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资讯 > 时尚热点 > 当代青年表面在躺平,实在努力奋斗

当代青年表面在躺平,实在努力奋斗

来源:潮女谷    阅读: 1.67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当代青年表面在躺平,实在努力奋斗,青年网民群体总体上持非常积极的奋斗意愿,对“躺平主义”持明显的摒弃态度,是呼“躺平”之名,行“奋斗”之实,当代青年表面在躺平,实在努力奋斗。

当代青年表面在躺平,实在努力奋斗1

“躺平”“内卷”“考公”“逃离北上广”“焦虑”等围绕青年工作生活和精神状态的议题成为社会讨论的热点。复旦联合多机构发布的报告显示,青年网民群体普遍相信“努力有用”,这是激励当代青年不甘“躺平”持续努力的精神支撑。

近日,有相关机构发布《中国青年网民社会心态调查报告(2009-2021)》。该调查在新浪微博通过分层抽样抽取了4556个出生于1990年至2005年的来自不同区域、年龄层和教育层级的活跃青年网民作为研究样本,爬取其2009年至2021年发布的贯穿其电子生命周期的所有博文近千万条展开基于监督型机器学习的大数据分析。

课题组对样本用户在奋斗、收入、就业、婚恋、生育、圈层关注、环保、动物保护等专题板块189个指标进行取值和研究,形成报告。

当代青年表面在躺平,实在努力奋斗

奋斗观:呼“躺平”之名

行“奋斗”之实

研究发现,“躺平一代”实系误解,“奋斗”依然是当代青年的主旋律,且随着时间推移,青年网民的“奋斗主义”倾向变得越来越强。他们渴望经济独立,并非“啃老族”,期待社会分配状况改善。

青年网民群体总体上持非常积极的奋斗意愿,对“躺平主义”持明显的摒弃态度,可以说当代青年是呼“躺平”之名,行“奋斗”之实;其拒绝“躺平”、支持奋斗背后的动力在于他们普遍相信“努力有用”,并具备较高的社会流动预期。

尽管近年来关于“躺平”的言论在网络上甚嚣尘上,以至于社会大众一度疑惑当代青年网民群体怎么就摇身一变为“垮掉的一代”了,但事实上,“躺平”更多的是当代青年的一种情绪表达,而非真正决意躬行的内在信念。

具体而言,数据显示,高达75.0%的青年样本都表达出积极的奋斗取向,鞭策自己不断努力,反对躺平;相比而言,只有极少数的青年样本支持躺平;还有21.3%的青年既表达过奋斗意向,也表达过相似频率的“躺平”意向,属于混合态度偏好。

青年网民群体普遍相信“努力有用”(占总数的73.2%),即坚信依靠自身努力能够实现更美好的人生。62.8%的青年网民具有较高的发展效能感,折射出青年网民群体对自身发展的信心与对未来的憧憬。这是激励当代青年不甘“躺平”持续努力的精神支撑。

随着时间推移,青年网民的“奋斗主义”倾向变得更强,“躺平一代”是对当代青年网民群体的一种误解。数据显示,反对“躺平”的比例从2010-2016年间的45.0%上升为2017-2021年间的74.1%,而这部分增幅主要来源于原本对努力无感的那部分青年。

当代青年表面在躺平,实在努力奋斗 第2张

就业观:“00后”较“90后”青年群体

更倾向体制内工作

报告指出,青年网民对体制外工作更倾向正面态度,但在就业选择中,倾向体制内工作的比例更高;“00后”较“90后”更倾向体制内工作;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对青年网民的吸引力仍然处于上升阶段。

相比而言,青年网民群体对体制外工作的认知相对统一,整体更倾向正面态度。但是在实际的选择倾向中,仍有更多的青年网民倾向体制内工作。

数据显示,在所有研究对象中,12.2%的青年网民倾向体制内工作,11.5%的青年网民倾向体制外工作,10.2%无显著偏好,66.1%未明确表达相关内容。“00”后较“90”后青年群体更倾向体制内工作。“90”后青年网民群体更倾向于体制外工作(36%),“00”后青年网民群体则更倾向于体制内工作(44.5%)。

