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亲子知识 > 育儿宝典 > 精选幼儿园大班教案十篇

精选幼儿园大班教案十篇

来源:潮女谷    阅读: 2.46K 次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教案10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精选幼儿园大班教案十篇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活动让幼儿感知许多物体(图形)可以分成二等分、四等分,感知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2、探索图形等分的多种方法,激发幼儿对等分的兴趣。

3、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4、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活动准备】

幼儿常见的各种图形(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剪刀、与教学相关的PPT、魔术袋一个。

【活动过程】

1、讲述故事,利用故事引入、随故事内容出示PPT。

讲完故事设计问题:羊村长和喜羊羊分蛋糕,两个人一样多,怎么分?

2、指名让4-5名幼儿进行操作,并把操作结果展示在黑板上。

3、请全体幼儿参与进行二等分。

(1)教师出示“魔术袋”,引起幼儿兴趣。每组选一个代表到口袋里摸图形,摸到什么图形,那组就对什么图形进行二等分。

(2)幼儿尝试进行二等分。

(3)每组选代表说说怎么分?如何验证?

4、比较、理解二等分的意义。

选出上述幼儿二等分的作品为范例,引导幼儿比较理解二等分的意义。

教师小结:我们把一个物体分成一样大小的两部分就叫二等分。

5、在二等分的基础上进行四等分。

(1)PPT上出现美羊羊和懒洋洋,请幼儿思考:这时有四个人,应该怎样分蛋糕?

(2)提问:什么叫四等分?

(3)小组讨论:怎么在原来二等分的基础上进行四等分?每组至少讨论两种方法?

(4)幼儿在讨论的基础上进行四等分操作。

(5)幼儿展示自己的操作结果。

(6)提问:你是怎样进行四等分的?请幼儿在图形上画一画。

6、活动延伸:

出示不规则橡皮泥,这个可以进行二等分、四等分吗?

【活动反思】

理解二等分,四等分的概念,真正做到了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不经意地学到了知识,锻炼了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2

 活动名称:我从哪里来(科学)

 活动目标:1、让幼儿初步了解胎儿的主要生长过程,能较完整表述观察结果,大胆地说出自己是从哪儿来的。

2、了解妈妈怀孕十月的辛苦及抚养自己长大的艰辛,激发幼儿爱母亲的情感

活动准备:1、课件《我从哪里来》。

2、教学挂图。

3、陈老师怀孕前后的照片。

4、音乐《感恩的心》。

活动过程:

一、出示两张陈老师的照片,鼓励幼儿进行比较。

1、师:这是谁?以前的陈老师和现在的陈老师有什么不一样?你从哪看出来的?

2、师:原来现在的陈老师怀孕了,要生小宝宝了,小朋友,那你们是从哪来的呢?你们知道妈妈肚子里为什么会有小宝宝吗?

二、播放课件《我从哪里来一》,让幼儿通过观看课件初步了解人生命的由来。

1、师:小朋友,现在你们知道自己是从哪儿来的吗?小宝宝在妈妈肚子里是怎样形成的呢?鼓励幼儿大胆表述观察结果,说出自己是从哪儿来的。

2、师:原来爸爸妈妈结婚以后,爸爸在妈妈的身体里种下了一些小种子,这些像小蝌蚪的种子叫做精子,他们在妈妈的身体里展开了游泳比赛,游得最快的精子就会和妈妈身体里叫做卵子的好朋友友好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受精卵,受精卵长大后就是一个小宝宝了。

三、播放课件《我从哪里来二》,让幼儿通过观后课件初步了解胎儿的主要生长过程。

1、师:小宝宝住在妈妈身体里的什么地方?

2、师:开始的时候他有多大?后来慢慢的长出了什么?眼睛会睁开吗?

3、师:小宝宝会在妈妈的肚子里做些什么呢?宝宝的耳朵能听见声音吗?后来宝宝在妈妈的肚子里怎么样了?他会在妈妈的肚子里生活几个月?

