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资讯 > 开心乐园 > 清朝的皇子读书很辛苦

清朝的皇子读书很辛苦

来源:潮女谷    阅读: 1.53W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清朝的皇子读书很辛苦,如今的教育抓得一向都很紧,常说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其实在古代皇帝对于皇子的教育更是不敢马虎,清朝的皇子们的教育制度是中国古代最严苛的,以下来了解清朝的皇子读书很辛苦的相关内容。

清朝的皇子读书很辛苦1

在一般人看来,古代皇室成员除了皇帝,太子是最有权势的一群人,他们可以为所欲为。事实果真如此吗?从特权的角度看,王公们确实可以“为所欲为”,但真实的历史告诉我们,很多王公们比常人更悲惨,以至于他们发出了“恨不得身世后不从天王家复活”的感慨。

更不用说那些没能登上皇位的王子了,王子一个人读书就吃尽了苦头。为了保证家族千秋万代,太子受教育是必须的,这是清帝的重点。如果封建王朝对太子教育进行排名,那么在严苛的太子教育方面,清朝绝对名列前茅。

清朝的皇子读书很辛苦

尚书室,位于故宫乾清宫东南廊北面,是清太子读书的地方。道光年间改称《尚书》。“满清十二帝无庸人”,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夸大之嫌,但也说明清代对太子的教育是相当成功的。

清朝乾隆年间被派为军机张京的赵翼,早朝之前要值班,亲眼看到太子上学。赵翼在《露檐杂录》中记载:“部院官未至,惟内府苏拉,有数人往来,昏睡,遂倚柱而睡。然隐见白纱灯入隆宗门,太子入书房。”

天还没亮,王子就去上学了。赵毅大为感慨,“我们穷,衣食全靠读书,起不了早起,天家金玉之身,日日如此。”按照规定,清太子6岁就要学习,每天5点开始学习,一直到下午4点,也就是“进进出出”,每天上课时间超过10个小时。于是,太子只好凌晨4点起床准备,洗漱吃喝后再去书房学习。

一年中,王子的假期更是寒酸不堪。只有万寿节(皇帝的生日),太子自己的生日,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元旦可以休息。即使是除夕,他们也不能休息,只能早早放学。也就是说,王子一年的假期只有6.5天左右。

清朝的皇子读书很辛苦 第2张

王子一天的课程从练习弓箭开始,因为满族是马背上的民族,以此提醒满族子孙不要忘记武术是立国之本。在老师的严格要求下,王子学习非常刻苦。比如康熙吐血,就是因为工作太辛苦。“他劳累过度,痰中带血,一直没停下来。”

上书房除了弓箭武术的学习外,还根据太子的年龄和受教育程度分为几个房间,安排不同的老师授课。虽然没有完整的课程表,但从乾隆的《启举注》中可以学到一二:“期间昼夜劳作者,四书五经,性理,纲目,大学拓,古文等书。”

如此严格的教育,使得清太子的'素质相对较高。这也是清代皇帝与历代相比,具有较高职业素养的重要原因。

清朝的皇子读书很辛苦2

清朝皇子读书有多辛苦?凌晨4点就要起床,每年七天的假期

清朝的皇家子女,不管是在小说中,还是在电视剧里,都是令人羡慕的存在,父亲是至高无上权力的拥有者,母亲是集才华与美貌于一身的宠妃,自己也是皇上最疼爱的孩子,在内锦衣玉食,身边随时跟着伺候的人,在外风光硬气,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然而,真正的情况可能并不是这样的。皇子们的生活,比现在的小孩惨多了。今天,咱们就来聊聊,清代的皇子有多惨。

第一惨:出生之后母子分离

清代宫廷有个规矩,皇帝的孩子出生之后,不能由母亲来抚养。所以,皇子们刚生下来就要与自己的生母分离,一年之中也见不了几次面。清朝的皇子一生下来就要遵照祖制交给奶娘抚养的,也不能与亲生母亲住在一起,而是统一住在阿哥所,与亲生母亲见面的机会也寥寥无几,一般逢年节宫中庆祝宴饮的时候才能远远见上一面。

为了防止外戚干政,清朝对皇子与生母的相处管理十分严格,哪怕偶然见面,母亲也不能如寻常家庭中的父母一样对孩子嘘寒问暖,皇子也要按照规矩行事,不能和母亲来往甚密。等皇子会走路以后,就要开始学习宫中的各种礼仪,皇帝会派专门的人教导皇子各种规矩。

