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资讯 > 开心乐园 > 一些适合深夜读的书

一些适合深夜读的书

来源:潮女谷    阅读: 6.91K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一些适合深夜读的书,总有些书适合一个人在深夜静静的读,品味书中的爱恨情仇,在深夜悄悄发芽,成长为独属于自己的内心世界,不用在乎别人的眼光。以下是小编收集的一些适合在深夜读的一些书,一起来看看吧。

一些适合深夜读的书

一些适合深夜读的书1

《一日一果》,木村宗慎著。日本茶道师木村宗慎根据时令和季节变化,每日选择一款和果子,配上适当的容器,在自己的博客上作了长达一年的连载。在他看来,茶道、和果子和动漫有共通之处:都捕捉到了事物的特征,并加以修整再创造,所用到的“比拟”、“写意”是日本文化中的常用手法。

《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关于死亡还是爱情:来自切尔诺贝利的声音》,S.A.阿列克谢耶维奇著。“在这里,没人会说自己是俄罗斯人、白俄罗斯人、或乌克兰人。我们都自称为切尔诺贝利人。……就像另一个种族。就像一个新的国家。”本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得主S.A.阿列克谢耶维奇的代表作。

《群体性孤独》,雪莉·特克尔著。“我们时常感到孤独,却又害怕被亲密关系所束缚。数字化的社交关系和机器人恰恰为我们制造了一种幻觉:我们有人陪伴,却无须付出友谊。在网络世界中我们彼此连接,同时也可以互相隐身。”相对于KK而言,雪莉·特克尔显然对科技没有那么乐观。

《迷人的材料》,马克·米奥多尼克著。钢、纸、混凝土、陶瓷、玻璃、塑料、碳材料、发泡材料,还有巧克力,都是作者眼中“迷人的材料”——他是一个材料科学教授,而且乐于向大众进行科普。材料构成了我们这个世界,而它们有着有趣的故事。比如,中国人发明了陶瓷,怎么就错过了玻璃呢?

《世界上有趣的事太多》,张佳玮著。“人类因为懒惰,所以需要床铺;人类想要快感,于是衍生出烟草、酒精、美食与保暖。大多数器物变化到如今的地步,是因为人类对快乐的贪求。而时间与历史的妙处在于:我们可以用一件器物,享用其便利,也可以从中找出一些其他乐趣。”无用、有趣的冷知识

《酒店关门之后》,劳伦斯·布洛克著。“如果我带着醉意出生,我或许会忘掉所有悲伤。”马修·斯卡德系列的第六部,时间回到1975年,那时马修还在喝酒(他通常点双份波本加咖啡。据说喝波本的都是绅士),对他来说,泡在酒吧里,有酒友相伴,足矣。办案?那是一场一场酒之间顺便完成的。

《箱男》,安部公房著。安部公房的`作品总是把主人公设定在一个“物体”内,比如《墙:卡尔玛氏的犯罪》的“墙”,《砂女》的“砂洞”,以及,本书中的“纸箱”——人们像蜗牛一样,躲在纸箱里四处游荡,吃喝拉撒都在纸箱里,只挖出一个孔看外面的世界。这确实是都市人才会有的孤独。

一些适合深夜读的书2

《说部之乱》,朱岳著。很久以前,有些人得了“罗曼司症”,除了会背出某部小说中的语句,意识也似乎被小说侵入并占据,陷入梦游状态。这种病迅速蔓延,“人们盲目地销毁小说,四散奔逃,病患被严格隔离,以避免传染。但所有这些努力显然都不得要领。在几年的时间里,世界一步步地崩溃了”。

《我坦言我曾历尽沧桑》,巴勃罗·聂鲁达著。“他人的回忆不是诗人的回忆。诗人的生活可能并不丰富,但却如实地反映和纯真地再现了生活的细节,为我们提供了那个时代的焰火与阴影中各种人物活动的画卷。”诗人聂鲁达的自传体回忆录。嗯,书名更有名,你可能早就在这里或那里听说过了。

《侠隐》,张北海著。“这迷人的古都,还有她所代表的一切……那无所不在的悠久传统,那无所不在的精美文化,那无所不在的生活方式……”故事发生在1936年的北平,随着主人公李天然的脚步,我们得以一步步重回那座古城。这是张北海记忆中的北平,不知道姜文的改编能不能重现那个北平?

《岛上书店》, 加布瑞埃拉·泽文著。“它对我深具意义,而我做得越久(卖书。没错,当然了,不过如果不要太多愁善感的话,活着也是),我就越相信这是人生可能的目的。为了与人连结,我亲爱的小书呆子,只是为了连结。”一个开在小岛上的书店的故事:没有谁是一座孤岛,每本书都是一个世界。

《嗨,有人在吗?》,宗唯伊、蜻蜓队长、大绵羊合著。“很多年后,也许我们中某一个人(或他的小孩,或小孩的小孩)会走在松软的月球土地上,走到已经长睡不醒的玉兔身边,说:‘嗨,兔子,我听过你的故事。我来接你回家了。’”那只说“晚安地球,晚安人类”的兔纸都出书啦!

《镜子》,爱德华多·加莱亚诺著。“‘五月花’号上的朝圣者们听到了:上帝曾言,亚美利加是应许之地。原先住在那里的人,都是聋子吗?后来,北方的朝圣者的后代占据了亚美利加的名字和其他一切。现在,亚美利加人指的是他们。我们这些住在亚美利加其他地方的人,是什么人?”

《毕司沃斯先生的房子》,V.S.奈保尔著。毕司沃斯先生是特立尼达一处甘蔗种植园里印度劳工的后代,生有六指,自小被视为“剋父”的不祥之人。他一生命运多舛、灾祸不断,毕生心愿就是拥有自己的家,自己的“房子”。对他来说,房子不仅是一个“家”,更是事业成功和人格尊严的象征。

《剥洋葱》,君特·格拉斯著。“回忆是一颗要剥皮的洋葱,从发芽时它就要把自己编成密码。我对埋在心里的往事也守口如瓶:回忆像孩子的游戏一样,也爱玩捉迷藏的游戏。它会躲藏起来。它爱献媚奉承,它爱梳妆打扮,而且常常并非迫不得已。”这个像剥洋葱一样剥光自己的人,今天去世了。

《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丹尼尔·凯斯著。查理从弱智变天才,最后打回原形。“以前,他们笑我,鄙视我的无知无觉;现在,却憎恨我的知识和理解能力,为什么?他们想以上帝之名要求我什么呢? 智识在我和所有我深爱和认识的人之间筑起了一道墙,让我被逐出面包店。现在,我比以前更孤单了。”

《人在纽约》,布兰登·斯坦顿著。“我只拍那些我认为美丽且没见过的东西……其实我不过是一个讲故事的人,尽量用一张照片传递出这个故事的诸多信息。这份工作使我能够接近别人的故事,撩开一角,瞄一眼里面的精彩世界。”“人在纽约”结集出书了!本书收入400多幅照片,总有一张能打动你。

时尚热点
影视动漫
娱乐小料
明星动态
电影电视
音乐空间
开心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