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亲子知识 > 育儿宝典 > 女性不要错过最佳生育时机

女性不要错过最佳生育时机

来源:潮女谷    阅读: 9.23K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女性不要错过最佳生育时机,与男性不同,女性在高龄产子之后,女性身体恢复也比较缓慢,月子期间也极容易患上各种产后综合征。下面我们一起看看女性不要错过最佳生育时机相关内容。

女性不要错过最佳生育时机1

在北京、上海、成都这样的大城市,高龄产妇也已成为一种社会现象。生活节奏快,压力大,女性推迟结婚推迟生育很普遍。据介绍,随着生活节奏越快、工作压力越大、竞争越激烈的大城市,高龄产妇的比例就越高。因此,四川省生殖专科医院专家呼吁大家不要错过最佳生育年龄。

高龄新妈妈:因工作压力大推迟生育

31岁的罗女士结婚5年多了,昨日刚刚入院待产。对于为什么拖到现在才生,罗女士说,各种原因造成的,并非考虑到经济压力。罗女士的观念是,养娃娃,钱少就少花钱,钱多就多花钱,用不着为了攒钱而折磨自己的身体。对自己31岁才生娃,罗女士多少有些后悔,如果现在重新选择,会在二十六七岁就生娃娃。

女性不要错过最佳生育时机

老年人:早点生,我们才有精力帮忙带

26岁的刘小姐才生孩子不久,婆婆说,“二十七八岁左右生最合适,我们也还不到60岁,”她说,把孙孙留给老人带,小两口可以安心上班,老人带起也不费劲。刘小姐的妈妈在一旁表示赞同,说她有个朋友,女儿为了奔事业,37岁才生娃娃,结果她朋友都快70岁了,把自己照顾好不给子女添麻烦就不错了,更别说帮忙带娃娃了。

不过长辈们表示,现在生存压力大,社会竞争激烈,尤其是刚结婚的.小两口,收入有限,又要供房子又要养娃娃,确实压力很大,没有点经济基础还是恼火,如果小两口选择30岁甚至35岁后才生孩子,他们也只能接受了。

女性不要错过最佳生育时机 第2张

四川省生殖医院院长:高龄生产 孕妇的“软硬件”难统一

四川省生殖专科医院院长王一珏表示,高龄产妇的数量一年比一年多,而且高龄产妇的学历一般都很高,在单位不是中干就是高管,经过多年奋斗打拼,家庭环境比较殷实,有足够的能力给孩子提供一个优越的成长环境,而且心智比较成熟,面对问题更加理性,除了身体条件稍稍欠缺之外,其他条件都比年轻妈妈强。

而年轻妈妈们往往赢在身体这个“软件”好,但家庭条件这个“硬件”则很难和高龄产妇相比,而且心智往往不够成熟,“有的年轻妈妈,自己还像个孩子”。她说,这么多年,她看到能幸运地同时拥有“硬件”和“软件”条件的孕妇很少。女性生育的最佳年龄是在26-30岁,因此,她建议女性朋友们,一定不要错过最佳生育时机,以免因为高龄难产而给自身身体和腹中的胎儿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女性不要错过最佳生育时机2

女性最佳生育年龄为25-29岁

我国的妇产科专家一般认为,女性最佳的生育年龄为25~29岁。

在此年龄段,女性的生育力最旺盛,子宫收缩力最好,出现难产的机会比较小。如果产妇年龄太小,比如20岁或者不到20岁,容易出现合并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早产等,也可能因为骨盆发育不完全而导致难产;产妇年龄过大,特别是超过35岁,卵细胞发生畸变的可能性增加,因此胎儿畸形的发生率增加。

相关数据显示,在25~29岁,先天愚型婴儿的发生率仅为1/1500;30~34岁为1/900;35~39岁则上升到1/300;45岁以上竟达1/40。而且高龄产妇还常常发生其他染色体异常及体力、智力先天不足的问题。

女性不要错过最佳生育时机 第3张

男性的最佳年育年龄为25-35岁

这个年龄段的男性精力充沛,身体健壮,精子质量最高。随着年龄的增加,源于男性的染色体疾病也有增加。

有数据显示,21三体(先天愚型)中那个额外的21号染色体,大约1/4来源于父亲。另有资料显示,新生儿死 亡率随父亲年龄增加而增长。另外的一组数据则显示智力和体力最好者出生时,其父亲平均年龄为29岁。

超过35岁的产妇属高龄产妇

女性的最佳生育年龄出现在30岁之前,最晚也不应该超过35岁,在最佳生育年龄生育,对母体、孩子都有好处,而女性在35岁之后生育就算作高龄产妇了,生育进入了危险阶段。

而由于男性的发育和健康等原因,他们的最佳生育年龄比女性要晚些,结婚年龄上出现一些差距是科学的,但是男性承担的工作压力大,30岁以后更是如此,应酬中的酒精,慌乱的生活等都破坏或损耗精子,所以如果能够提前在压力相对小的时候结婚生子,往往能够保证处于最佳生育期间,且精子质量有保证。

女性不要错过最佳生育时机 第4张

不要错过最佳生育年龄

年满35岁及以上,第一次分娩的产妇是高龄产妇。

高龄产妇妊娠与分娩的危险系数都有很大的升高。首先是容易流产,妊娠成功率不高。其次是妊娠后期易并发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致使胎儿发育缓慢,死产的发生率及国产儿死 亡率也随之升高。

第三是胎儿畸形率高。第四是产妇发生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并发症的机率高,对胎儿的生长发育不利。

怀孕手册
新妈手册
育儿宝典
孕育饮食
早期教育
母婴用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