4、师:原来小宝宝一直住在妈妈身体里的一个叫做子宫的小房子里,开始的时候他像一粒种子那么大,慢慢地长出了眼睛、耳朵、嘴巴,到了180天的时候眼睛还会睁开。小宝宝在妈妈的肚子里会游泳、吸吮手指、翻跟头,有时还会跟着音乐跳舞,后来小宝宝越长越大,妈妈的肚子再也装不下了,他就从妈妈的肚子里出来了,他整整在妈妈的肚子里住了十个月。

四、出示教学挂图,让幼儿观察进一步了解胎儿的主要生长过程。

1、逐一出示图片,让幼儿观察。

--师:这时的宝宝是怎样的?他怎么吃食物呢?

--师:这时候的宝宝只能看见头和身体,还有腮和小尾巴呢!不过小尾巴会随着宝宝的长大消失的。小宝宝是通过脐带吸收妈妈肚子里的营养,一天天地长大。

2、出示第二幅图片后提问。

--师:小宝宝慢慢长大了,现在他是什么样的?他有眼睛、鼻子、嘴巴了,他现在的眼睛、鼻子、嘴巴和我们的一样吗?

--师:现在的小宝宝刚刚有了眼睛、鼻子、嘴巴,和我们的不一样。

3、出示第三幅图片后提问。

--师:你看见小宝宝的什么了?

--师:这时的小宝宝长了小手、小脚,他躲在妈妈的肚子里很安全。

4、出示第四幅图片后提问。

--师:你看见小宝宝又有什么变化了?

--师:这时的小宝宝全身都覆盖着一层绒毛。

5、出示第五幅图片后提问。

--师:你猜猜小宝宝这时候会长成什么样?

--师:这时候的小宝宝还在继续长大,骨骼也渐渐结实了,他有时还会调皮的踢妈妈一脚呢!

6、出示第六幅图片后提问。

--师:小宝宝怎样了?

--师:小宝宝在妈妈的肚子里生活了十个月,最后终于来到了人间,来到这个世界。

五、激发幼儿爱妈妈的情感。

1、师:我们从妈妈的肚子里来到了这个世界肯定很开心幸福,但我们在妈妈肚子里一天天长大的时候,你觉得妈妈会怎样?为什么?

2、出示陈老师怀孕之前带小朋友做操玩游戏的照片和怀孕之后做事情的照片让幼儿观察这两个时期老师身体状态的变化,体会妈妈怀孕的辛苦,从而激发幼儿爱妈妈的情感。

--出示陈老师带小朋友做操的照片并提问:怀孕之前陈老师在和小朋友做什么呢?

--师:有了小宝宝之后,陈老师的身体有什么变化?还能和小朋友一起跑、一起跳、一起做操吗?

--出示陈老师弯腰捡东西不方便,上楼梯很累的照片让幼儿观察,体会妈妈怀宝宝的辛苦。

--出示陈老师看见食物不想吃,恶心及不得不吃的照片并提问:为什么陈老师吃不下还要吃呢?因为不吃,肚子里的宝宝就缺乏营养,长不大,所以妈妈是很伟大的,我们要更加爱我们的妈妈。

3、师:小朋友都说的很好,陈老师现在怀了小宝宝上班很辛苦,常常感到很累,但是老师再累还是要带小朋友学习本领,所以小朋友要更加体谅老师,爱老师,不惹老师生气做一个听话的好宝宝。

4、师:你们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你们的妈妈也付出了很多,也很辛苦,现在你们上幼儿园了,长大了应该怎样感谢妈妈呢?可以对妈妈做些什么、说些什么呢?鼓励幼儿用较完整的语言表述自己的想法。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幼儿初步理解单双数的含义。

2、学习辨别10以内的单双数。

3、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4、乐意参与活动,体验成功后的乐趣。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理解单双数的含义,辨别10以内的单双数。

活动难点:

辨别10以内的单双数。

活动准备:

五子棋若干,数字卡片两套,蓝色、红色圆形卡片若干。

教法设计:

演示法 游戏法

学法指导:

指导幼儿两个两个做朋友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引起兴趣

小朋友们好,看看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什么?

出示五子棋。数一数,我一把拿了几个五子棋?用数字宝宝几来表示?