第二惨:小小年纪,就得背负沉重的学业

谁能想到,金贵无比的皇子、皇女不仅和当代孩子一样要经受学业的折磨。根据《养吉斋丛录》记录,清代皇家子弟长到6岁就会被送入上书房开始读书。一般是每天早上5点到7点上早课,7点以后太监会将早膳端到上书房,皇子与师傅在简单地吃完早膳之后继续学习,直到中午1点以后才放学,中间也没有休息时间。

学习的内容也很多,包括四书五经、经史子集、书法绘画等。这些还只是“文化课”,清代的皇子还要在骑射上下功夫。上书房的学习结束之后,皇子们就要到校场练习骑射,一直到晚上7点才结束。电视剧《如懿传》中皇后就对二皇子永琏说“你以后卯初读书,未正二刻散学,散学后习步射,寒暑无间断”。

不像现在的孩子有长达月余的寒暑假,清代皇子每年只有在元旦、端午、中秋、皇上的生日、自己的生日这五天时间不用学习,其余时间,都必须准时到上书房读书,并且学业上还要刻苦努力,不然会被师傅罚抄,还会遭到皇帝训斥。

清朝的皇子读书很辛苦 第3张

第三:经常吃不饱饭

皇子在饮食上也很难得到满足,根据当时宫内的规定,皇子们每餐只能吃七分饱,每天只能吃两顿饭,结果就是一个正在长身体的孩子长期处于半饥饿状态。

而且抚养皇子的太监[乳]母只会执行抚养制度而不会用心,也导致清朝的皇子夭折率非常高。清朝灭亡后,有伺候过光绪皇帝的老太监回忆称光绪在十岁的时候,因为吃不饱,偷偷跑去太监房里吃东西,每次拿完就跑,后边跟着一群太监追。

第四惨:等级森严

清朝的皇子也不是人人平等,不仅皇后和其他嫔妃所生的孩子之间存在嫡庶区别,嫔妃之间的孩子也会因为母亲受宠程度、皇上的喜爱程度等产生等级。

一般皇子的级别包括和硕亲王、多罗郡王、多罗贝勒、固山贝子,越靠前地位越高,身份也会更受人尊崇。但是,皇子并不是一生下来就会受封爵位,所以他们也有一个统一的称呼,也就是阿哥。

清朝的皇子成婚或者封爵后就能出宫居住,皇帝会赐给他们一处府邸作为他们的王府。但是就算成婚分府,皇子们依然要继续学习,如果成为了太子,那要学习的东西更多,也会更加辛苦。

皇子是这样,那么皇女会不会好一点呢?

其实也并不见得好。身为皇女也并不轻松,甚至有些公主的命运比皇子还要悲惨,一方面是她们和皇子一样生母陪伴很少,另一方面她们常常被皇帝作为笼络朝臣、换取政治利益的筹码。比如康熙的女儿荣宪公主就是为了笼络蒙古族,被下令远赴草原联姻的公主之一。

清朝的皇子读书很辛苦 第4张

还有些公主即使不被政治联姻,也得不到幸福圆满的婚姻生活。一般公主出嫁,皇帝都会赐给专门府邸,但驸马却只能住在府邸外舍。如果公主不召幸,驸马是不能随便进府与公主同床共枕的。但公主召幸又要通过奶娘才能如愿以偿,在召幸的过程中就很容易因银钱贿赂不到位被奶娘阻拦。因此,自清朝初年至道光时期的二百年间,清朝的很多公主都在洞房花烛夜之后,便不能与驸马相见,过着孤单寂寞的生活。

看完这些,大概很多人都会对古代的皇家子女心生同情,但是他们也不是时时刻刻都这么惨的,出宫后,皇子皇女都能获得一定程度上的自由和自主权,而且有志气的皇子想大展拳脚也会比普通官员更容易一些,毕竟“家世”够显赫,底气也更足了。

清朝的皇子读书很辛苦3

中国古代,清朝是对皇子教育要求最为严格的朝代之一。

不过,清朝入关之前,生活在白山黑水之间,生活很是艰辛,皇子的教育问题还没有提到议事日程。清朝入关后,顺治皇帝虽然年幼,但由于他父亲死得早,摄政王多尔衮又不愿意顺治皇帝学习,所以少年顺治皇帝每天就是疯玩