尽管“逃离北上广”近年成为热门的舆论话题,但调查数据显示,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对青年网民的吸引力仍然处于上升阶段。

在所有样本中,22.9%的青年网民群体倾向在较为发达地区工作,3.4%倾向在相较不发达地区工作,3.5%无显著偏好,70.2%未表达相关倾向。

对比2017年前后针对“大城市生活品质是否更高”的观点的态度变化时,相关数据显示,2017年后认为大城市生活品质更高的人数有较为显著的提升(从4.6%上升到10.1%),否认大城市生活品质更高的人数也略有下降(从2.1%下降到2.0%)。

当代青年表面在躺平,实在努力奋斗 第3张

焦虑感:青年网民焦虑感有四大来源

报告指出,近七成青年网民或多或少表达了不同程度的焦虑感,学习、工作、外貌、健康成为焦虑感四大来源,青年女性、海外青年、东部青年、高学历青年压力较大。

数据显示,在4556个青年网民样本中,仅有0.3%的青年网民表达他们不存在焦虑感;而相比之下,高达69.8%的青年网民明确表达他们或多或少存在某些焦虑。

从焦虑的具体类型来看,学习和工作成为最能引起当代青年网民焦虑感的因素,其中有49.4%的青年网民表达了他们对于当下学习或工作状态的焦虑感。外貌焦虑和健康焦虑紧随其后,分别有8.6%和8.4%的年轻人表达了对自身外貌和健康状况的焦虑感。而对于社会上普遍认为可能带给青年网民较大压力的买房、结婚等问题,青年网民并未表达出很强的焦虑感。

当代青年表面在躺平,实在努力奋斗 第4张

焦虑感的增强趋势也反映在具体的类型上。相比2017年以前,所有焦虑类型在2017年及以后的人数都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其中,学习/工作焦虑的上升非常显著。在2017年以前,有23.0%的青年网民对学习和工作现状感到焦虑,而在2017年及以后,占比达到37.2%。

其他两种类型——外貌焦虑和健康焦虑——的上升同样明显,外貌焦虑从3.7%上升到5.3%,健康焦虑从3.4%上升到5.4%。另外,越来越多的人对升学、求职、育儿等问题感到焦虑。

具体哪类青年网民更容易焦虑呢?在性别层面,青年女性在外貌焦虑、学习/工作焦虑和健康焦虑上的人数占比要明显高于青年男性。在地区层面,海外青年各方面焦虑感最高;东部青年焦虑感相对较高,并且是唯一具有房产焦虑的青年群体。在教育层面,青年网民的焦虑感随着教育水平的升高而升高。“越优秀、越努力、越焦虑”成为精英高校青年面临的现实问题。

当代青年表面在躺平,实在努力奋斗2

4月27日,复旦发展研究院传播与国家治理研究中心、上海信息安全与社会管理创新实验室、哔哩哔哩公共政策研究院联合发布《中国青年网民社会心态调查报告(2009-2021)》。

此次调查在社交媒体通过分层抽样抽取了4556个出生于1990年至2005年的来自不同区域、年龄层和教育层级的活跃青年网民作为研究样本,爬取其2009年至2021年发布的贯穿其电子生命周期的所有博文近千万条展开基于监督型机器学习(SVM)的大数据分析。

此份报告得出的一些结论与大家印象有所出入。首先,青年网民群体总体上持非常积极的奋斗意愿,对“躺平主义”持明显的摒弃态度,可以说当代青年是呼“躺平”之名,行“奋斗”之实;其拒绝躺平、支持奋斗背后的动力在于他们普遍相信“努力有用”,并具备较高的社会流动预期。