复习数字与物品数量一一对应。

二、探索单双数

1、现在,老师要给他们找好朋友,要二个二个做朋友,看他们能不能都找到好朋友?

2、教师示范:1,2,3,4个数字的找朋友方法,全部找到朋友的用笔画对号记录。

1 2 √ 3 4 √

3、发放操作材料和记录单,幼儿分组探索。

剩下的数字宝宝,我想请小朋友们来给他找朋友,还要做好记录。

明确小组分工,谁摆圆形卡片,谁记录等。

幼儿分组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4、汇报结果。

谁愿意把你们组的结果告诉大家,那些数字宝宝全都找到了好朋友?

5、请个别幼儿扮演,检验幼儿的探索结果。

三、理解单双数的含义

1、全部能找到朋友的数字卡片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双数。我们来把他们装进红色圈圈里。

2、不能全部找到朋友的数字卡片也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单数。我们来把他们装进蓝色的圈圈里。

四、教手指游戏

边学习单双数儿歌,边做手指游戏。

拉大锯、扯大锯,1、3、5、去看戏,7也去、9也去,就是不带双数去。双数宝宝不生气,2、4、6、来演戏,8也去、10也去,羞得单数不看戏。1、3、5、7、9单数好朋友;2、4、6、8、10双数好朋友。

五、操作幼儿用书,教师巡回指导

教学反思:

这节活动课,充分调动了幼儿的参与性,通过教师示范引导,让幼儿明白了怎样去操作,而且强调必须两个两个做朋友,进一步让幼儿明确摆法,最后通过小组合作共同来完成,并在摆的过程中把双数用红笔圈起来,把单数用蓝笔圈出来,总体效果较好,体现了小组合作的层次性,但在幼儿操作中总担心幼儿会乱,不敢大胆放手尝试。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 理解诗歌内容,并学习有感情的朗诵,感受其中所表达的深厚感情。

2、激起对老师、幼儿园的留恋之情和对小学生活的期待。

活动准备:

幻灯片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谈话

1、小朋友们你们在幼儿园生活了几年了?现在小朋友们即将要毕业了,要离开幼儿园了,你们的心情怎么样?

2、就要毕业了,你们的心情怎么样呢?

3、你喜欢幼儿园吗?为什么?

4、你觉得你在幼儿园里有哪些进步?引导幼儿比较、讲述自己刚上幼儿园时候的样子和现在的样子,体验自己的进步之处。

5、你快要毕业,离开幼儿园了,你想对老师说些什么呢?鼓励幼儿积极表达自己的心里话。

二、理解诗歌内容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诗歌,诗歌的名字就叫《毕业诗》。

2、教师结合幻灯片完整朗诵诗歌?

3、提问:诗歌的名字叫什么?你听到诗歌里说了什么?

三、学习诗歌

1、这首诗歌表达了即将离开幼儿园的小朋友想说的话,你们想说一说吗?

2、我们一起来把这首诗歌说一说。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使幼儿在故事中懂得遇事要多观察、多动脑筋、勇于尝试的道理。

2、发展幼儿初步的比较分析能力与口头表达能力。

3、通过活动丰富幼儿的词汇:磨坊、为难、难为情。

活动准备:多媒体课件、图片、录音机、磁带、字卡

活动分析:这个故事语言浅显易懂,情节生动有趣,小马这个形象也很可爱、很天真,适合孩子的理解能力和接受水平。学习这个故事的重点是理解故事内容,明白蕴含的哲理。难点是理解大与小、深与浅的相对性。为突破重难点,在导入时先出示图片,让幼儿比较分析三种动物的高矮在水深一定的情况下会出现的不同结果。以欣赏课件为切入点,引起幼儿兴趣,讲述故事。进行提问:老牛是怎么说的?小松鼠是怎么说的?妈妈又是怎么说的?小马又是怎么做的?请幼儿互相讨论:为什么老牛说水才没膝盖呀?而小松鼠却说她的小伙伴被淹死了。他们有什么不同呀?引导幼儿认识高和矮、大和小、深和浅不是固定不变的。欣赏课件,讲述故事,总结故事中讲述的道理。进行生活认知:生活中的事物都是不同的,在同一种情况下会出现不同的结果,所以我们要动脑筋想问题,勇于尝试。

活动过程:

一、导入出示三张图片,请幼儿比较三种小动物的高矮,涉及过河问题,将难点提前突破。

二、展开

1、展示课件,教师讲述故事提问:(1)老牛说了些什么?(2)小松鼠说了些什么?(3)小马是怎么做的?