。以至于后来多尔衮死了,顺治皇帝开始亲政时,连奏章都看不懂,只好恶补文化知识。《左传》《史记》《庄子》《离骚》,什么书都看。

经过一番恶补,顺治皇帝的文化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升,超过了努尔哈赤和皇太极,书法也写得极好。

或许正是因为这段难忘的经历,顺治皇帝很重视皇子教育问题。以皇三子玄烨(康熙皇帝)为例,顺治皇帝很疼爱玄烨,可在教育问题上严格要求、从不放松。

《啸亭杂录》记载一份玄烨6岁时的课程表。按照这份课程表,玄烨每天5点钟就要起床,温习功课;7点--9点学习中国礼仪文化;9点--11点学习满蒙汉文字及文章;11点--13点是午间休息;13点--16点学习武术、弓箭、骑术;16点--18点是自习和做作业时间。

算一下,玄烨每天的学习时间长达11个小时。《郎潜纪闻》记载,他十七、八岁时,甚至一度因为读书过劳,累得咳血。

严格的教育,使得玄烨学识远超祖父辈。官方档案《清圣祖实录》记载他“帝王政治,圣贤心学,六经要旨,无不融会贯通”,还真不是非过誉之辞。

康熙皇帝亲政后,忙着清除鳌拜、平定三藩。在那以后,康熙皇帝为皇子教育建立了正规制度。根据《养吉斋丛录》记载:“我朝家法,皇子、皇孙六岁,即就外傅读书。”是说皇子、皇孙们到了6岁,就要出外就学。

学习的时间是:“寅刻至书房,先习满洲、蒙古文毕,然后习汉书。师傅入直,率以卯刻。幼稚课简,午前即退直。迟退者,至未正二刻,或至申刻。”从早5点到下午3点,共学习10小时。

我们现在有双休日、法定节假日,学生在双休日和法定节假日不用上学。清朝的皇子们就没有这么幸福了。他们是没有什么双休日、法定节假日的。只有大年初一、端午节、中秋节、皇帝生日和自己生日,才能休息一天,算一下,全年只有5天休息。

醇亲王奕譞在《竹窗笔记》中提到自己当年读书的场景:“读书者每日至下屋歇息不过一二次,每次不过一刻,且须师傅批准。读书间隙许可讲书论史,但不准外出闲逛。”休息时间少得可怜,还必须得到老师批准。外出闲逛?那是不存在的。

清朝的皇子读书很辛苦 第5张

清朝皇子学习的内容很繁杂,除了要学习汉文经典,还要学习满文。清朝是“马上得天下”,骑射在皇子教育中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因此,皇子到14岁后,就开始学习骑马、射箭、拳术、鸟枪、刀剑、火器等。很显然,清朝有意将皇子培养成文武全才。

正因为对皇子教育很重视,清朝很尊重皇子的老师。我们知道,古代有一种很最贵的谥号,叫“文正”,无数文臣渴望在死后得到这个谥号。然而,清朝近300年时间,只赐予了8个“文正”谥号。其中,除了力挽狂澜的曾国藩外,绝大多数人都是因为做过皇子的老师而得到这个谥号。

乾隆时期,上书房总师傅叫王杰,负责皇子教育。王杰性格耿直,对皇子要求严厉。一天,王杰责罚读书不用功的皇子下跪。这一幕恰好被经过上书房的乾隆皇帝看到。乾隆皇帝感到很不舒服,对王杰说:“你教了之后是皇帝,他不让你教也是要当皇子的,这难道不是君臣之道吗?”

王杰回答:“教了后,是尧舜一样的君主,而不教便会变成桀纣一样的昏君,这是为师之道!”

乾隆皇帝听了无言以对,下令皇子重新跪下去。

有了皇帝的支持,老师们对皇子的责罚简直就是家常便饭,别人谁都不敢阻拦。醇亲王奕譞在《竹窗笔记》中说:“如届时功课未完或罚书罚字,俟师傅准去吃饭方去,随侍内谙达、太监等无敢催促者,下书房亦然。”没有完成功课,等待皇子的便是罚书、罚字,不准吃饭。

对于清朝皇子教育之严格,清朝文学家、史学家赵翼曾经在《檐曝杂记》中不无感慨地说:“本朝家法之严,即皇子读书一事,已迥绝千古。”

时尚热点
影视动漫
娱乐小料
明星动态
电影电视
音乐空间
开心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