当代青年表面在躺平,实在努力奋斗 第5张

数据显示,高达75.0%的青年样本都表达出积极的奋斗取向,鞭策自己不断努力,反对“躺平”;只有极少数的青年样本支持“躺平”;还有21.3%的青年既表达过奋斗意向,也表达过相似频率的“躺平”意向,属于混合态度偏好。并且随着时间推移,青年网民的“奋斗主义”倾向变得更强。反对“躺平”的比例从2010-2016年间的45.0%上升为2017-2021年间的74.1%。

其次,青年网民渴望经济独立,不甘愿当“啃老族”,部分青年网民对收入分配不满意,期盼社会分配状况改善。数据显示,在所有被研究对象中,反对“啃老”的青年网民占比67.6%,赞同提早经济独立的青年网民占比69.1%。

通过比较2010-2016与2017-2021两个时间段青年网民的就业观数据,可以发现:随着年龄增长,青年网民更希望摆脱对父母的经济依赖。反对“啃老”者占比由32.5%上升为52.9%,且有35.1%由未表达转变为反对“啃老”。

该报告的'一些数据也支持了大众的既往印象。例如,在就业观方面,调查显示青年网民对体制外工作更倾向正面态度,但在就业选择中,倾向体制内工作的比例更高;00后较90后更倾向体制内工作;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对青年网民的吸引力仍然处于上升阶段。

在婚恋观方面,青年群体在恋爱、婚姻议题上仍然表现出积极和渴望的心态,但其结婚意愿与恋爱意愿之间存在明显差距,不婚、晚婚的情势逐渐抬头。

当代青年表面在躺平,实在努力奋斗 第6张

如何看待这样一份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调查报告?笔者认为,丰裕一代塑造了当代青年群体以自我承担生活机遇和自我价值放大为特征的个体化,追求超越温饱的自由、舒适和成就感。喊着“躺平”,只是用来摆脱外部责任束缚的姿态,这样的“口是心非”并不罕见,也不难理解。

要求外部给予更宽松的环境和降低长辈期待的做法,其实会出现在任何时代的青年中。只是当代的青年,更有勇气把它表达出来。正如报告中所提到的那样,尽管“躺平”的言论在网络上甚嚣尘上,但它更多的是当代青年的一种情绪表达,而非真正决意躬行的内在信念。

当代青年崇尚奋斗的工作伦理,依然发挥作用。普遍相信“努力有用”(占总数的73.2%),具有较高的发展效能感(占总数的62.8%),折射出青年网民群体对自身发展的信心与对未来的憧憬。只是除了在体制内寻找稳定感外,当代青年还会从以个人价值和兴趣为基础的圈层中找到精神满足和价值来源,这也就是斜杠青年频繁出现的原因。

当代青年表面在躺平,实在努力奋斗 第7张

当然,我们也看到,伴随当代青年成长的,不仅是中国经历改革开放、经济经历高速增长,大规模的高等教育扩张以及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普及,而且也有社会分化不断加剧,社会阶层日益僵硬板结的现实。

面对一个既定的社会格局,改变现状似乎困难重重,这是每一代年轻人所面临的相同的课题,只是悲观的人想消极躺平,乐观的人会积极奋斗。我们要做的是,尽一切可能理解、体恤他们,尽一切可能为他们在未来社会中激发个人能动性创造条件。毕竟未来是属于当下年轻人的。

当代青年表面在躺平,实在努力奋斗3

年轻人真的“躺平”了吗?“逃离北上广”真的存在吗?日韩娱乐明星仍受追捧?在最新出炉的一份报告中,这些社会热点话题通过大数据有了答案。

近日,复旦发展研究院传播与国家治理研究中心、上海信息安全与社会管理创新实验室、哔哩哔哩公共政策研究院联合发布《中国青年网民社会心态调查报告(2009-2021)》(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基于强大的数据支撑。据悉,本次调查在新浪微博通过分层抽样抽取了4556个出生于1990年至2005年的来自不同区域、年龄层和教育层级的活跃青年网民作为研究样本,爬取其2009年至2021年发布的贯穿其电子生命周期的所有博文近千万条,展开大数据分析。