2、展示课件、听录音提问:(1)老牛说得对吗?为什么?(2)小松鼠说得对吗?为什么?(3)马妈妈对小马说的什么?小马最后是怎么做的?(4)故事讲了一个什么道理?

3、教师总结:碰到事情要多动脑筋想一想,还要动手去试一试,这样才能聪明能干。

三、结束:进行生活渗透,请幼儿动脑筋试一试制作风标。

活动反思:这一次的优质课活动进行完了,上过去之后才知道自己的课存在着这样大的漏洞,因此做一总结,也算是对自己的深刻反思,仅以此为诫,好的继续发扬,不好的加以改正。活动中有95%的幼儿掌握了故事内容,有80%的幼儿懂得了故事里的道理,现将优点与缺点一并分析如下:

一、将难点提到前面进行突破故事语言浅显易懂,情节生动有趣,故事又蕴含深刻的道理,存在着深与浅的相对性,这一点幼儿难于理解,因此我将这一难点提到前面进行突破,出示三种小动物的图片,让幼儿进行比较,在高矮上加以引导,使幼儿理解高和矮的相对性。

二、将故事中各人物的语言提出来,让幼儿进行理解故事中老牛、小松鼠所说的话,其实都是很有道理的,但是应该站在不同的角度上来理解,所以在活动中我引导幼儿从这些动物的身体特征出发,深入理解他们所说的话,并用故事中的原话来回答。

三、课件不能很好的服务于教学我是用Flash做的课件,在做时只考虑到把主要故事情节展示给孩子就可以了,也许是自己的纵容,抑或是自己水平有限,课件的演示与故事情节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在时间上不能一致,这属于儿童观的不正确,没有考虑到儿童的接受能力。

四、在活动过程中没有对幼儿进行常规上的培养活动过程中有些孩子的坐姿不正确,而有些孩子虽然理解了故事,也能讲出故事所讲的道理,但是回答问题时的站姿不对,回答时有些口吃(或者说是有些口头语),但是我都没有注意到,没有加以纠正。这也暴露了我的调控能力欠缺,对活动的控制能力太差,不能很好的控制活动的进展,从而使这一活动逊色了很多。总之这一活动使我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明确了以后应该努力的方向,也象同事们学到了很多优秀的做法,我想在以后我会更加努力,使活动的组织形成自己的风格。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6

课时目标:

1、巩固复习ao ou iu及其四声。

2、学会声母与ao ou iu构成的音节,包括三拼音音节。

3、能够看图说话,根据音节拼读句子。

4、能够自己拼读儿歌,做到词语连读。

5、认识“小、爱、吃、鱼、和、牛、草、好”8个生字,并能在一定的语境中使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卡片认读ao ou iu,说说你是怎么发音的?

2、对比读:a――ao o――ou i――iu,说说有什么不同。3、认读带调的ao ou iu。

(二)拼读ao ou iu构成的音节。

1、用翻板卡片复习ao ou iu构成的音节。

2、出示:z―ǎo→zǎo l―óu→lóu j―iǔ→jiǔ,分别说说声母和韵母各是什么?(指名读、齐读)

3、四声组词,由教师领读。

(三)学习带有ao ou iu的三拼音音节。

1、j q x要想和a做朋友,都要谁做“中间人”?(介母i)用翻板卡片练习j q x与a构成的三拼音。

2、j q x要和a开头的复韵母做朋友,也需要i做“中间人”。出示三拼音的练习。(自由拼读、指名读)

(四)游戏。

1、做“购物”的游戏。 我们开了一个商场,谁来做顾客买东西? 教师把写有音节的纸片发给学生,请一位学生做售货员,发到纸片的学生上台说我要买什么。如拿到shǒu biǎo的同学说:“我要买手表。”如果读对了,售货员就把手表的图片给他,全班齐说:“对了,对了,这是手表。”

2、做“摘星星”的游戏。 出示:蓝天上挂着弯弯的月亮和闪闪的星星,每颗星星下是一个词语的音节,月亮下是一句话的音节。谁能读出词语的音节,老师就把星星奖给他,谁最能干,能读出这个句子,老师就把月亮摘下来,表示他登上了月球。

(五)看图拼读音节。

1、看插图,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他们在干什么?你能看图说几句话吗?

