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资讯 > 开心乐园 > 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

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

来源:潮女谷    阅读: 2.61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说起刘禹锡,相信大家阅读过不少他的作品,每一首诗都是让人回味无穷,那么大家对于这个著名诗人又有多少了解呢?本文内容为大家详细介绍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一起来看看吧。

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

刘禹锡很小时就开始学习儒家经典和吟诗作赋。后来,刘禹锡考上了进士,在三十岁时升到了监察御史,和韩愈、柳宗元成为了好朋友。刘禹锡执政期间采取了不少具有进步意义的举措,但改革也触犯了很多宦官和官僚们的利益。唐顺宗被迫让位给太子时,刘禹锡也接连被贬,二十三年后才回到洛阳。公元842年,刘禹锡在洛阳病死,享年七十一岁。

刘禹锡,字梦得,是唐朝的文学家、哲学家。

刘禹锡虽然仕途不顺,但在被贬期间创作了大量有名的诗歌,后人称他为“诗豪”。

刘禹锡是唐代杰出的诗人、哲学家和思想家。他在“桃花诗案”中所表现的百折不挠的精神和大无畏的气概,一直被文坛传为佳话。

刘禹锡(772年一842年),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他早年考中进士后,初任太子校书,不久被提任监察御史。后来,他因参加“永贞革新”,先后被贬为连州刺史和朗州司马,唐文宗开成元年(836年),他被改任太子宾客。唐武宗会昌二年(842年),他在长安病逝。永贞元年((805年),唐顺宗李诵即位后,希图对当时的弊政有所改革,以振兴唐王朝,于是,他启用了王叔文等人,实施改革措施。王叔文一向器重刘禹锡,就推荐他为屯田员外郎,专判各种盐铁案,这一场改革运动史称“永贞革新”。改革触犯了专权宦官、割据藩镇和世袭士族官僚们的利益,所以他们联合起来进行反对,致使这一场改革很快以失败告终。

“永贞革新”失败后,王叔文和刘禹锡等人均进到沉重打击,全部被贬滴到边地,刘禹锡原被贬为连州(今广东连县)刺史,但当他离开京城刚行走至江陵时,又被贬为朗州司马。刘禹锡滴居朗州,一晃便是十年。直到元和九年(814年)12月,他才盼到朝廷“以恩召还”的诏书。次年二月,刘禹锡回到了长安。他触景生情,感慨万千,但那艰苦的流放生涯并没有改变他的初衷。他仍然是满怀雄心壮志,渴望建功立业,以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同年三月,在春暖花开之际,刘禹锡听说朱雀大街旁有一座玄都观,观内的道士们在庭院内种植桃树千棵,如今是桃花盛开,灿若红霞,前去观赏的人们犹如潮水一般。于是,刘禹锡邀请以前一同被贬职流放、现在又同时返回长安的柳宗元、韩秦、陈谏等人前去观赏。刘禹锡看到玄都观果然是名不虚传。

顿时,他诗兴大发,随即作《元和十年自朗州承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一诗:“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诗题中的“戏赠”两字,既是与朋友开玩笑,又寓含对权贵的嘲讽和蔑视,刘禹锡写下此诗,表面是记事,实际是对充斥朝野的.抱残守缺势力的辛辣讥讽和无情嘲弄,因此,此诗一出,很快传遍长安城。由于这首诗触动了那些守旧者敏感而又虚弱的神经,所以,低谤蜂起,刘禹锡又遭诬陷和打击。有人还将这首诗告到了执政宰相的手中,朝廷就以“语涉讥刺”的罪名,将刘禹锡贬为连州刺史。这就是轰动一时的“桃花诗案”。

刘禹锡在被贬为连州刺史后,又先后任夔州、和州刺史等职。直到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年)冬天,他才被从和州召回东都洛阳暂居。一年后,他重返长安,这时,又是三月桃花盛开的时节,刘禹锡再一次去了玄都观。旧地重游,他无限感慨。这时,距“桃花诗案”已过去了整整14年。在这期间,唐朝的皇帝一连换了四个,唐宪宗、唐穆宗、唐敬宗先后被专横跋雇的宦官或杀害或挟持,当年那些如“三月桃花一样红”的权贵们,也倒的倒,垮的垮,如鸟飞兽散。刘禹锡又看到几百亩地大的玄都观内,千棵桃树已荡然无存,多半地方长满了青苔和野草,连那些当初种植桃树的道士也不知去向了,整个玄都观一片荒凉萧条。

刘禹锡在感慨之余,触景生情地写下了《再游玄都观绝句》这首诗:“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全诗语意双关,既继续嘲讽和蔑视朝廷的权贵,又抒发了自己不屈的意志和豪迈的气概。此诗一出,刘禹锡再度被贬,只能去东都洛阳当太子宾客,做一个毫无实权的闲官。刘禹锡虽历经坎坷,但意志坚定,屡遭挫折,但百折不挠的精神,被历代传颂,他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等诗句都成为千古名言。

中唐诗人中,最有豪侠之气的,当推刘禹锡。

刘禹锡是参与王叔文“永贞革新”,又因此被贬谪的著名的“八司马”之一。他被贬为朗州(今湖南常德)司马。十年后,与柳宗元一起被召回京城,写了一首著名的《游玄都观》: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诗中以桃树隐射当年反对革新,谄事宦官的新贵。于是,被再贬出京,任连州刺史,后改任夔州刺史、和州刺史。唐敬宗宝历三年(827),回到东都洛阳,这时,距第一次贬谪二十三年,距第二次贬谪也已经十三年了。朝中当年打击他们的新贵,已经被大浪淘尽,不知所终了。刘禹锡又去了玄都观,并写下了《再游玄都观》: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

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还有一件事,也可以看出刘禹锡的气节和性格。

刘禹锡和白居易是好朋友。宝历二年(826)冬,刘禹锡回京,路过扬州,与白居易相会。酒席宴上,白居易写了一首《醉赠刘二十八使君》诗,其中有“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的话,是自伤,也是对朋友的规劝。但是刘禹锡的性格是宁折不弯的,他也写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回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表达了他决不退缩,也绝不后悔的意志,这两句诗,也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苏州嘉兴(今属浙江省)人,因曾任太子宾客,故称“刘宾客”。刘禹锡的诗歌,最为人称道的是咏史诗和《竹枝词》。

古人的咏史诗,其兴寄大多是借古讽今,刘禹锡的咏史诗也不例外,不过他的咏史诗意境高远,语言优美,又为他人所不及。比如著名的《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刘禹锡在巴、渝、沅、湘一带生活多年,对当地的风土人情和文化很感兴趣,尤其是当地的民歌,他不仅大量采集,而且学习写作。他的《竹枝词》,就是学习民歌的产物。比如《竹枝词二首》其一: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堪称文人学习民歌的精品。

刘禹锡的诗,在当时名气就很大,白居易称他为“诗豪”,说“其诗在处,应有神物护持”(《新唐书|刘禹锡传》)。

时尚热点
影视动漫
娱乐小料
明星动态
电影电视
音乐空间
开心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