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亲子知识 > 育儿宝典 > 生二胎时产前有什么迹象

生二胎时产前有什么迹象

来源:潮女谷    阅读: 2.52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生二胎时产前有什么迹象,女人十月怀胎,就会生产。而女人生产之前,会有产前征兆,出现一些将要分娩现象。那么大家知道生二胎时产前有什么迹象?下面一起来看看!

生二胎时产前有什么迹象1

当你的身体出现以下症状时,表示你的分娩期越来越近,你需要把你的感受告诉医生,并按照医生的指示去做,因为分娩随时都可能发生:

1、子宫底部下降:肿胀的子宫开始下降,减少对隔膜的压力,孕妇会感到呼吸困难减轻,胃的压迫感消失,食欲会增加。

2、腹坠腰酸:随着胎儿头部下降,骨盆压力增加,腹部下坠和腰酸的感觉越来越明显。

3、排尿、排便次数增加:胎儿下降,压迫膀胱和直肠,使尿后仍有排尿感,排便后不会感觉舒适愉快。

4、宫颈口和阴道分泌物增多。

5、胎动减少:此时胎动不明显,不要对此感到不安,因为胎儿的位置是相对固定的。然而如果你在12小时内仍然感觉不到胎动,应该立即接受医生的诊断。

6、体重增加停止:有时甚至出现体重下降,这说明胎儿已经发育成熟了。

7、子宫发生频繁和不规则的阵痛:即假性宫缩,从怀孕第28周开始,腹部经常发生假性宫缩。如果孕妇长时间以同样的姿势站立或坐着,会感到腹部一阵阵发硬,这种现象称为假性宫缩,其特征是出现时间不规律和程度不同。临产前,由于胎头下降对子宫下段的牵引刺激,假性宫缩将变得越来越频繁。

8、见红:从阴道排出的含血的粘液白带称为“见红”。一般来说,应该在见红几个小时内去医院检查,但有时见红后仍然需要等待1-2天,有时需要几天才能开始出现有规律性的子宫收缩。

9、破水:随着子宫收缩的加强,子宫腔内的压力增加,导致羊膜囊破裂,囊内清亮淡黄的羊水流出。一般来说,破水后很快就要生产了,产妇应立即平卧,并送到医院分娩,千万不要站立或坐直,以免脐带脱落造成严重后果。

生二胎时产前有什么迹象

如何辨别真假分娩?

有的'产妇有时会出现分娩的幻觉,或子宫的不规则收缩,这无意间上演了一个“狼来了”的故事,为了避免虚惊一场,应该事先了解真假分娩的区别。

1、宫缩时间

是不规则的,时间间隔固定不会越来越小。随着时间的推移,间隔会越来越短,每次宫缩约持续30—70秒。

2、宫缩强度

通常很弱,不会越来越强,有时会增强,但随后会减弱,收缩强度稳步增加。

3、宫缩疼痛部位

通常只在前方疼痛,从后面开始,然后转移到前面。

生二胎时产前有什么迹象2

1、 一胎和二胎都是差不多的,有的是先见红的,其量一般少于平时的月经,若超过月经量则为异常。有的是先出现宫缩的,所以孕妇自己要多加注意的,再有二胎一般的生的时间要短很多的。

2、 腰痛腹痛。从怀孕8个月开始,孕妇在站立、坐着、行走时都会感到腹部一阵一阵发紧、变硬,可表现为腰痛或腹痛——这是子宫收缩的表现。

宫缩的间隔在十几分钟至两小时,多在夜间出现,临产前宫缩变成每隔2至3分钟1次,每次持续30~40秒。

3、 子宫发生频繁的、不规则阵痛:即假宫缩。从孕28周开始,腹部会时常出现假宫缩。如果孕妇较长时间的用同一个姿势站或坐,会感到腹部一阵阵的变硬,这就是假宫缩,其特点是出现的时间无规律,程度也时强时弱。

临产前,由于子宫下段受胎头下降所致的牵拉刺激,假宫缩的情况会越来越频繁。

4、 羊膜破水。子宫收缩加强使子宫腔内压力增高,促使羊膜囊内清凉淡黄的羊水流出,谓之“破水”。

破水后一般很快就要分娩,此时产妇千万不可直立或坐起以免脐带脱出,应立即采取平卧姿势,家属应迅速将其送去医院。

生二胎时产前有什么迹象 第2张

二胎产前的注意事项

1、 别过度紧张,保持愉悦轻松的精神状态。由于产妇担心生产时会疼痛或有危险发生,她们在临产前都会有或多或少的紧张,尤其是初产妇紧张更为明显。

但是精神过度紧张,使肌体对外界刺激的敏感度增高,轻微外界刺激即会引起疼痛,因此孕妇在临产前要消除顾虑,保持愉快轻松的精神状态。

其实,以现在的医学条件,分娩的安全性已大大提高,如果孕妇能认真进行产前检查,重视孕期保健,一般都不会出问题。

2、 学会先兆早产及其产兆的观察。孕晚期孕妇在走路时会有敏感宫缩,表现为腰部酸痛、腹部下坠感、子宫体鼓起呈硬球状,休息后好转。

如果子宫收缩频率每小时少于3次,B超检查宫颈长度大于3厘米,就应卧床休息,禁同房,暂不用吃药。

如果达到10分钟收缩一次的频率,或收缩时感到疼痛,就需要及时就医。另外,产妇还需知道何时可以去医院生产了,就是就知道产兆。

产兆有规律宫缩、下腹坠痛、阴道见红(或咖啡色分泌物)、阴道流水等,如果产妇出现上述产兆,就需要就医。

3、 注意产前饮食,要科学饮食。孕妇要拒绝快餐店的诱惑,外食的烹调方法,常是高油、高盐、高糖,要注意减少外食机会,尽量自己动手做菜,既卫生又能控制调味料的量,才能吃出健康。

怀孕手册
新妈手册
育儿宝典
孕育饮食
早期教育
母婴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