2、拼拼读读图下面的音节,(自由读、指名读、齐读)连成句子读一读,注意标点符号的停顿。

(六)拼读儿歌。

1、出示儿歌《有礼貌》,请学生自己试着拼读,你读懂了什么?

2、你会拼读哪些音节,做做小老师带着大家读一读。

3、教师带读红色的音节。(范读、指名读、开小火车、齐读)

4、在老师的指导下试读儿歌。(以词语为单位,做到词语连读)

5、有感情地朗读儿歌,问:你也和大公鸡一样有礼貌吗?你是怎么做的?

6、课后能够背诵儿歌。

(七)认生字。

1、卡片抽读认过的生字。

2、出示生字:小、爱、吃、鱼、和、牛、草、好。这些生字你认识吗?你是怎么知道的?不认识的,你有什么好办法能把它们记住?

3、扩词练习,谁能给这些生字找找朋友?

(八)巩固练习。跟录音读课文,试着背诵儿歌。

(九)小结。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我们不但学会了3个复韵母,还会拼读这么多的音节,摘走了这么多的星星。老师相信,你们从小努力学习,学好了本领,将来一定能登上月球,去探索宇宙的奥秘。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感受诗歌的美,理解诗歌内容,能有感情地朗诵,并理解动词:飞、举、爬、钻。

2.初步尝试仿编诗歌,体验创编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幼儿了解各种常见动物的生活习性。

2.物质准备:背景音乐、燕子、大树、蚂蚁等各种动物图片、图谱、课件。

活动过程

一、谈话:听“雨声”引入,激发幼儿兴趣。

师:小朋友,这是什么声音?

二、学习、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的美。

1.教师配乐有感情诵读,幼儿初步理解诗歌内容。

师:诗歌的名字叫什么?诗歌里有哪些小动物?它们分别把什么当作伞?

2.结合图谱,引导幼儿进一步理解诗歌内容。

(1)借助图谱帮助幼儿回忆梳理诗歌内容。

(2)观看PPT,围绕诗歌内容,结合肢体语言,引导幼儿理解飞、举、爬、钻等动词。

3.幼儿分组观看小图谱,自由看一看,说一说,读一读诗歌。

4.借助图谱,学习有感情地朗诵。

(1)鼓励幼儿跟着老师边看图谱边轻声朗诵诗歌。

(2)请个别幼儿上台朗诵诗歌。

(3)尝试有感情地配乐朗诵诗歌。

三、尝试仿编诗歌。

1.结合图谱,帮助幼儿分析诗歌的结构。

2.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幼儿根据句式,初步学习仿编诗歌。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 让孩子们学会比较粗和细的物品并且知道粗和细的概念。

2、 比较各种蔬菜的粗细。

3、 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4、 鼓励幼儿乐于参与绘画活动,体验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颜料,一整张纸,黄瓜,南瓜,萝卜,厨房用品(刀,菜板)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通过唱“西红柿”这首儿歌提高孩子们的注意力。

- 西红柿,红又圆

水分多,味酸甜

生吃熟吃样样好

营养丰富味道鲜

二、展开

1、 向孩子们介绍各种蔬菜并且研究这些蔬菜。

- 你看到了哪些蔬菜?

- 它们是什么颜色呢?

- 它们有多长?闻起来有什么味道?

- 它们有多大?

