,对于练习毛笔字的人群而言,选择楷书入门是个很不错的选择。

对于初学毛笔字的人群而言,不仅要注意了解以入门技巧问题,对于初学者如何挑选毛笔的问题也是需要多加了解的。只有这样才能在更短的时间内练就比较不错的字体。更多关于校园安全知识或是学生用品知识方面的问题,可在安全网详细了解。

怀孕手册
新妈手册
育儿宝典
孕育饮食
早期教育
母婴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