当代青年表面在躺平,实在努力奋斗 第8张

课题组建设了100余万条人工训练集数据库,根据每一条博文的计算,完成对样本用户在奋斗、收入、就业、婚恋、生育、圈层关注、环保、动物保护等专题板块189个指标的取值和研究,形成报告。

同时,课题组还将数据分为2017年以前(2009-2016)和2017年以后(2017-2021)两个时间段,展现中国青年网民思想价值观念的变迁。

“奋斗”依然是当代青年的主旋律

近年来,“躺平”“内卷”“逃离北上广”等围绕青年工作生活和精神状态的议题成为媒体和社会讨论的热点。青年网民的奋斗观究竟如何?

《报告》显示,“奋斗”依然是当代青年的主旋律,且随着时间推移,青年网民的“奋斗主义”倾向变得越来越强。

根据《报告》,青年网民群体总体上持非常积极的奋斗意愿,“躺平”更多的是当代青年的一种情绪表达。数据显示,75.0%的青年样本都表达出积极的奋斗取向,反对躺平;21.3%的青年既表达过奋斗意向,也表达过相似频率的躺平意向,属于混合态度偏好。只有极少数的青年样本支持躺平。同时,青年网民群体普遍相信“努力有用”,占总数的73.2%。

当代青年表面在躺平,实在努力奋斗 第9张

此外,数据显示,反对“躺平”的比例从2010年至2016年间的45.0%上升为2017年至2021年间的74.1%。

尽管“逃离北上广”近年成为热门的舆论话题,但调查数据显示,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对青年网民的吸引力仍然处于上升阶段。

根据《报告》,在所有样本中,22.9%的青年网民群体倾向在较为发达地区工作,3.4%倾向在相较不发达地区工作,3.5%无显著偏好,70.2%未表达相关倾向。对比2017年前后针对“大城市生活品质是否更高”的观点的态度变化时,相关数据显示,2017年后认为大城市生活品质更高的人数从4.6%上升到10.1%。

“圈层文化”更加繁荣

如何理解青年网民的精神需求和文化价值观取向?《报告》认为,青年群体思想观念和行为具有多样性。他们开放、自信,乐于在互联网上展现自我,具有强烈的精神需求和典型的文化价值取向特色。

《报告》认为,青年网民对精神文化产品的强烈需求,在日益成熟的商业化运作背景下,促成了近年来圈层文化的“繁荣”。

根据《报告》,对比2010-2017年,以及2017-2021年两个时间段可以发现,青年网民关注的圈层类型愈发多样,曾盛极一时的日韩风潮有所降温,内地娱乐圈成为青年网民新宠,圈层文化从传统娱乐圈延伸到“体育圈”。

当代青年表面在躺平,实在努力奋斗 第10张

《报告》显示,2017年前,年轻人提及日韩泰圈层的微博数量占比高达66.79%,而同期提及内地娱乐圈圈层的微博数量占比为32.45%。到了2017年之后,年轻人提及内地圈层的微博数量占比升至65.22%,而提及日韩泰圈层的微博数量占比降至34.09%。

在2016年、2021年等奥运年份,亦有很多青年网民涌入“体育圈”,孙杨、宁泽涛、马龙、樊振东等著名体育选手被提及频率高,也在某种程度上体现出圈层文化的流动性。

此外,《报告》还研究了近年青年网民对环保及动物保护态度的变化。数据显示,近9成青年网民对环保持普遍支持态度且支持意愿呈上升趋势。同时,青年网民对于动物保护的态度更加趋向温和支持。

时尚热点
影视动漫
娱乐小料
明星动态
电影电视
音乐空间
开心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