2、比较各种蔬菜的粗细。

① 准备好粗细不同的蔬菜。(黄瓜,南瓜和萝卜)

② 摸摸蔬菜比较粗细。

③ 按照最粗的开始排序。

④ 把蔬菜切成两半,看看截面然后再比较粗细。

⑤ 准备好一整张纸。

⑥ 把蔬菜剪成各种大小。

⑦ 把蔬菜蘸上颜料,随意的印在纸上。

⑧ 说说你印的是什么图案。

3、观察活动纸。

- 这画的是什么?

- 我们用蔬菜来画画怎么样?

4、用准备的材料装饰出雪人的家族。

① 比较一下黄瓜和萝卜的粗细。

② 把黄瓜和萝卜切开,使切出的截面是圆形。

③ 按照雪人的大小用蔬菜印出来。

④ 随意的画出雪人的表情。

三、结尾

1、让孩子们把自己的作品介绍给朋友们

2、总结活动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选取的是幼儿非常熟悉的蔬菜,利用其切面,引发幼儿作画,感受印画的乐趣。与以往的单纯画一幅画相比,幼儿更感兴趣。有蔬菜宝宝玩、有漂亮颜色作画,真正意义上体现了玩中学,学中乐。幼儿的认知、情感、技能方面都得到了提高。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9

确定主题

最近在看一个绘本故事《感恩的笑脸》。文中的妈妈教育孩子说:“即使是在你肚子饿的时候也能找出十个感恩的理由。”反思我们身边的孩子,他们会“感恩”吗?在日常生活中,孩子顶撞家长、怨恨家长的现象屡见不鲜。现在的孩子都是家庭的中心,自我意识较强,他们只知有自己,不知爱别人。对幼儿进行感恩教育,有助于幼儿形成健康的心态;有助于幼儿形成高尚的情操;有助于提高幼儿的综合能力。

因此我确立班会主题为《感恩的心》。有一句名言是这样说的:“播种思想,收获行动;播种行动,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设计此次活动,旨在通过活动使每个孩子都能心怀一颗感恩的心,去感谢阳光雨露,感谢身边所有的人和事。我想孩子们未来的生活会更美好、更幸福!

分析学情

幼儿刚刚进入大班,年龄比较小,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还有限,他们处在长辈的呵护状态之中,导致他们形成了惟我独尊的心理状态,总想自己主宰他人,却很少去读懂父母的爱,更不知道该如何去爱别人。(当然有部分幼儿在感恩父母这方面也是做得很好的。)所以现在的.孩子普遍有“自私、冷漠、孤僻”的一面,这是个危险的信号。学会感恩对孩子至关重要,只有先懂得感恩,才会懂得关爱和回报。要让幼儿学会感恩,首先要心怀一颗感恩的心。

活动目标:

本节班会活动,我以萌发幼儿具有感恩品质为目的,激发幼儿产生初步的知恩,感恩,报恩的心理,培养具有较强爱的感受和爱的表达能力的幼儿,结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将目标预设为以下几点:

1.知道我们应该对别人的帮助和付出表示感谢。

2.能用多种方式表达谢意。

3.体会到感谢别人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4.鼓励幼儿大胆说话和积极应答。

5.激发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交流的兴趣。

重点和难点

1.重点选择:我觉得通过本节班会课的学习,重点应让幼儿知道什么是感恩,知道对别人的帮助和付出要表示感谢。

2.难点突破:我们现在的孩子几乎都生活在一种家庭溺爱当中,他们很少会去体会什么是“爱”,因此就很难从心底去接受什么是“感恩”了,我认为这便是我们的教学难点。要突破这一难点,我认为首先还是得从“爱”谈起,因此,我通过幼儿感兴趣的的故事和一系列的情感体验,去打动幼儿、感动幼儿,从而达到难点的突破。

活动准备: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一次成功的班会,准备工作必不可少。结合本节班会活动所需,我作如下准备:

1.情感准备:(1) 活动前,加强感恩宣传,营造活动氛围。

(2) 做问卷调查:《大班幼儿感恩行为习惯养成调查表》。

(3) 谈话:谁帮助过我,并收集爱心小故事。

(4) 已听过故事《感恩的笑脸》。

2.物质准备:(1)教师制作课件

(2) 笑脸贴画若干张。

活动形式:

为使班会活动达到预期效果,我预以下几个方法进行活动:

1.故事引导法:通过简单的故事让幼儿明白帮助别人和感谢别人都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2.建构式教学法:利用一些图片、音乐给幼儿创设情境,让幼儿通过体验、讨论,大胆地表达心中的感谢。

3.其他教学法,如游戏法等等

活动流程:

本节活动通过四个环节进行:故事欣赏、感恩同心圆、情感体验、感恩的笑脸。

第一环节:故事欣赏

1.教师播放ppt课件,生动地讲述故事《小熊旅行》。

2.按照故事情节提出三个问题:

①小熊旅行时都遇到了哪些事情需要帮助?

②当大家帮助小熊后,小熊是怎样说的?

③大家为什么都愿意帮助小熊呢?

因为幼儿刚刚进入大班,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还有限,因此以故事的导入方式更易于孩子接受和理解,欲先动其心,必先动其情,先要在情感上引起幼儿的共鸣,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为下面的环节作好铺垫。

第二环节:感恩同心圆

以故事引入本节活动的主题,

教师提问:

①在你的生活中都有哪些人帮助过你?在这个环节教师要引导幼儿说出不同的人对自己的帮助,如家人、老师、同伴、医生、警察、清洁工等等。

②在这些人当中,你觉得谁对自己的帮助最多?

教师点击课件出现同心圆,请幼儿对这些帮助过自己的人进行一个简单的排序。通过两段视频“感恩父母”和“感恩老师”,以促动心弦的音乐和老师声情并茂的讲述,告诉幼儿我们生命当中首先要感谢的是给予我们生命的父母,其次是教授我们知识的老师。

父母对孩子不求回报的爱,让孩子们已经习以为常,因此本环节设计了一个排序小游戏,通过图片与音乐的结合,加上老师的讲述,让幼儿熟悉的生活场景再现,激起幼儿心中的那份感动。为下一个环节的情感体验奠定基础。

第三环节:情感体验

此时课件画面为同心圆。

教师指着画面进行三个问题的提问:

①有这么多人给了我们帮助,那么现在你特别想对谁说声“谢谢你”?

在这个环节教师要鼓励幼儿大声地说出心中的那句谢谢。

②感谢别人不是光靠嘴上说说,还要拿出实际行动。那你会怎么做去感谢帮助过你的人?

这个问题的提出,教师要充分挖掘幼儿内心的想法,鼓励他们说出多种表达谢意的方法,如做到不挑食,感谢幼儿园厨房里的叔叔阿姨;做到上课认真听讲,感谢老师;做一个听话的孩子,感谢爸爸妈妈等等。并请幼儿站到照片前,大胆地把自己的想法讲出来。

③刚才大家在感谢别人的时候,表情是什么样子的呢?

教师小结:原来不仅被别人帮助是件开心的事,感谢别人同样也是一件非常开心快乐的事情呀!你也这样认为吗?

《纲要》中指出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教育的时机,提供适当的引导”。这个部分的情感体验,主要让幼儿自己主动说出谢谢,以及用什么样的方式表达感谢,三个问题的提出让幼儿逐步感受到感谢别人是件快乐的事情,达到既定的预设目标。

第四环节:感恩的笑脸

师:(课前对幼儿已讲过故事《感恩的笑脸》,在此基础上进行提问。)

还记得老师给你们讲的故事《感恩的笑脸》吗?

妈妈告诉詹尼就算是肚子饿的时候,也能找到十个感恩的理由。今天老师也准备了很多笑脸,请你仔细地想想,从早上到现在有什么让你感恩的理由呢?想到一个就在自己的手指上贴一个笑脸。

因为幼儿很少对自己过去的行为和想法多做反思,一般是过去就忘了,所以只有及时抓住教育契机才能取得最佳效果。在上一环节,幼儿已经对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表示过感恩,但感恩的事件是随时随地都在发生的,在这个环节就提供给幼儿一个思考的空间,请每个幼儿都去回忆今天发生了哪些值得感恩的事情。教师也要注意引导幼儿,能做到有一个感恩理由贴一张感恩的笑脸,及时让幼儿进行反思,告诉幼儿我们每时每刻都要感恩。

教师看看幼儿贴满笑脸的小手,用夸张的口气说:哇,就一天的时间,就有这么多值得去的感恩的理由呀。感谢别人,我们也能收获快乐。

播放音乐《感恩的心》

班主任作总结:感恩是一种礼貌。有人帮助了我们,我们随口说声“谢谢”,可能会给对方心里带来一股暖流。有人为我们付出了许多,我们感谢他,他可能会更加多地帮助我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感谢父母,他们给予你生命,把你抚养长大;感谢老师,他们教给你知识,教你做对社会有用的人;感谢朋友,他们让你感受到世界的温暖;学会感恩,我们将会感受到更多的快乐。如果你还没有对帮助过你的人说过“谢谢”,那就从现在开始。

活动反思

本节班会课我们要教育的对象是幼儿,我认为教育的最好方法是幼儿通过自己的活动去体会,去感悟,而不在于老师有多少乏力的干预和空洞的教化。因此我觉得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和主体性,而教师只作为一个参与者和引导者,针对幼儿的实际情况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以达到良好的成效。3~6岁幼儿是个性品德形成的关键期,幼儿的可塑性很大,他们的个性品德在形成过程中会经常出现反复,所以感恩行为习惯的养成应该做到系列化,一节短短的班会课也许只能让孩子的心灵受到一丝感悟,所以这还需要长期的巩固和引导,做到家园共育。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幼儿能愉快地参加活动,并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到冬天独特的魅力所在。

幼儿通过自身的感知,说出冬天与其他季节的不同之处。

幼儿能自由地组织语言大胆地表达对冬天的情感。

使幼儿掌握一些冬季生活基本常识。

在活动中增长幼儿对文学作品的爱好和对大自然的爱。

教学重点、难点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幼儿对冬天的进一步探索。

活动准备

“东爷爷”的录音 ,冬季雪景图片,一张内容不符合冬季特征的图片(穿裙子的小女孩,青蛙,荷花,长的郁郁葱葱的大树等),幼儿人手一套画片(冬季的树木,雪人,滑雪的小女孩,穿凉鞋的孩子,知了等),小画板,油画棒

活动过程

1 让孩子闭上眼睛,播放冬爷爷的声音:“呼……北风呼呼吹,大雪飘呀飘,我是冬爷爷,你们可知道?小朋友,你们怎么知道我来了?”通过对幼儿听觉的引导,使幼儿感知冬天的情景,启发幼儿对冬天的联想。

2 出示冬季雪景图片,让幼儿观察。提问:图上画的是什么季节?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提示幼儿从图中的颜色,景物,人们的穿着,正在进行的活动等多方面进行观察。)冬爷爷给我们带来了什么礼物呢?

3 出示穿冬装孩子的教具,问:冬爷爷来了,天气变得非常寒冷,我们怎样过冬?除了衣着,人们还想到了什么办法抵御寒冷?

4 粗心小画家的图画,孩子仔细找出不符合冬季特征的地方,给予纠正。幼儿要语言表达连贯,阐述清晰。

5 游戏《看谁答的快》。老师说出某一物体和现象,幼儿迅速判断出是哪个季节。如:“手套”,回答“冬天”。“扇子”,“夏天”。

6 贴图活动。让孩子用自己手中画片在画板上贴出一幅冬季图画,用油画棒添画其它冬季景物。

7 延伸活动。动手制作冬爷爷带来的雪花,雪娃娃,或向爸爸妈妈学一首关于冬天的诗或儿歌,自己编也行,然后在班上表演。

教学反思

这节活动课上,孩子们的兴趣很高,发言也很积极,基本上完成了教学的目标。但我发现孩子们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还需进一步的引导,启发。

小百科:冬季是四季之一,秋春之间的季节。天文学上认为是从12月至3月,中国习惯指立冬到立春的三个月时间,也指农历“十、十一(冬)、十二(腊)月”一共三个月。

怀孕手册
新妈手册
育儿宝典
孕育饮食
早期教育
母婴用品